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說三國:二十七治理兗州

曹操治理兗州,徵召毛玠為治中從事。

毛玠(?—216年),字孝先,陳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

毛玠年輕時為縣吏,以清廉公正著稱。

他本想到荊州躲避戰亂,半途中聽說劉表政令不嚴明,於是改道魯陽,投奔了袁術,後來發現袁術靠不住,轉投曹操。

毛玠對曹操說:“如今國家四分五裂,皇上流亡在外,百姓無法生產,四處逃荒,官府沒有一年的存糧,民心不安,這種狀況是難於持久的。用兵之道,合乎正義,方能取勝。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必須有豐富的財源支撐。你應當尊奉天子,用朝廷的名義號令那些叛逆之臣。同時,大力發展農業和桑蠶業,積蓄軍用物資。這樣,大業可成。”

曹操點頭稱是,全盤採納了他的意見,升遷他為幕府功曹。

史說三國:二十七治理兗州

曹操派人晉見河內太守張楊,想借道西上長安,與朝廷取得聯絡,被張楊拒絕。

此時董昭正好在張楊手下當差,勸說張楊與曹操交好。

董昭(156年-236年),字公仁,濟陰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人。

董昭年輕時被舉為孝廉,當過癭陶縣長、柏人縣令,後被袁紹任命為參軍。

袁紹在界橋迎戰公孫瓚時,鉅鹿太守李邵和郡中官吏見公孫瓚兵力強盛,都想歸屬於他。

袁紹聞報,命董昭兼任鉅鹿太守,想法穩住局面。

臨行前,袁紹問:“你準備用什麼辦法控制住他們?”

董昭回答說:“憑我一個人的微力,不可能消除眾人的預謀。我打算假裝同意與他們合作,誘使他們說出實情,然後再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應變。計策只能臨時想出,現在情況不明,沒法預先定論。”

當時,鉅鹿郡裡策劃歸順公孫瓚的,以大姓人家孫伉為首,共有幾十人參與,其他官吏和百姓都是他們鼓動的。

董昭到了鉅鹿郡,偽造了一份袁紹的公文,通告全郡,說:“我們抓獲了賊人的偵察兵安平、張吉,據他們供述,賊軍將進攻鉅鹿,原孝廉孫伉等人跟賊人一夥,妄圖作為內應。此佈告傳至郡中,隨即將孫伉等人逮捕,軍法從事。只懲罰他們本人,妻兒不予連坐。”

董昭依照公文通告的罪行,執行命令,抓捕了孫伉等人,立即斬首。

全郡人驚惶失措,惶恐不安。

董昭挨家入戶,一一安慰,安撫了全郡。

他將情況向袁紹作了彙報,袁紹十分讚許。

恰逢魏郡太守慄攀被士兵殺害,袁紹就讓董昭兼任魏郡太守。

史說三國:二十七治理兗州

當時,全郡兵荒馬亂,秩序大亂,賊人數以萬計,相互間派使者往來,互通有無,進行貿易。

董昭發現了這種情況,十分重視,找機會進行離間,削弱他們的力量,然後發兵征討,打得亂賊大敗,兩天之中,三戰三勝。

董昭的弟弟董訪在張邈的軍中任職,而張邈與袁紹有隙,袁紹聽信讒言,要把董昭治罪。

董昭想投奔朝廷,走到河內時,被張楊留下。

他透過張楊將太守的大印和綬帶送還東漢朝廷,被朝廷授為騎都尉。

就是這時,曹操使臣來見張楊,想借路去長安,被張楊拒絕。

董昭勸告張楊說:“袁、曹現在雖然還是一家,但不會長久聯合下去的。曹操現在是要弱些,但他確實是天下的英雄,你應該有意和他結交。他來借路,正好是結交的好機會,你應該幫助他的使者,好讓他能將奏章上報朝廷。並且,建議你順便上表舉薦他。這事如果成功,就是一份大大的人情,可以長久深交下去。”

張楊聽了,同意讓曹操的使者通行。

同時,他向東漢朝廷報告了曹操的情況,上表舉薦他。

董昭又以曹操的名義,給長安的各個將領,如李傕、郭汜等,一一去信,根據他們的地位,按照權勢輕重,不同程度地表達了殷勤友好之意。

張楊也派使臣去見曹操,聯絡感情,表示友好。

曹操回贈給張楊犬馬金帛,從此與西部地區有了聯絡和往來。

李傕、郭汜接見了曹操的使者,認為關東的各路諸侯既然想另立皇帝,曹操派使前來表示效忠,肯定不是真心誠意。

二人商議,準備把使者扣留在長安。

黃門侍郎鍾繇認為不妥,勸阻二人。

史說三國:二十七治理兗州

鍾繇(151年-230年),字元常,豫州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

鍾繇出身於潁川望族,其家世善刑律,祖父鍾皓為海內知名學者,“博學詩律”,教授門生千餘人。其父鍾迪為郡主簿,後因黨錮牽連,退出仕途。

鍾繇幼時就已相貌不凡,好學多才,聰慧過人,喜歡談笑,很得長輩們喜愛。

一次,鍾繇與叔父鍾瑜一起去洛陽,途中遇到一個相面的人。

相面人看到鍾繇的相貌,對鍾瑜說:“這個孩子面相富貴,但是將有被水淹的厄運,走路時一定要千萬小心啊。”

鍾瑜聽了,對這種江湖術士的話也不以為意。

走了不到十里,在過橋時,鍾繇所騎馬匹突然驚慌,將鍾繇掀翻到水裡,差點淹死。

鍾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話應驗,便越來越欣賞鍾繇,供給他錢財,讓他專心學習。

成年後,鍾繇先是任郡功曹,被以薦賢著稱的太守陰修賞識,舉為孝廉,先後任尚書郎,陽陵縣令,因病離職,後又被三府徵召,擔任廷尉正、黃門侍郎。

鍾繇向李傕、郭汜二人建議說:“如今天下英雄紛紛崛起,各自冒用朝廷的名義,獨斷專行,唯有曹操心向王室。假如朝廷拒不接受他的忠誠,那與他有同樣想法的人豈不是要失望至極。”

二人於是盛情款待曹操的來使,給以很豐厚的回報,並回信鄭重答覆曹操。

曹操因此與東漢朝廷建立起了聯絡,使命得以通達。

鍾繇多智善謀,為荀彧所推重,多次在曹操面前稱讚他。

一次,曹操問荀彧:“誰能代卿為我謀者?”

荀彧毫不猶豫地回答說:“荀攸,鍾繇。”

這次鍾繇勸說李傕、郭汜二人,幫助曹操聯絡上漢獻帝,曹操對他既感激又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