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中唐才女杜秋娘的起伏一生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相信大家看到上面的詩,一定都很熟悉。但是你可能想不到它的作者是一個女子。究竟是怎樣一個女子能發出如此感嘆,她又有怎樣的一個經歷呢?

杜秋娘與《金縷衣》

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生於公元791年,杜秋娘原是潤州(鎮江)人,江南女子的秀麗與文采她身上盡數體現。

由於她富有文采且善於歌舞,當時的鎮海節度使李錡花重金將她買入府中為歌姬。可是,當時的杜秋娘並不受李錡的重視,直到杜秋娘的曲《金縷衣》才使李錡注意到了她。

一句“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與李錡當時的心情正好契合,李錡痴迷與她的才華,於是納她為侍妾。此時的杜秋娘過了一段愜意的生活。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中唐才女杜秋娘的起伏一生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李錡不滿新皇(此時的唐憲宗剛剛登基不久)削減節度使權力的政策而起兵謀反。沒多長時間,李錡就在戰亂中被殺了,而杜秋娘做為李錡的家眷充入宮中為奴仍作歌姬。

一次杜秋娘為憲宗表演《金縷衣》時,憲宗深受感染,不免多看了幾眼表演者杜秋娘。然而,就是這幾眼,使憲宗戀上這位富有才華且貌美的女子。於是,曾經為奴的杜秋娘成了憲宗的秋妃。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中唐才女杜秋娘的起伏一生

杜秋娘在宮中陪伴了憲宗十幾年,在這十幾年裡,杜秋娘即是憲宗的秋妃,又是憲宗的機要秘書。憲宗欣賞杜秋娘的才華,杜秋娘想輔助憲宗振興大唐。二人過了相敬如賓、琴瑟和鳴的一段生活。

然而,公元802年(元和15年),憲宗不明不白的暴亡了。有人認為是謀殺,但當時由於官宦當道,此時就不了了之了。當年二十四歲的太子李恆登基為穆宗。穆宗欣賞杜秋娘的才華,讓她做皇子李湊的老師。

由於沉迷於聲色,穆宗三十一歲時就一命嗚呼了,十五歲的太子李湛繼位,但不久又在宮中遇刺身亡。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中唐才女杜秋娘的起伏一生

三位皇帝不明不白的死亡,這讓杜秋娘感到了事情的不簡單,必為官宦所為。而當時宰相宋申錫正想要除掉宦官王守澄,立李湊為帝。這讓杜秋娘看到了希望,誰料事情敗露,李湊最終被貶為庶民,杜秋娘也被削籍為民。於是,歷經風雨的杜秋娘又回到了金陵,孤獨終老。

縱觀杜秋娘的一生,雖有一世的才華,卻又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在權力鬥爭中只能任由他人擺佈。她能做的,只有在自己如浮萍的一生中苦中作樂,散發自己微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