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想沒想過取劉禪而代之?

諸葛亮是三國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人物,無論歷史上的諸葛亮還是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都給人一種完美無瑕的形象,三國演義中的他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呼風喚雨,信手拈來,歷史上的諸葛亮更加接近楚漢爭霸中的蕭何,屬於治世能臣。無論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還是真實歷史上的諸葛亮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至始至終都忠於蜀漢,輔佐劉禪至死的忠臣良相,而司馬懿卻成為了跟諸葛亮截然相反的形象,鷹視狼顧,老奸巨猾,懷揣不臣之心,司馬懿跟兒子司馬昭將曹氏權貴屠戮殆盡,孫子司馬炎更是篡位立晉,而諸葛亮的兒孫諸葛瞻父子卻奮戰到蜀漢滅亡最後一刻,戰死沙場。

諸葛亮想沒想過取劉禪而代之?

人們在惋惜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時,也在不斷的設想著歷史的另一種可能,諸葛亮何不取劉禪而代之呢?成為萬人之上的開國皇帝,在歷史中長河中開邦立國,光耀門楣肯定比位極人臣更具吸引力,不止同時代曹操的兒子曹丕,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那樣做了,後世的隋文帝楊堅,宋太祖趙匡胤也那樣做了。歷史的改變就在人一念之間,要問諸葛亮為什麼不自立為王,要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去分析,而且在分析時不要摻雜任何道德綁架,用客觀的因素去分析。

諸葛亮想沒想過取劉禪而代之?

其實劉備在臨終託孤時就說了,劉禪若是可輔助,便輔助,若難堪大用,可取而代之。既然劉備都說可以取而代之了,孔明為何不那樣做呢?難道劉禪是個優秀的領導者?歷史證明劉禪也就算個二流皇帝,寵信宦官黃皓,做事少決,在面對鄧艾僅僅2000大軍的情況下聽信讒言就開城投降了,而不是堅守城高池深的成都等待劍閣的守軍回援,這樣的領導者說他是二流都抬舉他了。那既然劉禪不堪輔佐,那諸葛亮為何不順勢取而代之呢?在此不得不佩服劉備的高明之處,能從一個織蓆販履之徒成為蜀漢的開國皇帝確實不簡單,老劉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怎麼可能拱手讓人,但是劉備知道,自己兒子阿斗肯定鬥不過這一幫跟自己創業的兄弟,那麼他就需要給自己兒子坐穩皇位多上幾道保險。

諸葛亮想沒想過取劉禪而代之?

第一條,就是臨終這段客套話,讓諸葛亮自度,可以輔助就輔佐,不行就自己取而代之。劉備這段客套話不只是說給諸葛亮聽,也是說給天下人聽,說白了就是道德綁架諸葛亮,讓諸葛亮在道德上,在天下人面前不敢僭越,你要是真取而代之,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名聲估計比曹操司馬懿還慘,何況曹操司馬懿還沒篡位,只是兒子孫子篡位,諸葛亮罵別人罵了半輩子的奸賊,不可能自己最後成為奸賊。

諸葛亮想沒想過取劉禪而代之?

第二條,我在上一篇文章《為何司馬家只用了十多年就統一了天下?魏蜀吳相互爭雄半個多世紀都沒統一》中說過,劉備看準了荊州士人跟益州士人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在託孤時不只是叫來了荊州代表諸葛亮,同時也叫來了益州代表李嚴。古代交通訊息不發達地域歧視比現在還厲害,關羽死後,蜀漢的領土只剩下了益州,如果同為託孤大臣的諸葛亮篡位成了益州的老大,肯定不為益州士人所不容。就好比你們村的村長絕對不能讓其他村的來當,你們居委會的大媽必須是你們小區的一樣。即使篡位也輪不到你諸葛亮,我們這益州代表李嚴都沒發話呢。事實證明,諸葛亮作為外來戶不但不敢篡位,而且還要事事考慮到益州士人的利益,畢竟在人家地盤上,即使後來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犯了死罪,諸葛亮也不敢把李嚴真殺了,而且還讓李嚴兒子李豐接著幹他父親的職位,這其實就是在照顧益州士人的面子。後來的鐘會就是因為剛打下蜀漢就要自立為王才被亂軍殺死了,這就是外來戶自立為王的下場,包括幷州人呂布在殺死董卓後非但不能繼承董卓的涼州兵馬,涼州的郭汜李傕將呂布逼的如喪家之犬,諸葛亮情商那麼高不可能不知道篡位的後果。

諸葛亮想沒想過取劉禪而代之?

綜上所述,諸葛亮真的不能篡位,想篡位也白搭,劉備給他埋的坑太大了,他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去填這個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也許這就是諸葛亮的魅力所在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文章開頭藍色(水鏡草堂)關注公眾號,支援一下水鏡草堂吧,你的支援就是水鏡草堂創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