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洞葬文化:不佔耕地、不佔山林,守陵人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

“無怨無悔二十載,但為英烈笑九泉。”這句話說的是一個烈士陵園的守護者

,他用一顆真誠的心陪伴著心中的信仰,成為“最美守陵人”。

很少有人知道,在貴州也有這麼一個人,為了心中的道義和責任,默默著為逝去的人奉獻著。

他叫劉朝先,貴州省平壩縣桃花村人。鳴鳳朝陽,先驅螻蟻。人如其名,他在這個人人敬而遠之的洞穴裡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毫無怨言。

苗族洞葬文化:不佔耕地、不佔山林,守陵人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

你說也許因為這個差事給的錢多,但他的工資每個月只有300塊;

你說那他一定是不缺錢,然而他白天要去工地搬磚補貼家用。那他到底圖什麼呢?

他說是心中的責任和義務。

信奉洞葬的苗族人

劉朝先是苗族人,他所守護的棺材都是桃花村苗族的祖先。

所謂洞葬就是將棺材放在洞穴中,是苗族最主要的喪葬方式。

太陽落山、天色將晚之時,村裡幾十個後輩抬著棺木,全村人共同燃起火把送亡靈出寨子。按照祖先留下的規矩,他們必須選擇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路遇荊棘時用砍刀開路也是不被允許的。

苗族洞葬文化:不佔耕地、不佔山林,守陵人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

幾十個人前後排列抬著沉重的棺木朝著亡靈洞走去。亡靈洞在半山腰,棺材送達後所有人會一齊轉身離開,不回頭、不留戀,決絕而又通透,從此任何人也不再走進這個亡靈安息地。

箇中緣由,眾說紛紜

其實苗族這種洞葬方式流傳著很多緣由,以下幾種說法最廣為人知。

其一,據說很多年前,苗族有人去世,他是族中的一個長輩,族人非常重視,舉行了一系列的送別儀式,然而在送去下葬的路上卻遇到洪水,將棺材衝跑了。大家都非常著急,費盡心力去尋找,

最後竟然在一處洞穴裡找到了沖走的棺材,並且完好無損。

苗族洞葬文化:不佔耕地、不佔山林,守陵人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

族人們都認為這是上天的指引與庇佑,於是便將棺材安放在洞穴中。從此以後,當地的苗族人開始相信洞葬是上天賜福,能得到祖先的庇佑。洞葬便逐漸普及起來。

其二,有人認為這是環境原因。

貴州,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山水相依。這裡既有山寨,又有古鎮,居住著多個少數民族,包括苗族聚居區。

這裡的洞穴非常多,自然與人文的結合造就了特殊的洞葬文化。同時,洞葬也是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時,最經濟最方便的安葬形式。

其三,苗族人認為,人死之後,靈魂依然存在,

當他們想念親人時,依附在遺體上的靈魂便會回來看一下人世間的親人們。而一旦把死者埋葬在土裡,死者的靈魂就無法找到自己現世的親人們,陷入無限的悲痛之中。

苗族洞葬文化:不佔耕地、不佔山林,守陵人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

其四,更多的苗族學者傾向於這種說法:

苗族首領在與炎黃部落爭奪地盤戰敗後,從黃河流域不斷地遷徙,直到停留在此地。

他們從未忘記過自己的根在哪裡,對祖先居住的地方銘記於心。

洞葬於他們而言,只是靈柩的暫時存放,盼望著有一天能回到真正的家鄉,入土為安。

道義使然,成為守陵人

劉朝先所守的棺材洞穴在桃花村附近的半山腰上,這個洞穴前面有一片森林,相對來說比較隱蔽。一般來說,人們從這經過時很少能發現這個地方。所以,村裡很長時間都沒有派人看守。

後來,洞裡竟然來了一夥盜賊,偷走了許多陪葬品,還有一些棺材遭到了破壞,

甚至還丟失了幾具屍體。

苗族洞葬文化:不佔耕地、不佔山林,守陵人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

村裡人非常憤怒,於是村中的領導便召集大家討論解決辦法,

決定選出一個守陵人負責看守洞穴中的567具棺材。這時,劉朝先站了出來,說交給我吧。

心靈對話,消除恐懼

守陵人,這個職業聽起來就讓人毛骨悚然,大多數人都敬而遠之。

而劉朝先絲毫未感到恐懼。首先因為這裡安置的是祖先的靈魂,他們會默默保佑自己;其次,劉朝先本人並不相信鬼神之談,也不忌諱與死者和棺材為伴;最後,這些年劉朝先逐漸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在守靈時與棺材們聊天,彷彿他們的心靈相通。

苗族洞葬文化:不佔耕地、不佔山林,守陵人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

通往葬洞的路並不平坦,上面的岩石高低不平、坑坑窪窪,甚至有些危險。

劉朝先每次來的時候都需要爬很多近兩米高的石頭,而他經常藉助這些棺材來攀爬。

劉朝先絲毫沒有懷疑過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對先人的不敬,他反而覺得這些棺材是祖先在庇佑自己,是攙扶自己的臂膀。同時,

對劉朝先而言,這裡的每一塊棺木都有著一個非比尋常的故事。

比如過道上有一副漆成黑色的較大的棺材,劉朝先知道里面躺著的是村裡的劉興忠夫婦。劉興忠死前家裡窮,沒錢買好棺材,直到他妻子也去世了,兒女們便湊錢給這對夫婦買了一口大黑棺材,把他們一起安放在裡面,願生前不離不棄的他們黃泉路上也能相伴相依。

苗族洞葬文化:不佔耕地、不佔山林,守陵人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

不遠處還有一對稍顯奇怪的棺材,一個大棺材上立著個小棺材。其實那是一對苦命的父子。父親生前對孩子極為疼愛,也給予了萬般期許,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還沒等到孩子長大,父親就被送到了這裡。不久之後,這個孩子也經不住病痛的折磨逝去了。村裡人便把孩子送到了父親的身邊,期待著兩父子繼續相互陪伴。

對於劉朝先而言,這一具具棺材裡躺著的並不是冰冷的屍體,而是一個個鮮活的靈魂。

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或長或短,或憂傷或幸福,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向劉朝先述說著種種過往。

苗族洞葬文化:不佔耕地、不佔山林,守陵人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

劉朝先白天去工地上班,晚上回家吃過晚飯就去洞穴守著,

他每次都要把棺材清點一番後才放心,就是防止有盜墓賊過來偷竊破壞。

清點完後,劉朝先就坐在洞口處的一把長凳上默默守護著這些靈魂。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骨灰葬入陵園,在下葬時也不會像以前一樣放很多陪葬品,至多是極為親近的人往裡面放些有意義的物品寄託思念,所以“守陵人”這個職業越來越淡出人們的視野。

而現在桃花村也已經被開發成了一個旅遊景點,全國各地的遊客可以來這裡參觀,

平壩縣政府授予了劉朝先文物管理員的職位,讓他繼續管理看護這些棺材。最讓劉朝先擔憂的是自己離開後沒有人願意來看護洞穴,接替自己的職位。但隨著時光推移,他的顧慮也將不再是顧慮。

苗族洞葬文化:不佔耕地、不佔山林,守陵人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

鄉土研究,文化遺產

如今,苗族的洞葬儼然已成為研究中國西南古代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遷徙、生產、生活、宗教信仰等的珍貴實物資料。

其中有三處儲存較為完整的洞葬地,內容最為豐富,規模也是最大的,經歷了唐、宋、明、清,歷史久遠,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

分別是貴州惠水縣擺金鎮新寨村石頭寨的仙人橋洞、黔南州龍里縣擺省鄉果裡村、平壩縣齊伯鄉下壩村桃花寨。

這些苗族先民的陪葬品豐富多樣,有服飾、銀花、銀冠等,還有竹木器、銅器等各種器具。這些物品,包括它們的製作工藝都是豐富的文化遺產,對於現在的工匠師傅來說很有研究價值。

同時,

這些洞葬對於愛好探險及旅遊者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苗族洞葬文化:不佔耕地、不佔山林,守陵人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

尤其是集棺、河、橋、洞於一體的白金石頭寨仙人橋洞。

既有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天生橋,又可以瞭解當地神秘的民俗文化、生活方式、居住環境等,領略苗族先民們的智慧。仙人橋洞葬也已經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規模宏大,全國罕見

貴州目前已在開陽、花溪、平壩、榕江等縣市發現洞葬超過85處。

其中,惠水仙人橋洞內有棺木600餘具,是規模最大的洞葬;龍里果裡洞葬則是洞廳最大、棺木排列最為有序的一處。

這些洞葬遺址是進行少數民族考古學研究的珍貴資料,對了解貴州、桂林等地民族的遷徙、生活、交流、融合等問題具有非常珍貴的意義。

苗族洞葬文化:不佔耕地、不佔山林,守陵人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

由於這幾處遺存均處於黔中苗嶺山地,且均系苗族所遺,故名之為

“黔中苗族洞葬”,是貴州洞葬的典型代表,極具鄉土研究價值。

洞葬反映了古代少數民族潛在的環保意識

苗族洞葬把死者的遺體安放在洞穴中,這些洞穴都是天然形成,不費人力、不佔耕地、不佔山林。

由於巖洞多在半山腰的崖壁間,離地數米至數10米,洞廳寬敞、通風,屍體在腐爛過程中,不會汙染空氣、土壤和水體。

這在古代環保史上無疑是積極而科學的一種處置屍體的方式。

苗族洞葬文化:不佔耕地、不佔山林,守陵人夜夜與567具棺材同眠

莊嚴肅穆的洞穴中,一排排棺材排列著,劉朝先的身影顯得孤獨而高大。

因為心存敬畏,所以周圍的一切都不可怕。也因為心存敬畏,所以年復一年地守候著。

無關金錢,謹帶著責任和擔當,為先人們護衛著一方淨土。不管時代如何發展,旅遊產業改變了什麼,文化遺產帶來了什麼,鄉土研究豐富了什麼,他的信念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