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的拿下豫章後,當時的曹操是如何看待孫策的?——孫策(十一)

孫策的老對手劉繇和笮融發生內訌,笮融戰敗,逃入山中,由於他長期以來作惡多端,結果這次是惡貫滿盈,最終死於山中的百姓手裡,而劉繇也於戰後不久病逝。孫策得知之後,是感慨不已,特地派曾經在劉繇麾下效過力的太史慈前去接收劉繇留下的部眾,並且讓他考察豫章的百姓是否擁護時任豫章太守的華歆。

太史慈不負眾望,帶回了劉繇手下願意投效孫策的將士,並且將考察結果報知孫策,就是華歆雖然深得豫章當地百姓的擁護,但是華歆這個人胸無大志,只想自保而不思進取。

孫策得知之後,心中大喜,便於建安五年(200年)初,率大軍前往豫章郡,在到達距離豫章只有幾十裡的椒丘縣(江西省新建縣)時,孫策派遣之前曾在王朗手下擔任過吳郡功曹的虞翻前去規勸華歆。

孫策對虞翻說道:“華歆雖然名聞於世,但那是靠他的政績卓越所贏得的民望,如果論統軍作戰,那他絕非我的對手。他如果不趁早歸附,將來金鼓一響,戰局一開,到那時生靈塗炭,也就在所難免啊。我想讓你先進城去,把我的意思轉達給他。希望他能認清彼此,做出明智的決定!”虞翻領命進城,見到豫章太守華歆,把孫策的意思一五一十地告知了華歆。

兵不血刃的拿下豫章後,當時的曹操是如何看待孫策的?——孫策(十一)

華歆身為豫章太守,那也有好多年了,在太守任上,他確實是幹得相當不錯,為政清明,從不煩擾百姓,所以官吏百姓對他是非常的感激,都非常擁戴他,以至於在得知揚州刺史劉繇的死訊之後,整個揚州的民眾自發地共同推舉華歆為新任的揚州刺史。

然而華歆這個人,跟王朗有相似之處,都是認為官職只有得到朝廷的委任,那才是名正言順,就算揚州百姓自發地擁立自己做新任刺史,然而沒有朝廷的委任,私自前往赴任,那不是人臣的應該有的合適做法,因此予以拒絕了。

但是時逢亂世,揚州的老百姓擔心朝廷所委任的新任刺史不如華歆,因此上竟然聚集在一起,在豫章太守府的衙門外守候了足足有幾個月,然而最終還是被華歆婉言勸回。足見,華歆和王朗對於朝廷的認可那是非常的看重的,即便是在漢末,漢獻帝只是個傀儡的時期,也依然是如此。

然而面對這個地方豪強,身為雄踞一方的少年英雄的孫策率大軍前來,華歆跟王朗的做法就截然不同了,華歆雖然也自認是朝廷所任命的太守,是名正言順的朝廷命官。認為孫策說好聽了,不過是地方軍閥,說難聽了,那是不順從朝廷的反叛!不過呢,他也看到了之前王朗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態度與孫策大幹了一場的結果。

因此,此次虞翻前來,華歆在瞭解了其來意之後,他心裡跟明鏡兒似的,知道孫策在用兵上,那確實是遠超自己。尤其之前,還有王朗作為前車之鑑,華歆可不想步王朗的後塵,於是便對虞翻說道:“我雖任太守很多年了,但是如今世道太亂,已經為太守之職所累久矣,早就想擺脫掉這個職務,回北方老家休息去了。如今孫會稽什麼時候來,我便什麼時候走。”(這個孫會稽是因為當時孫策被朝廷任命為會稽郡太守,是指著孫策的官職稱呼的)

兵不血刃的拿下豫章後,當時的曹操是如何看待孫策的?——孫策(十一)

虞翻帶著華歆的這個答覆返回之後,如實地將華歆的話予以呈報。孫策聞聽大喜,趕緊就率大軍來到了豫章縣(今南昌)城下。華歆果然是毫不抵抗,帶著豫章郡的文武官員,“幅巾奉迎”。這個”幅巾“是說只穿戴著日常的便裝衣帽,而沒有穿正式的官服。

因為在華歆的心中認為,自己乃是朝廷命官,是不能身著朝廷的正式衣冠,來向身為地方豪強勢力的孫策投降的。

孫策知道華歆是有德有才的年長的長者,民望甚高,但是他肯於親自向自己投降,自然不能像對待高岱和于吉那樣。故此對華歆待以上賓之禮,對其十分敬重。然而華歆卻並沒有因此而感念孫策,對於自己曾經身為朝廷命官,如今卻不得不向地方軍閥投降,而且還不得已委身在孫策帳下,心中感到十分的不甘和無奈。這也正是他在孫策死後,接到了曹操召其北上入朝廷的書信後,果斷向孫權請求離開前往就任的真正原因,當然這乃是後話。

講到這裡,我覺得有必要簡單的介紹一下華歆。

華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魚,平原郡高唐縣人(今山東省高唐縣)。

華歆年輕時,曾被推薦為孝廉,被朝廷授予郎中一職。但是後來由於生病而辭官回家養病。漢靈帝死後,輔政的大將軍何進調河南的鄭泰、穎川的荀攸和華歆入京。在中平六年(189年),華歆抵達洛陽之後,被授以尚書郎之職。結果沒過多久,何進就死於了著名的“十常侍之亂”,朝廷的大權被乘機入京的董卓所把持。

轉過年來,到了初平元年(190年),董卓為了對抗關東諸侯所組成的“討董聯盟”而火燒洛陽,並將漢獻帝遷到長安的時候,華歆不願跟隨這個惡魔董卓,便提出請求,要前往出任下邽[guī]縣(今天水、隴西一帶)的縣令,董卓同意。然而在任命公佈之後,華歆則稱病不去,反而是從藍田翻過秦嶺去到了南陽。

兵不血刃的拿下豫章後,當時的曹操是如何看待孫策的?——孫策(十一)

當時袁術正率軍盤踞在南陽,便要求華歆幫他做事,華歆順勢勸袁術發兵討伐董卓。但袁術擔心董卓的西涼兵馬戰鬥力強悍,前往進攻會令自己的實力遭受損失,因此上只是表面上答應,然而實際上卻並沒有採取行動。

由此華歆便看透了袁術,覺得袁術不值得自己跟隨,便決定拋棄他另走他鄉。恰在此時,正趕上漢獻帝派太傅馬日磾安撫關東(函谷關以東),馬日磾就寫信給華歆,召其前來自己的身邊做為自己的掾。這個掾就相當於現在的處長或者科長之類的官職,也可以說是隨從秘書。

華歆應召前往,然而就在他向東行進到徐州之後,漢獻帝又下詔將他任命為了豫章太守,而馬日磾偏偏又被袁術擅自扣留在了南陽。華歆便轉而前往豫章上任做了太守,並且在太守任上一直做到此次孫策率大軍前來。這就是華歆以往的經過。

孫策在佔據了豫章之後,由於劉繇病故於此,便將劉繇的靈柩帶回歸葬,並且將其遺孤劉基等所有的子女一併帶回,負責撫養成人,這一舉動被北方朝廷的王朗得知後,特地的寫信來稱讚孫策。

可見,對於曾經和自己作戰的敵人,孫策在感覺不到來自對方的威脅後,並不會趕盡殺絕,甚至還能對其及其後代予以善待的。

隨後,孫策將中護軍周瑜留下,來鎮守巴丘(今岳陽樓一帶)。

此外,當時時任荊州牧的乃是劉表,他有個叫做劉磐的侄子,此人十分驍勇善戰,同時,其手下還有一員大將,就是後來跟隨了劉備的黃忠。這兩個人帶著自己所轄的部隊經常前往與荊州相比鄰的江東地區,侵擾該地區的艾縣、西安縣等各縣。

為了對付劉磐和黃忠的侵擾,孫策將海昏、建昌等地一共劃分為六個縣左右,並將太史慈任命為建昌都尉,同時還兼管海昏,令其都督諸將一起負責對抗劉磐。太史慈率領著手下的諸將與劉磐和黃忠對戰了幾次之後,使得劉磐自此絕跡,不敢再來侵擾。

與此同時,袁紹的勢力剛剛掃平了公孫瓚統一了北方,是如日中天,而南方的孫策又徹底吞併了江東之地,實力也不容小覷。面對這種局面,曹操深深地感到自己已經無力予以干預和阻止,因此,時不常地嘆息說:“猘[zhì]兒(意思就是‘小瘋狗’),事到如今,恐怕已經難以與他~爭鋒!”

兵不血刃的拿下豫章後,當時的曹操是如何看待孫策的?——孫策(十一)

知興替

小談歷史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