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搬出紫禁城時,帶走了多少國寶?看到清單後,網友:這不可能

元朝詞人張養浩曾經寫到:“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詩道盡了朝代更替老百姓的痛苦,天下易主是一家一姓之衰榮,而老百姓卻總是要遭受無窮無盡的剝削。不過遭逢明主,天下大治,老百姓也能過上好日子,一旦遇到昏君,人們就要陷入無窮無盡的混亂當中去。

溥儀搬出紫禁城時,帶走了多少國寶?看到清單後,網友:這不可能

從道光皇帝開始,清朝就遭受了帝國主義列強的欺凌與踐踏,但是這種欺凌與踐踏並不會作用在貴族們的身上,他們透過各種方式把列強的壓力轉嫁到了老百姓的身上。所以哪怕是在甲午海戰前後,慈禧還要花費數十億白銀來給自己慶祝生日,這樣的朝代,終究難以生存,於是1912年溥儀作為清朝末代皇帝退位。

作為一個末代皇帝,溥儀是不幸的,同時他又是幸運的。崇禎皇帝自殺與於煤山,隋煬帝被人吊死,子嬰被項羽殺害,商紂王被燒死在鹿臺,他們當中有許多是對國家有著巨大貢獻的,但是卻不得不隨著朝代的更替而死於非命,然而溥儀退位後就被袁世凱妥善的保護起來,並且與他簽訂協議,每年給他400萬兩贍養費,繼續在紫禁城享受皇帝的待遇。

溥儀搬出紫禁城時,帶走了多少國寶?看到清單後,網友:這不可能

不僅如此,由於溥儀特殊的地位和身份,他不僅僅可以從袁世凱那裡每年拿到鉅額的贍養費,同時他還可以直接從皇宮拿到許多國寶。北京城是明朝朱棣主持建造的,它有500多年的歷史了,紫禁城更是有500多年曆史的皇城,裡面哪怕是一張凳子,一個茶杯,都是了不起的文物,價值連城。

在退位之後,溥儀考慮到以後自己可能會離開這裡,所以他在儘可能地想辦法將這些東西“變現”,但是當時也有文物保護的法律,溥儀並不能夠直接從北京城把文物拿出去倒賣文物,於是他想了一個合法的“變現”方法,他當時和弟弟傅傑每天在宮中讀書,於是就選一些價值連城的寶貝賞賜給傅傑,然後由傅傑拿出去倒賣,這在法律上就合乎規矩了。

溥儀搬出紫禁城時,帶走了多少國寶?看到清單後,網友:這不可能

多聰明的辦法啊!如果他要是把這個聰明勁兒花到治國上面,可能清朝就不會那麼快滅亡了。不過隨著局勢的動盪,溥儀後面連“合法”的遮掩也不想要了,在1922年左右他命令自己的弟弟溥佳一次性帶出大量文物,裝了整整78個大箱子前去倒賣換錢,這些文物有賣給富商大款的,更多的是賣給外國人,這導致了故宮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至今都沒有找回來。

古人云,天子以四海為家,而溥儀卻把家裡的東西拿出去換錢,真正的“崽賣爺田心不疼”。不過這還只是溥儀從皇宮當中獲取的財產的一小部分,因為皇帝有自己的小金庫,而且有自己的田產、產業,當時的溥儀就在北京城有大量的田產、行宮,比如承德行宮、瀋陽行宮,這些都是溥儀的私產,具體價值難以估量。

溥儀搬出紫禁城時,帶走了多少國寶?看到清單後,網友:這不可能

具體溥儀從皇宮帶走了多少財富呢?我們可以從溥儀大量倒賣文物的交易當中的幾筆來看一看曾經溥儀一次性倒賣珍珠1900多粒,金鐘16個,寶石180多件,共計換取大洋80萬;第二年,溥儀又從宮中拿出去各種奇珍異寶,賣給一位法國商人,換取了60萬大洋。

因為他這種倒賣文物實際上在當時是不合法的,而且他又趕時間,所以肯定是“賤賣”的,所以光這2次倒賣的文物,起碼價值就幾百萬大洋。而民國經濟最好的“黃金十年”,全國的收入也不過幾億大洋而已,所以溥儀兩次倒賣文物的錢,就達到了民國財政收入的1%以上,他一年倒賣多少次呢?100次?還是1000次?看到這個清單,想想他一年倒賣文物的收入可能比民國的財政收入還高,估計很多人都會驚呼不可能,但事實就是如此。

溥儀搬出紫禁城時,帶走了多少國寶?看到清單後,網友:這不可能

後溥儀被馮玉祥趕出北京城,他仍然透過各種方式攜帶了大量的文物,他用這些文物結交日本人、美國人、英國人、乃至於在滿洲國被抓的時候他還給蘇聯人送文物希望他們網開一面。直到他從蘇聯放回來之後,還上交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包括書畫手卷一千多件,冊頁、掛軸兩百多種,宋元版珍貴圖書兩百餘本,這是不是溥儀剩下的所有的文物呢?不得而知。

古人認為,保護國家的長治久安不在於城牆高築,不在於軍隊繁多,不在於武器先進,而在於天子愛惜百姓,能得民心,從溥儀身上來看,他的敗亡不也很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