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魏、韓“三家分晉”之後,晉國的國君去了哪裡?

“天子失國,何異匹夫。”失國之晉君,竟連祭祀宗廟、安身立命的家園都被三家侵奪,被逼來回遷徙,處境堪憐。

晉國曾是春秋“超級大國”,中原霸主,“春秋五霸”之一。

趙、魏、韓“三家分晉”之後,晉國的國君去了哪裡?

晉國為周代國名,姬姓,始君叔虞為周武王子、周成王弟。

周成王滅唐國(商代方國,祁姓,相傳為堯之後裔),封其弟叔虞於唐地(今山西翼城縣西唐城村,一說今山西太原市北)。叔虞之子姬燮繼位,“以堯墟南有晉水,改曰晉侯”,此後遂稱唐為晉。

春秋初,晉昭侯封其叔成師於曲沃(古邑名,今山西聞喜縣東北)。前679年,曲沃武公姬稱(成師孫)伐滅晉侯姬緡,盡有晉地。翌年,曲沃武公被周僖王命為晉侯,遂代為晉君,是為晉武公。

晉獻公(武公子)時國勢頗強,陸續吞滅虢、虞等鄰近小國和部族,國土拓寬,勢力漸盛。至其子晉文公重耳時國力大盛,扶周室,破強楚,造就霸業,成為春秋強國,中原霸主。

晉國最盛時,疆土有今山西大部、陝西東南部、河南北部及河北西南部。

趙、魏、韓“三家分晉”之後,晉國的國君去了哪裡?

所謂盛衰更替,盛極而衰。由於晉獻公擔心公族強大,危及公室,便大殺群公子,使得晉國一時無公族,致使卿大夫勢力漸強。到了春秋晚期,晉國出現知(智)氏、趙氏、韓氏、魏氏、範氏、中行氏六卿執政專權,公室微弱的“君輕臣重”的畸形政治格局。

六卿爭權奪利,相互並爭。晉出公十七年(前458),知伯瑤與趙氏、韓氏、魏氏四卿共滅範氏、中行氏,瓜分其地為邑,專國政。四卿中,唯知氏最強,恃勢驕橫,晉政皆決於知瑤。

趙、魏、韓“三家分晉”之後,晉國的國君去了哪裡?

前453年,趙氏聯合韓氏、魏氏共滅知瑤,知氏亡。趙、韓、魏三分其地,形成“三家”權大傾國的政治局面,“三家分晉”之勢已成。

晉出公二十三年(前452),失勢的晉出公無奈投奔楚國(一說前458年,晉出公奔齊,道死)。

國君出走,趙、韓、魏三卿遂立晉昭公曾孫姬驕為君,是為晉敬公,亦作哀公(前451~前434在位)。晉之國政一歸趙、韓、魏三卿,國土亦大半為三家瓜分。晉敬公名為晉君,實為附庸。

趙、魏、韓“三家分晉”之後,晉國的國君去了哪裡?

前434年,晉敬公去世,子姬柳繼位,是為晉幽公(前433~前416在位)。幽公在位時,趙、韓、魏三卿勢力益盛,晉公室衰微,公室僅保有區區絳(晉都,今山西曲沃縣西北)與曲沃(晉別都,今山西聞喜縣東北)二邑,餘皆為趙、韓、魏三家所有。晉幽公名為君主,實際上是“君朝臣”,反朝於趙、韓、魏之君。

前416年,晉幽公夜出取樂,為盜所殺。魏文侯出兵平定晉亂,立幽公之子姬止為君,是為晉烈公(前415~前389在位)。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趙、韓、魏“三家分晉”之事實正式得到周王室的承認,“周威烈王賜趙、韓、魏皆命為諸侯”。

得到周王室的“命”(實為承認),晉卿趙籍(趙烈侯)、韓虔(韓景侯)、魏斯(魏文侯)皆躍為一國之君,成為名正言順的諸侯。一晉分三晉,晉國就這樣被三家所瓜分了。

“三家分晉”實為當時政治上的一大變局,司馬光《資治通鑑》記事即始此,以此為戰國時期之始。

趙、魏、韓“三家分晉”之後,晉國的國君去了哪裡?

前389年,晉烈公逝世,子姬頎嗣位,是為晉桓公(前388~前369在位;一作孝公)。此時,“三家分晉”已成鐵定事實,晉桓公亦無回天之力改變局面,只能委屈地蝸居於二邑,苟延殘喘而已。

然弱肉強食,委曲並不能求全,祖宗之地亦難得保全。前369年,趙、韓北遷晉桓公於屯留(今山西屯留縣南),晉傳世止此,遂絕祀,史家一般定此為晉亡之年。

關於“三家分晉”後“滅晉”之記事,《資治通鑑》之記載與前述有所出路,茲錄之以供參考。

周安王二十四年(前378),晉孝(桓)公去世,子俱灑繼立,是為晉靜(靖)公。靜公嗣位二年,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共滅晉國而三分其地,廢晉靜公為家人(庶人),晉絕不祀。

《史記·趙世家》又載:前359年,趙“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今山西沁水縣東北)”;趙肅侯元年(前349),“奪晉君端氏,徙處屯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