老人常說:“窮不走南、富不去北”,啥意思?背後的講究你知多少

說起我國古代留下來的俗語,基本上是古人對生活經驗和人情世故的總結,裡面暗藏的門道著實不少。即使流傳了這麼多年,但放在今天依然不過時,甚至還有一定的借鑑指導意義。

老人常說:“窮不走南、富不去北”,啥意思?背後的講究你知多少

充分了解這些俗語,能大大減少這輩子走的彎路,從而達到事倍功半,年少有為的狀態。即便是步入中年,也能在其中受到啟發,將一些老來的無妄之災提前擋在門外。今天,筆者就要給各位介紹一個經典俗語,叫“窮不走南,富不去北”。

這是什麼意思呢?字面看就是說窮的時候別往南跑,富的時候不往北漂,乍一看是說南方比北方更適合有錢人發展生活,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

老人常說:“窮不走南、富不去北”,啥意思?背後的講究你知多少

這句話要結合時代背景來看,首先,其最早流行是在清朝時期。1644年,吳三桂開啟明朝的大門,放清軍入關,隨著末代皇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明朝在中國的統治徹底宣告結束。

滿族人佔領中原後,做到第一件事就是驅逐漢人。原本住在中原各大城市內城的漢人,全部被趕走,這些地方也成了八旗貴族的居住區。

老人常說:“窮不走南、富不去北”,啥意思?背後的講究你知多少

就拿北京舉例,明朝時紫禁城和周邊住的全是漢人的達官顯貴,而清軍入關後,全成了滿人。因為城市人口格局的變化,直接影響了整個北京的經濟格局。而這句俗語最早就是基於北京這座城衍生出來的。

所以,“南北”指的就是北京的城南城北。當時住在北京城西邊的都是達官顯貴,一般人根本惹不起,因此,西邊的叫做“西貴”。至於東邊,由於地形開闊平攤,適合趕集廟會,人口流動也最為密集,是商人貿易最佳的場所。故而東邊誕生了不少白手起家的商人,被稱之為“東富”。

老人常說:“窮不走南、富不去北”,啥意思?背後的講究你知多少

西邊和東邊非富即貴,剩下的城南城北基本上就全是平頭百姓和窮苦人民了。這一點從林海音成名作《城南舊事》中的描述便能看出一二,城南住的都是些“瘋媽”,“戲班”之類的下層人民,地位之低可想而知。

此外,當時的北京人還講究口音差異,以西邊片區的北京話最為尊貴,要是學了城南地區的口音,在老北京人嘴裡叫“髒了口兒”。這也無不佐證了城南貧賤的地位。

老人常說:“窮不走南、富不去北”,啥意思?背後的講究你知多少

而當時的城北又是一些什麼人呢?那裡居住著明朝時的一些沒落貴族,他們從內城被趕出後,就跑到了荒無人煙的城北來定居,同時,城北還有一些靠出賣苦力為生的工人。不管是哪種人,都和城南一樣,屬於當時北京最卑微的人群。

結合這樣的歷史背景來看,就不難理解“窮不走南、富不去北”了。作為一個剛來到北京的人,倘若是窮人,南邊的窮人已經人滿為患,既沒生存條件,也不能鹹魚翻身,只有往東走才有擺脫貧困的機會。

老人常說:“窮不走南、富不去北”,啥意思?背後的講究你知多少

倘若要是富人,由於不是八旗貴族,內城也沒有資格定居,而北邊也不是適合的定居之所,那些沒落的貴族勢必要跟富人糾纏,唯一的出路還是前往東邊。

這就是“窮不走南、富不去北”的真正含義,並不是針對整個中國來說的。不過,如今的中國早已今非昔比,大江南北都有富庶的地方,不管往哪個方位走,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而更多國人也願意選擇年輕時走南闖北,年老時迴歸故鄉。各位讀者,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