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留下2個字,三百年大唐只有三個人敢用,有兩個丟了性命

很多人看過《封神榜》,其中的主角姜太公,也在後世得以名傳四海,婦孺皆知。即使是江湖之遠還是鄉間僻野,無論是大學生還是老農民,你要問他一句“姜太公釣魚”,十個有九個都知道下句是“願者上鉤”。可見姜太公的影響之大,知名度之高。其實姜太公留給後人的,遠不止這些傳奇故事。他留下的很多東西,一度都對歷史產生過很大影響。

姜太公留下2個字,三百年大唐只有三個人敢用,有兩個丟了性命

比如軍事歷史上的經典之作《六韜》,據說就是姜太公本人的遺作,後世的兵家聖手,比如孫子、吳起等人,都從姜太公的遺作中汲取過營養和精華。諸葛亮名傳千古的八陣圖,也與姜太公有著很深的淵源。唐朝戰神李靖的《李衛公兵法》中,也可找到姜太公兵法思想的遺存痕跡。因此,姜太公也被認為是中國古代兵家思想體系的開山鼻祖和奠基人。

姜太公留下2個字,三百年大唐只有三個人敢用,有兩個丟了性命

姜太公為周朝建立殫精竭慮,立下不世奇功。《東周列國志》記載,他因此被周文王封為“尚父”。這個稱號,雖然只有兩個字,卻代表了無上的尊榮。這兩個字不僅體現了他崇高的威望和地位,更因為其中蘊含著尊長、父輩的內涵,代表了皇帝對他的尊重與推崇,在君主制度等級森嚴的封建時代,被皇帝賜予“尚父”二字,幾乎是人臣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堪稱難能可貴。

姜太公留下2個字,三百年大唐只有三個人敢用,有兩個丟了性命

因為“尚父”二字的特殊含義,因此各個朝代的皇帝,輕易不肯把此二字賞給臣下,而大臣們更是對此不敢輕易接受,一是怕被後人恥笑自不量力,二是怕“器滿則傾”,爬得高跌得重。三百年唐朝,也只有三個人敢用“尚父”二字作為自己稱號,當然都是皇帝欽賜許可,他們才敢用這個頭銜。不過這三個人結局卻有天壤之別。

姜太公留下2個字,三百年大唐只有三個人敢用,有兩個丟了性命

唐朝的第一個用“尚父”作為尊號的,是唐代宗時期大宦官李輔國。李輔國無才無德,但在關鍵時刻卻站對立場,在唐玄宗落難時,他竭力扶持唐肅宗登基,由此一步登天,被唐肅宗視為心腹股肱。唐肅宗死後,他又一次押對了寶,扶持唐代宗李豫登基,再度立下擁戴之功,被賜予“尚父”尊號。但他很快就飛揚跋扈,擅權亂政,最後被唐代宗殺掉。

姜太公留下2個字,三百年大唐只有三個人敢用,有兩個丟了性命

安史之亂中,唐朝大將郭子儀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為擊滅安祿山、挽救大唐社稷立下蓋世功勳,可以說對唐朝有再造之功。唐德宗登基後,對他尊崇備至,封他為“尚父”。郭子儀的功勞,比起姜太公來說也是不遑多讓,他用“尚父”二字作為名號,可謂眾望所歸,沒人能說二話。郭子儀最後滿門富貴,平安終老,被視為古代功臣有完美結局的代表人物。

姜太公留下2個字,三百年大唐只有三個人敢用,有兩個丟了性命

唐朝最後一個用“尚父”作為尊號的,是唐末大軍閥王行瑜。當時唐朝已經到了氣息奄奄的油盡燈枯之時,各地軍閥豪強割據一方佔山為王,名為唐朝武將實則各懷鬼胎,個個都想稱孤道寡,稱王稱霸。王行瑜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心中毫無道義與正氣,一切唯利是圖,時而倒向朝廷,時而對皇帝兵戎相見。唐昭宗為了籠絡他為己所用,也曾授予他“尚父”稱號,王行瑜也恬不知恥地欣然接受,也不看看他是幾斤幾兩,讓後人笑掉大牙。此人最後被另一個軍閥李克用所殺,死於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