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這期講

藝術基因強大到骨子裡的父子

南宋院體畫 · 馬遠,馬麟

南宋,作為“南宋四大家之一”的馬遠,為了提高兒子馬麟的名聲,在自己的畫作上署上兒子的名字。

《畫繼補遺》中這樣寫到:“馬麟,遠之子也,亦工雜畫,不逮父叔。遠愛其子,多於己畫上題作馬麟,蓋欲其子得譽故也。”

(左右滑動檢視圖片)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左右滑動檢視圖片)

南宋 馬遠 寒江獨釣圖絹本 東京國立博物館

說馬遠為了讓兒子也有名聲,經常在自己的畫上寫上馬麟的名字。因為這,後世提起馬麟就頗有微詞了。

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馬麟也不斷地在突破,創立自己的風格。公認的能證明馬麟畫技區別於馬遠且展現出藝術造詣的,是他的《靜聽松風圖》。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宋馬麟靜聽松風圖 臺北故宮博物館

這是一幅有2米多高的畫作,畫面右上角部分的“靜聽松風”四字,這是宋理宗親自所題的,四字的右側詩,則是後來的乾隆帝寫的。

雖然在成長的過程中,馬麟不可避免地帶有父親馬遠的影子,但一個好的畫家,往往能在不斷磨練中成長,這也是一種好的成長方式。馬麟最終也成為了能代表南宋院體畫家的人物,有了自己的風格和詩意靈魂。

威尼斯畫派貝利尼父子

有評論家認為:“15世紀義大利北方美術的天才,似乎都集中在威尼斯畫家貝利尼一家。雅各布·貝利尼(Jacopo Bellini)是父親。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Profile Portrait of a Boy · 1470

Jacopo Bellini

貞提爾·貝利尼(Gentile Bellini)是大兒子,喬凡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是小兒子。父親雅各布是在14世紀就服務於宮廷的著名畫師,他在繪畫中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開始突破哥特式藝術的程式,創造出自己的風格,這對自己兩個兒子影響很大。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Seated Scribe, 1479-81

Gentile Bellini

三位貝利尼裡面,小兒子喬凡尼最有名。他之所以出名,不僅因為他破天荒地把人物、環境、光和空氣融合的朦朧美呈現在畫面上,成就威尼斯風光,更因為他還是喬爾喬內和提香的老師。他的兩個學生甚至比他的名氣更大。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possible self-portrait

Giovanni Bellini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Portrait of Condottier Giovanni Emo”

Giovanni Bellini

最難超越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

東晉時王羲之書名蓋世,而南朝宋齊之間書學地位最高者則推王獻之。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從其父學書,天資極高,敏於革新。王獻之繼承了王羲之的書法技藝,後轉而又向張芝學習,創立上下連綿的草書,甚至超過其父。在筆法特徵上,王羲之以內斂為主,而王獻之的筆法結字以外拓為主。

南朝梁陶弘景《與梁武帝論書啟》中說:“比世皆尚子敬書”。子敬即使王獻之。又說:“海內非惟不復知有元常(鍾繇),於逸少(王羲之)亦然”。從這論述來說,王獻之在當時的影響不可小覷,超過了鍾繇和王羲之。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王獻之 · 行草書中秋帖卷 故宮博物院

改變這種狀況的是梁武帝蕭衍,他把當時的書學位次由“王獻之——王羲之——鍾繇”轉變為“鍾繇——王羲之——王獻之”。梁武帝本身也是書法家,又是著名的書法美學研究者兼評論家,以他的地位,說出來的話對後世影響非常之大。

蕭衍在《觀鍾繇書法十二意》中說:“子敬(王獻之)之不迨逸少(王羲之),猶逸少(王羲之)之不迨元常(鍾繇)。”“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蕭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評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輿論遂定,從而在南朝梁掀起了第一次學王羲之書法的高潮。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左右滑動檢視圖片)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全卷)紙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

到了唐代,眾所周知,唐太宗極度推尊王羲之,不僅廣為收羅王書,且親自為《晉書·王羲之傳》撰讚辭。貴為皇帝,卻為一位歷史上的書法家寫傳,這是第一次。唐太宗評鍾繇說“論其盡善,或有所疑”,論獻之則貶其“翰墨之病”,論其他書家如子云、王蒙、徐偃輩皆謂“譽過其實”。透過比較,唐太宗獨認為王羲之“盡善盡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就這樣,經過唐太宗這一頂級推手,使王羲之在書學史上至高無上的地位被確立並鞏固下來。

美術史家李公明在《中國美術史綱》裡稱,王羲之“書聖”的地位長盛不衰,其實是一種“歷史的惰性”,唐人以後,已經不再有人對他有新的評判了。

最有貴氣的黃筌、黃居寀父子

中國花鳥畫裡面,自五代以來,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說法,黃筌所畫的奇花異鳥工整細緻、富麗堂皇,因此受他所在的五代西蜀宮廷所喜愛。而多畫江湖野竹、水鳥淵魚的徐熙卻不為朝廷所重。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左右滑動檢視圖片)

五代-後蜀-黃筌-寫生珍禽全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

黃筌的兒子黃居寀( huánɡjūcǎi)繼承“黃家富貴”的傳統,入宋後進入宋室畫院,儘管黃居寀把黃筌的富麗設色、工整筆致發揮到極致,但從他的《山鷓鴣雀圖》看出,他把花鳥畫成了細緻的動植物標本,失去了自然的生趣。宋人重視參悟自然,所以黃居寀顯示出板滯的黃家筆法,自然會受到畫院內外的挑戰。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東西方藝術史上的“上陣父子兵”

北宋-黃居寀-山雞棘雀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

最不拘一格的米芾、米友仁父子

米芾是書法大家,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書法“宋四家”。米芾是個桀驁不馴的人,喜歡批評古今的書畫家,觀點十分偏激,後世人也稱他為“米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