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洪|【傳說故事】中秋吃月餅

張浩洪|【傳說故事】中秋吃月餅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由來已久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包括我們灤南縣在內的全國各個地方,在這個節日到來之際,都是大張旗鼓地來過。喜愛古詩詞的人,恐怕都讀過宋朝大學士蘇東坡的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這首膾炙人口的詞,在我國雖已流傳千年以上,但每每讀起來,都被中秋節舉家團聚,在朗朗明月下面,吃著葡萄、品嚐月餅的氣氛所感染。說起它的來歷,還與《天仙配》裡的董永有一些聯絡。

相傳,七仙女自從被天兵天將捉迴天宮後,曾給董永撇下一個兒子。有一年舊曆八月十五,這個兒子見到同村的娃兒們都在村頭桂花樹下玩,心裡癢癢的也想去湊湊熱鬧。哪曉得去了,張三不理他,李四不看他,有的還罵他說:“你是個有爹沒媽,更沒有教養的野小子,滾開,我們不跟你玩。”他一聽,眼裡含著淚花扭頭就跑到村外的槐樹下,獨自嚎啕大哭起來。他一邊哭,一邊喊:“媽呀媽!你在哪裡呀?快來接可憐的兒子呀!”哭聲悲慘淒厲,叫人聽了無不通徹肺腑。

這孩子越哭越傷心,一把鼻涕一把淚沒完沒了。不曾想,那悲悲切切的哭聲竟然驚動了天上神仙的吳剛,他一時慈悲心起,急忙扮成村夫來哄他。可是咋也哄不住,沒辦法這孩子硬是哭死哭活地要媽媽。吳剛心軟了,一邊給七仙女傳信,一邊悄悄地拿出登雲鞋,交給他說:“想見你的親媽,穿鞋圓月下。”董永的兒子看到希望,依照村夫的囑咐,眼巴巴地盼到日頭下山,星星眨眼,等到月亮剛露臉,他就趕緊在月光下穿上登雲鞋,飛到了天宮。

此時正在天上面壁思過的七仙女,突然見到親生兒子來到身邊,真是又悲又喜,又親又吻,母子倆相擁而泣。不巧驚動了仙女們,眾姐妹也都迎上來,親熱這個遠道而來的小外甥,這個給他送蘋果石榴,那個給他端板栗、花生核桃等。七仙女覺得自己虧欠兒子太多,一種負罪感油然而生,於是親手把嫦娥送的桂花蜜糖,拌上花生米、核桃仁攪合成餡兒,精心包成圓月形的香噴噴的仙餅給兒子吃。兒子找到了母愛,終於幸福地笑了,七仙女也樂了。

哪知到這事很快就傳到了玉帝的耳朵裡,玉帝一直對《天仙配》耿耿於懷,一聽這事更是火上澆油,當即氣得他七竅冒火,口鼻冒煙,馬上下令把那個多事的吳剛找來,罰他到月宮裡去砍桂花樹,永遠不得離開半步。接著命令天兵天將脫下了董永兒子的登雲鞋,打發身邊的麒麟立即把他馱回人間。就這樣,董永的兒子簡直就像做了一場夢,他對天宮中的仙境只有個模模糊糊的記憶,唯一忘不了的就是他媽做的香甜可口的仙餅,始終記憶猶新。

後來,董永的兒子勤奮讀書,科考中舉,在朝內當了宰相,每逢八月十五這一天,他就叫各州各縣的百姓都來效仿做這種圓餅,擺在月亮下共慶中秋節,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深切懷念。長久以往,習以為俗。正因為這種餅象一輪圓月,後來人們就叫它“月餅”。每到八月十五中秋節,月圓無暇,銀輝普照,全家人賞著皎潔的月亮,品嚐著香甜的月餅,團團圓圓,幸福無限。這些,就是人們吃月餅的來歷。

除了上述所說外,還有以下說法。相傳元朝時,中原廣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欲聯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嚴密,苦於無從傳遞訊息。所以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王昭光製造餅子,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因而一舉推翻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因而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特別在東北地區,有“八月十五殺達子”的說法。

不論月餅源於何代,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皆成天下人們的心願。正如蘇東坡所作:“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過八月十五並非很早就是節日。初唐時,原來農曆八月只有初一是節日,而無十五這個節日。相傳,後來唐明皇曾於八月十五夜遊月宮,這樣民間才把八月十五這一天作為中秋節。到了中唐,人們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樓觀月,而當時還沒有月餅出現。說到月餅的出現最早是在南宋的時候。不過當時的月餅與中秋節毫不相干,那時的月餅與現代月餅亦大不相同,只是作為屜蒸食品在飲食市場出現而已。

月餅真正與中秋節有聯絡是在明代。當時,北京城市裡出現了一種以果仁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製作月餅,用於自食和贈於良朋親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範,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比如,山西省介休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閤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製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餅,有隻限於女子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少年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而在南京,人們繪月宮圖,陳列鮮果、月餅,燃點斗香,講“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故事,競放水燈等等,熱鬧非常。此後,無論南方、北方中秋之夜都十分熱鬧。北方人在這一天要吃月餅、水果,購兔兒爺給孩子玩。“兔兒爺”,有紙繪、布扎、泥塑之分,人身兔首,衣冠彩色,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舉旗,十分別致。南方人中秋愛吃月餅、鮮藕、熟菱、柿子、石榴、糖竽頭等。南京人是夜月下聚飲,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品味著美酒,欣賞著圓月,把玩著月餅,一時間情不自禁,感慨著古老的中華文明,心中自然擁有無盡的遐思。“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勝去年”的狀況,的確如此。

除了上述傳說以外,還有以下三種:

一種是唐朝時,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為了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軍民狂歡通宵。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蟾蜍,即月亮,隨後,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二種是始於宋朝。在北宋時的京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每逢中秋之夜,人們均登高樓、爬高山,待月亮升起時開始進行祭月活動,所用供品有月餅、瓜果、雞冠花之類,但以月餅為主。宋代詩人蘇東坡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那時的月餅與現在的月餅已很相似了。今天,我們在中秋節吃月餅,不僅為了慶祝豐收,而且也是對親人團圓的一種期盼。

三種是始於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滅了南宋,統治全國,仍對勞動人民進行壓迫和剝削,人民為了反抗他,利用互贈月餅的形式在餅中夾藏字條傳遞資訊,約定在八月十五的晚上共同起義。明朝成立以後明太祖朱元璋為紀念這一壯舉,便下令在每年中秋這天吃月餅。

四種是始於清朝。有一年,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游到杭州正值中秋,有人獻上甜餅,得到乾隆的稱讚。從此甜餅成了月餅,每到中秋節,便形成了現在吃的樣子。

張浩洪老師的號,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