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智氏不經意的一句話,導致趙韓魏三家聯合滅智

春秋末年,中原霸主晉國漸漸衰落,而晉國的六家卿大夫趙、韓、魏、智、範以及中行則對這個侯國所擁有的一切虎視眈眈。

三家分晉:智氏不經意的一句話,導致趙韓魏三家聯合滅智

而後,範氏與中行氏企圖叛亂,最終被滅。六家卿大夫最終只剩下四個,四個之中,又以智氏為最強,但是讓人不解的是,最終瓜分晉國時,只有趙、魏、韓三家,唯獨昔日強盛的智氏無法分得一杯羹。

這又是為何?

六大卿大夫變為“五大”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表面上雖還維持著分封制,但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常常能夠做到“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晉國就是這樣一個諸侯國。

春秋末年,晉國卿大夫之一趙家,歷經四公,已有呈一家獨大之勢,趙衰、趙盾父子更是權勢滔天。

晉襄公六年,隨著晉國中各大忠臣良將離世,趙盾找到機會,露出了狼子野心,開始把持晉國。

晉襄公離世,趙盾便扶持靈公繼承,但此時的晉靈公年齡尚小,趙盾便更有理由把握朝政,其權勢之大,不可輕易估量。

此時的趙盾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可是,人心都是貪婪的,一旦得勢,便會想要得寸進尺,趙盾已經不再滿足於一個卿大夫的職位,他想做的是超越那個頭上的“一人”。

三家分晉:智氏不經意的一句話,導致趙韓魏三家聯合滅智

後來趙盾的親戚趙穿,替他做了這個決定,秘密殺了晉靈公,但是趙盾終究還是沒有勇氣去做那個位置,便扶持了成公上位。

晉成公是個個明白人,明白了趙盾到底想要啥,但終究也不能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他,要不然自己怎麼辦?

於是乎,成公便下令賜趙盾為公族大夫,雖然趙盾還是在一人之下,但是名義上,那可真是萬人之上了。

而此時的五大卿大夫,依舊還是個卿大夫,幾位一合計:這哪成啊?大家一起都是同事,現在你搖身一變,成我們上司了。那不行,得找個由頭,即將他們拉下馬。

可是什麼樣的由頭能夠順理成章的呢——趙穿殺了晉靈公。

而這其中,屠岸賈尤其想要拉趙家下馬,於是便以為靈公報仇為名,率領士兵殺了趙氏家族全族,不幸中的萬幸,在許多人的保護下,趙氏遺孤趙武能夠保全性命,最終成為發展趙氏家族的力量重要人物。

三家分晉:智氏不經意的一句話,導致趙韓魏三家聯合滅智

範、中行附逆被滅

權勢滔天的趙家被滅,六大卿大夫只剩下五大。聰明的人知道蟄伏,可是偏偏有的人卻要自己出來蹦躂,範氏和中行氏便是如此。

趙氏雖然經過之前的滅族劫難,但是經過幾代的忍辱負重,又具有了一定的家族規模。公元497年,趙簡子想要邯鄲人把衛國進貢的500戶人口,從邯鄲遷到晉陽來。

這個邯鄲午其實是趙氏由晉陽遷到邯鄲的分支,所以也被稱為趙午。而趙午卻不想幹,500戶人口,這是不可小看的勞動力,發展自己不好嗎?幹嘛要給你們!於是趙午斷然拒絕了。

這原本是趙家自己的家務事,說白了就是爸爸想要佔兒子便宜,被兒子給拒絕了。

爸爸一想,我這也太沒有面子了吧!兒子,我要收拾你!

就這樣,趙簡子殺了邯鄲午。而這個時候範氏與中行氏看不下去了,以“熱心觀眾”的身份追討起了趙簡子。趙簡子哪裡打得過這兩家,只有一路逃竄,躲到了自己的老家。

三家分晉:智氏不經意的一句話,導致趙韓魏三家聯合滅智

而這個時候,智氏、魏氏、韓氏還在爭權奪利,困境中的趙簡子以利益說動了智氏等,與此同時,趙氏以範氏、中行氏干涉趙氏家室為由,取得了晉侯的支援,這下使得四家聯合反攻範氏、中行氏既有體面,也有規矩。

雖然範氏等獲得了外援——齊國、鄭國的幫助,但終究是遠水難救近火,最終範氏、中行氏被滅,智氏等四家卿大夫便就這樣瓜分了他們的土地。

而此時的晉國,國主年齡尚小,而國內局勢更是亂成了一鍋粥:早上可能還是盟友,傍晚就在兵戎相見。國家未來局勢也顯得撲朔迷離。

智氏的消亡的前兆

四大卿大夫瓜分了範氏、中行氏的土地,力量又再一次壯大。在這其中尤其智氏力量最為強盛,但是最終瓜分晉國卻沒有智氏,這又是為何?

其實,一切的原因都歸結於智宣子選錯了接班人。

三家分晉:智氏不經意的一句話,導致趙韓魏三家聯合滅智

智宣子漸漸老去,到了要選擇接班人的時候了,而智宣子看中了的是自己兒子智伯,因為認為自己這個兒子驍勇善戰、文韜武略,但是他卻忽略了智伯目中無人,狂妄自大的缺點,即使自己的族人勸告希望另擇繼承人,智宣子仍然一意孤行。

智宣子離世後,智伯繼承其位。

智伯上位之後,正如智宣子希望的那樣驍勇善戰,開疆拓土,勢不可擋,這也使得智伯越來越眼高於頂。終於,智伯認為自己已無人可擋,便讓韓、魏、趙“供奉”些許土地給他。

韓、魏謀士對家主均曉以利弊,勸諫說:智伯現在正在風頭上,我們就先將土地給他,“多行不義必自斃”,我們做第一個反對他的人自然是討不到什麼好果子吃的。

於是乎,韓、魏兩家均獻出了自己的土地。但是趙家此事的掌權者卻是真的剛,直接對智伯說:土地是先人們傳承下來的祖宗基業,絕對不能丟失一寸。

三家分晉:智氏不經意的一句話,導致趙韓魏三家聯合滅智

得到兩家土地的智伯,在趙家卻沒拿到“保護費”,心想:這小弟不懂規矩啊。必須要好好地藉此來“殺雞儆猴”了。於是叫上韓、魏兩家,便一起去攻打趙家。

趙家一看打不過,咋辦啊?逃啊!經過一番商量,趙無恤最終想起了自己老爸趙簡子的叮囑:老家(晉陽)是個好地方!這下子,趙無恤一路逃竄,真就躲回了自己的老家。這一躲就是幾個月。

智伯攻打晉陽遲遲拿不下,一方面晉陽佔據地險,另一方面,晉陽城內軍民一心,團結一致。

但智伯終究還是有些軍事才能的,見晉陽城外有條大河,便命令士兵將河水上游築堤壩蓄水,將河道改道引入晉陽城,等到水蓄到一定程度,就豁開一道口子,放水攻城。

河水雖沒有衝開城門,卻導致城內民眾生活出現困難、糧草也開始腐爛。

這時,智伯又一次陷入了自己的優秀欣賞中,對韓、魏家主說:你們看,我以水做引,攻下了固若金湯的晉陽城,水真是好東西!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三家分晉:智氏不經意的一句話,導致趙韓魏三家聯合滅智

韓、魏兩家,都城外都有一條大河流過,趙家的今天,不就是韓、魏的明天嗎?

趙韓魏三家聯合滅智

此時,韓魏兩家心中已經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這時,趙無恤派來了自己的軍師將目前形勢說明後,韓、魏、趙就達成一致,共同滅了智家。

韓魏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河道改道,衝入了智伯的軍營中,趙魏韓反攻最終使得智軍全軍覆沒。而韓魏趙也達成共識,蠶食瓜分了智家所佔領的土地。

公元前434年,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晉國剩餘的土地,只把都城留給了晉公,晉國已經名存實亡了。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將韓、趙、魏三家封為諸侯,這也標誌著戰國時代的來臨。

三家分晉:智氏不經意的一句話,導致趙韓魏三家聯合滅智

《紅樓夢》探春說過這樣一句話:“這樣的大族人家若是從外面殺進來,一時是殺不死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唯有從裡邊開始崛起”晉國就是這樣一個大族人家,但是國內混亂,最終導致七雄爭霸,晉國無名。

但是,也正是這樣混亂,

也促成了戰國時期精彩紛呈的歷史。

免責宣告: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