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朕不靠二郎上位

唐高祖李淵:朕不靠二郎上位

在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中,大唐高祖李淵可以說是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也是最被低估的開國皇帝。提起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宋太祖趙匡胤、元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朱元璋等,人們腦海中都會出現很多條彈幕:說起秦始皇會想到橫掃六國、開創帝制、萬里長城,提起劉邦會想到斬蛇起義、鴻門赴宴、楚漢爭霸、大風起兮雲飛揚,談及趙匡胤會想到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說到成吉思汗會想到一代天驕、彎弓射大雕,想起朱元璋就是和尚皇帝、驅逐胡虜、恢復中華。他們都是自帶光環,形象豐滿。

可是想起李淵,人們大腦中的影片好像瞬間卡頓,一條彈幕也彈不出來,想了半天或許只有一條:別人拼爹,李淵是拼兒子,李淵的江山都是二兒子李世民幫著打下來的,坐享其成而已。

那麼歷史的真實是這樣嗎?讓我們回到隋末唐初那個英雄時代,找到當事人李淵,他會含淚告訴你:朕是自主創業,不是趕鴨子上架,也不是因為女人,被二郎坑爹玩仙人跳,才被逼造反走上創業之路。一句話,朕不是靠二郎才上位,朕是大唐真正的創始人。

英雄來路

人一旦富貴起來,都會找一個名氣比較大的人當祖宗,向世人炫耀一下,爺祖上就是這麼牛。李淵也不例外,當上皇帝后就找到東晉十六國時期,在今天甘肅敦煌酒泉一帶割據稱王的西涼太祖涼武昭王李暠當祖宗。其實,李暠和李淵一點關係也沒有,純屬李淵亂認祖宗。李淵家族的真正崛起,是從他爺爺李虎開始。

這裡需要補充一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粗線條。西晉統一三國沒多久,就八王之亂窩裡鬥,匈奴、鮮卑、羯、氐、羌趁亂集體進攻中原。五胡亂華,北方淪陷,衣冠南渡,司馬家族跑到南方建立東晉,北方先後出現十六個國家,是為東晉十六國。五胡之中,鮮卑族勢力漸強,其建立的北魏逐步統一北方。北魏後來分裂成東西兩部分,東邊是東魏,後發展成北齊;西邊是西魏,後發展成北周,李虎是西魏八大元老柱國將軍之一。北周取代西魏時,李虎已經去世,就被追封為唐國公。唐朝的國號“唐”,就是從這來的。

李淵於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出生於長安。7歲的時候,李淵的父親李昞去世,李淵就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7歲當上國公,說明李淵奮鬥的起點很高,但7歲幼年喪父也是人生一大悲痛。幸好,李淵還有姨夫和姨媽照顧。

李淵的姨夫和姨媽那可不是普通的姨夫姨媽,而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后,李淵的母親和孤獨皇后是親姐妹。所以李淵小時候尤其是父親去世後,沒少受楊堅和獨孤皇后的照顧,李淵對他們的感情也很深,用《舊唐書》和《新唐書》的話說就是“特見親愛”“相親愛”。但感情歸感情,工作歸工作,事業歸事業,一碼歸一碼。該下手時,李淵會毫不猶豫地動手。楊堅和獨孤氏老兩口沒想到,他們會親手給老楊家培養一個接班人,準確地說,應該是掘墓人。

李淵長大後,用《舊唐書》裡的話說就是“倜儻豁達,任性真率,寬仁容眾,無貴賤鹹得其歡心”,那叫一個風流倜儻、豁達大度,玉樹臨風。最重要的是,會交朋友,見人家一面能記住十來年。能上交,能下交,還能平交,身份比他高的,比他低的,和他平起平坐的,各色人等都能交,都吃得開,方方面面的人都覺得小夥子不錯。李淵這種交友之道,對我們今天拓展人際關係網,無疑有諸多深刻啟示。

這樣的優秀青年,自然要有奇女子才能相配,李淵的妻子竇氏就是這樣一個奇女子。當竇氏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就表現出不一樣的特質,生下來就“發垂過頸”,剛出生就長髮及肩。等到三歲,頭髮就“與身齊”,頭髮和身子一樣長,比日劇裡的貞子還貞子。

別人家的女孩都是“頭髮長見識短”,可竇家的女兒卻是“頭髮長,見識更長”。竇氏的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所以竇氏也就是北周武帝的外甥女。因為這層關係。加上竇氏自幼聰慧,喜愛讀書,過目不忘,北周武帝就特別喜歡她,把她養在宮裡。當時中國處於南北朝後期,南邊是南朝最後一個王朝南陳;北方中原一分為二、東西並立,西部是北周,東部是北齊;最北邊是最強大的力量突厥。為聯合突厥制衡北齊,北周武帝就娶了突厥的公主,但又不喜歡人家。突厥公主用唐朝房玄齡的話說就是“陋而無寵”,長得醜,又不會穿衣打扮,自然得不到皇上歡心。更何況是被迫娶來的,北周武帝看著就膈應,瞧一眼就想撤退,就不怎麼待見突厥公主。

這時竇氏出來說話了,勸北周武帝:我說老舅啊,當今天下還不太平,東西南北亂得好比一桌麻將,咱們大周南有陳國,東有齊國,北有突厥,可不是你任性想愛誰就愛誰的時候,你不把突厥公主給伺候好了,人家給孃家傳個小話,過來砍我們怎麼辦?“願舅抑情慰撫,以生民為念”,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突厥公主長得再難看,舅舅您也要當成西施去疼去愛。突厥公主心情好了,我們也就有安全感了。

北周武帝大腿一拍,我這個小外甥女說得在理啊,就“深納之”,聽了竇氏的話,在公主身邊充分展示了皇帝暖男的良好形象,贏得了孃家突厥的點贊。後來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的時候,突厥就沒怎麼進行實質性的干涉。

竇氏不但頭髮長見識長,而且是壯志豪情。公元581年2月,隋文帝楊堅推翻北周政權,建立隋朝。竇氏在家裡一拍胸脯,長嘆一聲,“恨我不為男子,救舅氏之患!”竇氏父親大將軍竇毅和母親襄陽長公主一聽,趕緊捂住竇氏的嘴:禍從口入,你不知道“死”這個字是怎麼寫嗎?難道要讓我們竇家家破人亡嗎?難道要親身體驗一下“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滋味嗎?

透過這件事,竇毅覺得自家小棉襖非同尋常。也讓竇毅犯了難,看來不找一個真命天子,是鎮不住這個小丫頭。有句話叫待我長髮及腰,少年娶我可好。還有一個版本叫待我長髮及腰,將軍歸來可好。等到竇氏長大,李淵也已經長成武藝絕倫的翩翩少年、無敵將軍。

竇家是武將世家,選女婿的方式是比武招親。竇毅在自家客廳屏風上畫了兩隻孔雀,和上門提親的人約定,只要能幾百米之外射中孔雀的眼睛,就可成為竇家的乘龍快婿。前後有十幾個人來射,可都射不中。李淵到竇家後,彎弓射箭,連發兩箭,射中孔雀的眼睛,也射進了竇氏和老丈人的心裡。竇毅看著好,竇氏更是喜歡。因為這個小女子要辦一件大事,就是幹掉隋朝為舅家北周報仇,可惜自己是女兒身,只能找個大丈夫幫忙。有了李淵這樣的文武全才,竇氏怎不歡心暢快。這門親事就定了下來。李淵後來果然不負竇氏厚望,按照隋朝取代北周的模式,依葫蘆畫瓢,也給隋朝來了這麼一手,算是圓了夫人的夢。可惜此時竇氏已經過世,不能眼看著夫君榮登大寶,自己也沒能母儀天下成為大唐開國皇后。

李淵和竇氏的感情很好,婚後兩個人在家裡的日常保留節目很有意思,就是練書法。竇氏很喜歡書法,夫妻倆一起寫字,時間長了,外人都分不清他們倆的字到底是誰的了。練書法之外,竇氏經常寫文章,大多都是女德文章,大概就是如何當好老婆、做好兒媳之類的。

竇氏對李淵的幫助很多,是個賢內助。他們簡直是現代很多人追求的那種勢均力敵愛情的模範典型,門當戶對,舉案齊眉,精神交流毫無障礙。李淵和竇氏一共生了四個兒子,長子李建成,老二李世民,三兒子李元霸,老小李元吉。竇氏最喜歡的是二兒子李世民,因為據說李世民出生的時候,有兩條龍在產房門前散步遊蕩,竇氏覺得這是好兆頭。李世民對母親的感情也很深。李世民當皇帝后,有次路過出生地今天陝西省武功縣的慶善宮,想起母親,嗓子一緊流下眼淚,對身邊的大臣說,當年朕就是在這裡出生的,今天故地重遊卻不見母親大人,子欲養而親不在,這養育之恩怎麼去報!說完就哭個稀里嘩啦,旁邊的大臣也陪著一起痛哭流涕。哭完君臣一起進宮祭拜竇氏。

還有一次李世民到在今天陝西寶雞的離宮九成宮住,夜裡夢見母親,彷彿還像小時候在媽媽的懷抱裡一樣,世上只有媽媽好,李世民這時已經沒有媽媽了,夢醒後又哭了個稀里嘩啦。第二天就下令有關部門訪貧問苦,給困難群眾送慰問品,為母親積點功德。所以在大唐,老百姓能從皇帝的孝心中得到實惠。這也是中國古代政治一直強調以孝治國的原因之一。

在一定意義上說,李淵是隋朝的既得利益者。他事業的奮鬥,是從隋朝起步的;他在仕途上的步步升遷,也是隋朝楊堅、楊廣父子給他提供的平臺。楊堅剛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就給李淵封了千牛備身的官,千牛備身為中央警衛禁軍部隊的武官,在皇宮裡手握千牛刀,保衛皇帝,級別是正六品。這個級別很高了,讀書人寒窗苦讀十年,參加科舉考試考中進士後,才能從“從九品”的官開始做起,而李淵一起步就是“正六品”,誰讓人家李淵有個當皇帝的姨父和當皇后的姨媽呢!

在皇帝姨父和皇后姨媽的培養下,李淵在中央警衛禁軍部隊沒待幾天,就外放到地方當封疆大吏,先後任譙州刺史(今天安徽亳州市一帶)、隴州刺史(今天陝西隴縣一帶)、岐州刺史(今天陝西鳳翔縣一帶)。在這些地方,李淵一邊當官一邊結交各路英雄,包括一些大師,其中就有一個叫史世良的大師。

史大師很會看相,看了一眼李淵就說:“公骨法非常,必為人主,願自愛,勿忘鄙言”,兄弟,我看你骨骼清奇,是萬中無一的從政奇才,以後為人民服務,維護天下和平的重任,就交給你了。希望你好好保重自己,一定不要忘記我今天給你說的這番話。一般人聽到大師的這種話肯定是嚇得直哆嗦,要知道被人說成要當皇帝“必為人主”,那可是犯了反朝廷大罪,其心可誅。可李淵卻是“頗以自負”,心中暗自得意,看來我天生就是幹大事的人。由此可見,隋朝剛開國沒幾年,李淵就想給人家挖墳掘墓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隋朝和唐朝皇帝都是關隴貴族集團出身,關隴是今天陝西關中和甘肅六盤山周圍地區。這個集團是漢人和胡族主要是鮮卑族的混血集團,能文能武,文武雙全,從北魏末期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西魏、北周和隋朝唐朝的皇帝都出自這個集團。西魏和北周的皇帝血統以鮮卑血統為主,到了隋朝和唐朝轉換成以漢族血統為主。隋朝楊家和唐朝李家,父系血統是漢族,母系血統是鮮卑族。關隴貴族集團有個特點,對敵人狠,對自己人更狠,經常搞殺人殺全家、滿門抄斬的窩裡鬥,從隋朝開始又加演了父子兄弟相親相殺的戲碼。隋文帝楊堅當了24年的皇帝,弄死了大兒子廢太子楊勇、三兒子秦王楊俊,廢了四兒子蜀王楊秀,最後被接班人二兒子楊廣弄死。隋朝由此進入李淵的表弟隋煬帝楊廣時代。

隋煬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李淵攤上這麼一個領導和親戚,怎麼辦呢?

走向時代

楊廣登基後,李淵先後被調到滎陽郡(今河南滎陽市一帶)和樓煩郡(今山西靜樂縣一帶)當太守,這兩個太守的官職和李淵之前當的刺史實際上是一樣的。隋文帝的時候先是將從東漢末年開始的州郡縣三級行政區劃改為州縣二級制,隋煬帝又將州縣制改為郡縣制,還是二級行政區劃。這時的州和郡是平級的。將州改為郡,並不是玩文字遊戲,州的長官刺史既是行政長官又是軍事長官,手裡握有一定的軍權。而郡的長官太守純粹是行政長官,基本上沒有兵權,這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

楊廣登基後,李淵先任滎陽郡和樓煩郡太守,後來調回中央,當了從四品的殿內少監,掌管皇宮的吃喝拉撒等後勤工作。到朝廷工作後,李淵和楊廣的接觸機會多了。楊廣喜歡捉弄或者說是作踐別人,尤其是有才華的人。有次煬帝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李淵是“阿婆面”。什麼意思,就是說李淵長得像老太太。當然這也沒有冤枉李淵,據史書記載,李淵的長相就是這樣“高顏面皺”,臉上有一些皺紋,就像是黃土高原上的千溝萬壑。但皇帝你也不能當面嘲笑人家。於公人家也是四品大員,朝廷的高階幹部;於私人家是你的表兄弟,怎麼能這樣幹呢!可煬帝就是煬帝,管你是誰,想作踐就作踐。

李淵這時畢竟還是臣子,不能和皇帝頂嘴,只能生悶氣。回家後,還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到了家裡,飯也不吃,澡也不洗,牙也不刷,就抱著老婆竇氏抹眼淚,說煬帝欺負自己,罵自己是“阿婆面”。竇氏一聽,一拍李淵的大腿:此事可喜可賀啊,夫君,你聽為妻細細道來。咱們北方,阿婆是一家之主,就是堂主。老公你的爵位是“唐公”,“堂”和“唐”諧音,堂主,唐主,這意味著你是未來的唐朝之主啊。老公,你難道不記得當年史大師的話了嗎?

李淵一聽,對啊,爺擁有天命,自帶光環,你楊廣算什麼東西,明天皇帝那個位置還不一定是誰坐呢。

竇氏雖然玩文字遊戲把李淵哄開心了,但從小就長在宮裡深知政治鬥爭險惡的她,已經透過這件事,知道老公在朝廷的處境不是太好。就找個時間勸李淵:夫君,你看咱們家裡的那些駿馬、獵狗、獵鷹,都是好東西,不能自己留著,要送給皇帝,那楊廣也好這口。如果哪天有人暗地裡打小報告,告訴楊廣咱家裡的馬比皇宮裡的御馬跑得快,卻不進貢給皇帝,你在朝中更不好混了。

李淵有些小心眼,自己喜歡打獵,好不容易搞到這些寶貝,幹嗎要送人。就猶豫了幾天,沒有及時送上去。果然不出竇氏所料,楊廣知道了李淵家裡藏著好東西又不肯拿出來共享,就整天給李淵穿小鞋。李淵那叫一個難受。更悲痛的事還在後面,沒過多長時間竇氏就去世了,年僅45歲。

中年喪妻的李淵痛苦不已,想起竇氏的話,悔恨難當啊!料理完竇氏的後事,李淵立馬改正錯誤,按照夫人要求的去做,不但把家裡的駿馬、獵狗、獵鷹全部上供,還自掏腰包到全國各地找更好送給楊廣。煬帝一看,喲呵,我這老表上道了啊,朕也不白拿,收人東西得辦事,就給他個機會吧。大業九年(613),楊廣將李淵提拔為衛尉少卿,主管皇宮和朝廷各個部門的警衛工作,級別為從四品上,提了半格,更重要的是權力變大了,不再是後勤部長,而是警衛局長。

這一年,隋煬帝第二次攻打遼東高麗,派李淵到懷遠鎮(今遼寧遼陽市西北一帶)去督運糧草。這次東征高麗之前,農民起義已經在全國各地陸續爆發。隋煬帝的心腹、隋朝開國元老楊素的兒子,根正苗紅的貴族二代,當時任禮部尚書的大貴族楊玄感想江山輪流轉,今年到我家,就在黎陽(今河南鶴壁市)起兵造反。楊玄感造反的時候,他的兄弟都在遼東前線,秘密從前線經過懷遠逃回後方。這事被李淵發現,李淵判斷楊家將要搞事,就秘密報告了隋煬帝,煬帝得以迅速從前線撤兵回師平叛。

楊玄感的兄弟能夠從遼東前線逃回後方,靠了當時兵部侍郎斛斯政的幫忙。斛斯政給他們偽造了通關文牒,這才順利過關。事後隋煬帝下令嚴查,斛斯政就在前線叛逃高句麗。而當時任弘化郡(今甘肅慶陽一帶)留守長官的元弘嗣,是斛斯政的親戚。為防止元弘嗣和楊玄感東西呼應,隋煬帝派李淵快馬加鞭從東北趕到西北,奪了元弘嗣的權,代替元弘嗣任弘化郡留守長官,並將潼關以西包括天水郡、隴西郡在內的十三郡的軍隊全部交給李淵指揮。

一下子擁有了這麼大的權力,李淵準備摩拳擦掌大幹一場,就到處收小弟。李淵對人比較寬和,又沒有那麼多的規矩,人們都想跟著他混,身邊很快就聚成一股勢力。

疑心病很重、耳朵又很長的隋煬帝收到了風,我這老表要幹嗎,也想搞事嗎,不行,得放在眼皮底下。當時有句流傳很廣的童謠讓楊廣很不舒服,就是“十八子得天下”,“十八子”三個字合在一起,就是李淵的姓“李”字,天下謠傳要有姓李的人取代隋朝坐天下。楊廣覺得李淵“阿婆面”相貌奇異,又姓李,不能脫離自己的視線,得用自己的天子真氣鎮住他。

就這樣,李淵剛沒輕鬆幾天,就被楊廣揪了回去。有次煬帝召見李淵,碰巧李淵生病沒能及時覲見。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在楊廣後宮當妃子,楊廣就問王氏:你老舅呢,怎麼拖拉了這麼半天才來見我?王氏就說老舅生病了,楊廣竟然問:病了啊,那會不會死翹翹啊!李淵聽到這個訊息,嚇得趕緊喝兩杯酒壓壓驚。從此再也不敢明目張膽才氣側漏,整天花天酒地,還經常收錢納賄,大搞腐敗。讀過這麼多歷史的我們都知道,這是在裝呢!

但裝總比明著來要好,李淵還是用裝這一招暫時騙過了隋煬帝。大業十一年(615)三月,楊廣巡幸山西太原。四月左右,任命李淵當山西、河東撫慰大使。山西,是太行山以西;河東,是黃河以東,實際上就是今天山西省的範圍。李淵當山西、河東撫慰大使的任務,就是去巡視地方工作,將地面弄乾淨點,把小股的農民起義軍給滅了,別惹皇帝心煩。李淵很能幹,按照煬帝的意思把山西的大小官員整頓了一遍,並調集軍隊,去鎮壓在龍門一帶(今山西河津縣附近)的以毋端兒為首的起義軍。

毋端兒率幾千部隊挑戰,李淵只帶了十來個騎兵隨從充當前鋒迎戰。只見李淵連發七十多箭,箭無虛發,招招致命。哥這箭法當年能下馬比武招親抱得美人歸,今天照樣也能上馬殺他個乾乾淨淨。毋端兒的部隊哪見過這陣勢,立馬抱頭鼠竄。李淵首戰告捷。

當時山西還有一股比較大的農民軍是敬盤陀部隊。煬帝先是派民部尚書樊子蓋去鎮壓。樊子蓋只會打打殺殺,不管是良民還是起義軍,從汾水北岸見人就殺,見村子就燒,就算有投降的起義軍,也一律活埋。民不畏死何以死懼之,這樣起義軍只會越殺越多。楊廣一看,樊子蓋不行啊,就派李淵去幹。李淵反其道而行之,攻心為上,遇有投降的起義軍,不但不殺,還留在身邊當警衛員。這些起義軍見慣了樊子蓋那樣的屠夫,哪見過李淵這樣的軟刀子,一個個像見到了再生父母一樣投奔而來,前後投降的有幾萬人。這樣沒怎麼殺人,就將起義軍瓦解,敬盤陀只有跑路逃亡。

楊廣一看李淵既懂事又能幹,一高興就在大業十二年(616),提拔李淵當了右驍衛將軍,這是個從三品的武官。終於當了將軍,李淵卻流淚了。他想起了去世多年的夫人竇氏,想起了竇氏對他的勸告,讓他夾著尾巴做人。李淵哭著對幾個兒子說:如果我早點按照你們母親說的去做,這個將軍我早就到手了!竇氏若九泉之下有知,也應該會含笑瞑目。

任命李淵當右驍衛將軍後,隋煬帝讓李淵和馬邑(今山西朔州一帶)太守王仁恭一起去砍突厥,以報上年即大業十一年(615)被突厥十萬人圍困在雁門關的一箭之仇。當時突厥騎兵就有十來萬人,李淵和王仁恭手裡只有五千多人,肯定不能硬碰硬的正面進攻,只能找突厥的小股部隊去練手。因為兵少,王仁恭就有些害怕不敢打,李淵主張以彼之道還治彼之身,你突厥不是騎兵強嘛,那我也練一支騎兵,整天在突厥身邊轉悠,不打也不跑。等到突厥習以為常,放鬆警惕,李淵突然命令部隊進攻,在馬邑大破突厥,斬首上千人。這次之後,只要李淵在馬邑前線,突厥就不敢輕易進攻山西。

當上右驍衛將軍的第二年,即大業十三年(617)初,李淵被任命為太原留守,終於獲得了一塊可以獨立自主發展力量的根據地。隋煬帝之所以疑心李淵,還要放他出去,一是此時農民起義已經是星火燎原,手上一時無人可用。二是煬帝在任命李淵當太原留守的同時,還給李淵準備了虎賁郎將王威、虎牙郎將高君雅兩個副手,想牽制住李淵。

由此可見,李淵在隋煬帝手下的生存策略,首先是送禮哄皇帝開心,其次是裝孫子讓皇帝安心,最後就是能幹活讓皇帝放心,事交我辦請放心。李淵把楊廣忽悠得既開心又安心還放心,自然能生存下來。

隋煬帝以為自己設計的用王威、高君雅牽制李淵的權力制衡機制很精妙,能夠將李淵牢牢封印。可惜他忘了,有些人是給點陽光就燦爛的。李淵有反革命野心不是一天兩天。早在大業八年(612)左右,天下還很太平的時候,李淵就曾經多次與好基友宇文士及在深夜裡嘰嘰歪歪,秘密討論天下大事,隨時準備抓住機會。所以,隋煬帝一直懷疑李淵腦後有反骨,不是沒有理由的。

等到隋朝農民起義遍地狼煙之時,跟李淵一起去河東鎮壓農民起義軍的副將夏侯端也勸李淵,兄弟,你看這世道亂成這樣,皇帝又老是看你不順眼,現在早做打算吧,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啊。李淵亦是“深然其言”,就是說你的這個想法我是很贊同!

當上太原留守主政一方後,勸李淵起兵反隋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大舅子即老婆竇氏的哥哥竇抗、二兒子李世民、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等人,前赴後繼勸李淵幹一把大的。

李淵本人也躍躍欲試,剛到太原,他就和老二李世民談心,說“唐固吾國,太原即其地焉。今我來斯,是為天與。與而不取,禍將斯及”,簡單來說就是咱們老李家的封號是唐國,而太原就是古時候唐國所在地,你老爹我以唐國公的身份來到古唐國太原當家作主,這就是上天在冥冥之中的安排,天命註定老李家要逆襲翻身做主人。老天給的機會都不好好把握,那會遭天譴、被雷劈的。

此時天下已經亂成一鍋粥,李密的瓦崗軍在中原大地勢如破竹,已經快打到洛陽。江南的杜伏威、河北的竇建德也是節節勝利,農民起義已經成燎原之勢。隋煬帝一看這天下亂局,頓時頭大,立馬跑路到江都(今江蘇揚州),索性丟下爛攤子不管了。

起兵創業的戰略時機已經成熟,但李淵眼下還有兩個釘子要拔掉。一個是太原南面的歷山飛起義軍,一個是太原北面虎視眈眈的突厥人。起兵之前,李淵曾對老二李世民說,不幹掉歷山飛這幫毛賊,不忽悠住突厥這幫野蠻人,咱們就沒有出頭之日。

歷山飛農民軍大約有十萬人左右,大部分是百姓家屬,戰鬥部隊大概兩萬人。但當時李淵的部隊只有五六千人,力量對比還是比較懸殊。雙方在今天山西介休市和霍縣之間的雀鼠谷大戰,歷山飛軍隊布了個十里長蛇陣向李淵進攻。李淵將部隊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老弱病殘押著糧草輜重用來誘敵。歷山飛軍隊一看這個便宜可以撈一下,就集中力量攻擊李淵的糧草部隊。趁著歷山飛軍隊搶錢搶糧的時候,李淵率領精銳部隊突然出擊,打得歷山飛措手不及,潰不成軍。李淵乘機收羅了許多散兵遊勇,壯大了自己的力量。

南邊剛把農民起義軍按住葫蘆,北面突厥卻浮起瓢。而且一出就是大事,幾乎把李淵推向深淵,帶來滅頂之災。

自從在馬邑被李淵擺了一道後,突厥就一直想著報仇。聽說李淵離開馬邑回到太原去鎮壓農民起義了,就來找茬。當時李淵正專心對付歷山飛農民軍,分不開身去應付突厥。就派副手高君雅和馬邑太守王仁恭一起去抵抗一陣,先穩住陣腳再說。不料這哥倆一上陣就被突厥砍了個落花流水,大敗而歸。

此時遠在揚州的隋煬帝聽說了馬邑的敗仗,立馬派人到山西,要處決王仁恭,同時將李淵就地免職,聽候進一步處分。好不容易在太原有了塊根據地,還沒來得及幹出大事,就被隋煬帝給死死摁住了,李淵顯然不甘心,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李淵的力量還沒積聚起來,只能洗乾淨脖子讓楊廣砍。大家知道李淵自帶主角光環,肯定是大難不死,關鍵問題是他如何躲過這一劫。

選自吳鵬《大唐二十一帝》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9

唐高祖李淵:朕不靠二郎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