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亮|探訪吉林城的由來

劉興亮|探訪吉林城的由來

01

在吉林(吉林省吉林市)參加完活動,主辦方說帶我去一個地方,言其為一個當地人都不一定知道但我一定會感興趣的地方。

老實講,小時候一直納悶,吉林省有個吉林市,但省會卻叫長春,疑問長期以來都沒有消化。這次來了,也做了深入的文化交流和學習的心理準備。但是,現實還是讓我吃了一驚。

當時問了下一同陪我遊玩的研究生同學老趙,他也從沒去過這個地方。老趙從94年到吉林工作至今,已經在此地生活了27年。

這個地方就是吉林摩崖石刻和吉林船廠舊址。用當地朋友的話說,此行是帶我去探訪吉林城的由來。所以如此說,是因為石刻和船廠可謂本地歷史的起點,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

02

為什麼這麼說呢?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東北地區在大部分歷史時期是屬於化外之地,並不歸中國的政權管轄。這裡曾經長期屬於遊牧民族的聚集地,從遠古的肅慎,到早期的匈奴,再到後來的鮮卑,金人,蒙古部落以及後金。

隨著明朝的開國將領把蒙元趕回大漠,東北地區才部分地歸入中國的管轄,即便如此,那也是經營東北為迂迴地對外蒙進行戰略包圍和孤立,至於真正地統治東北地區,是很後來的事情了。

03

從吉林市區開車過去不到半小時,在阿什哈達屯松花江北岸山上,有兩處摩崖石刻。

這兩塊石刻,背依連綿不斷的山嶺,前臨松花江滾滾江流,又稱阿什哈達摩崖刻石。阿什哈達為滿語,意思是 「一山忽然分為二」,為斷崖峭壁之意。

由於年代久遠,經過歲月無情的腐蝕,石刻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經工作人員介紹,才知道刻的是明朝在此地建造船廠的歷史事件。

劉興亮|探訪吉林城的由來

起先,明朝接管了元朝在東北的大片土地後,為強化對東北地區的軍事控制,於1409年在黑龍江入海口處設定了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的最高地方行政機構奴爾幹都指揮使司。

但是東北地區的軍事存在需要經濟後援,在陸路運輸困難的情況下,把目光轉向了水路運輸。吉林市地處松花江上游中段,水面寬闊,適於大船航行。為打造運輸用船和軍事用船,1420年(明永樂十八年)、1425年(明洪熙元年)、1432年(明宣德七年)明政府三次派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清到吉林造船。

劉興亮|探訪吉林城的由來

04

東北本是滿族人的根據地,清軍進關後,為防止漢人把他們推翻,留了條後路,那就是把東北地區封鎖起來,不讓漢人出關,將來萬一有事好退回老家。

但是世界格局發生了變化,西方正急劇發展,與西方毗鄰的俄羅斯日益壯大,把侵略的目光對準了中國的北方地區。東北首當其衝,摩擦不斷,為鞏固東北邊防,抵禦沙俄入侵,1656年(清順治十三年),清政府派昂邦章京沙爾虎達在吉林建廠造船,組織船隊,巡行江上。這也間接繼承了明朝打造的基礎。

劉興亮|探訪吉林城的由來

由此,船廠也成為吉林的代名詞。

吉林這個詞彙本身叫「吉林烏拉」,意思是靠著松花江的地方,後來順延下來。

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吉林曾經是東北地區維持中央權威軍事存在的核心樞紐,並一度扮演了東三省經濟中轉中心的角色。

劉興亮|探訪吉林城的由來

▲ 據考證這裡是當年吉林船廠所在地,可惜已經沒有任何遺蹟

05

那麼它後來為什麼被邊緣化了呢?這還得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

這也是清政府作繭自縛造成的特定歷史時期的地方政治結構導致的結果。由於東北不許漢人流入,而滿人又分散在中國的廣大土地上,以至於白山黑水成了一塊幾乎沒有開發的處女地,另外就是它似乎成了一個沒有人經營的土地。誰先到誰先得。

在這種思維的作祟下,俄羅斯開發了對遠東地區影響深遠的中東鐵路,從歐洲直通海參崴,並且從哈爾濱插下一條縱線直達大連,鐵路的形成,直接改變了傳統的政治經濟格局,東北的經濟和軍事重心從吉林轉到了鐵路線上的長春。

長春一度成為偽滿洲國的國都,這一格局一直影響到了今天。

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對吉林市歷史意義的追索和重新認識。它曾經的歷史、輝煌和文化存在,也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劉興亮|探訪吉林城的由來

06

這麼一個好地方,但處處透露著遺憾。啥遺憾呢?我來亮三點:

左一點:景區開發的很差。標誌很不清楚,院子裡空空蕩蕩的,但門口立個柱子,很明顯是不想讓車停進院內,我們只好把車停路邊。總共只看到兩個工作人員,問有講解不?回答說一天只有4個固定時間才有講解,只能等待。

右一點:宣傳也做得很差。別說一個外地人了,當地人知道這個景區的都很少,去過的就更少了。在我們停留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沒有碰到任何其他遊客。

下一點:這個景區其實條件非常好。首先是有位置優勢,距離市區只有十幾公里;其次有山有水,石刻背靠大山,門前就是松花江,自然風光也極美;最後,更重要的是,這裡有歷史的厚重感,對於吉林來說,更是一個特別有意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