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的匡衡是西漢的薇婭?作為“頭部”官員侵吞萬畝封地

“鑿壁偷光”的匡衡是西漢的薇婭?作為“頭部”官員侵吞萬畝封地

“鑿壁偷光”的故事想必上過初中的朋友都會知曉,這是一個勵志好學的真人案例。

匡衡

出生於西漢,幼年時家裡窮得點不起油燈,但是自己又十分愛學習,於是就想辦法盡一切可能多讀書,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鑿壁偷光”的匡衡是西漢的薇婭?作為“頭部”官員侵吞萬畝封地

古人家庭晚上點的油燈成本其實很低,小編小時候家裡就點過這樣的油燈,火焰大小可調。一般情況下沒有認針做衣這樣的細活兒,人們是不願意讓火苗著的太旺的,那樣費油;通常情況下照明用到的亮度也就是黃豆般大小的火苗。

西漢的匡衡家窮得居然連綠豆大小油燈都點不起,偏偏又遇上匡衡對知識的如飢似渴。於是他想了個辦法,就是鑿穿牆壁,從鄰居家借光看書。於是他就用鑿子在牆壁上鑿了一個小洞,直徑也就是一顆棗的大小,畢竟鑿大了會被鄰居發現,也會影響牆壁作為承重牆的安全性。

“鑿壁偷光”的匡衡是西漢的薇婭?作為“頭部”官員侵吞萬畝封地

辯證法講到,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幼時的貧窮能促進一個人奮發圖強,其成功的機率自然要比常人高些;但是成功後其年輕時的性格並沒有馬上改變,追求成功的強烈願望在其成功之後還會由於慣性繼續發展,這就會促使此人不斷地攫取財富和權利,以填補童年時期內心欠缺的那部分,這樣才能達到人生價值觀上的平衡。

很多家庭殷實的孩子在長大後,相對於童年各種欠缺的孩子,其對物質和權利的渴望相對要小很多,這是因為他從小就不認為外界或者社會對自己不公,或者虧欠自己什麼,所以在長大後即使有了一定權利和支配能力,也大機率不會瘋狂地再去攫取物質和權利,因為他沒有那種內心深處的不平衡和追求這種平衡的動機。

匡衡在少年時期的刻苦終於得到了回報,

公元前

36

年,他在現任丞相病逝後接替其職位,從此位極人臣。按照西漢的官封制度,匡衡在被封了樂安侯的同時,也獲取了三十一萬畝的封地。

“鑿壁偷光”的匡衡是西漢的薇婭?作為“頭部”官員侵吞萬畝封地

按說這個位置和這些封地已經讓一個非皇室成員享盡幾代榮華富貴了,但

是人類就像是一個有重大缺陷的電子產品,比如連電腦的過熱保護機制都沒有,人類往往會把自己玩到崩潰燒機,

中間出現錯誤不能自查和自動終止。匡衡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封地上做了手腳。

古代的地圖由於技術條件限制,其精度不高,測繪形狀與實際地形也會有較大的差異。皇帝只是按制度給了匡衡一個合規的數字和地點,

匡衡卻用地圖的漏洞多給自己劃了四萬畝土地

,而這些在當時的地圖上看不出來,只有透過實地測量才能知道真相。

“鑿壁偷光”的匡衡是西漢的薇婭?作為“頭部”官員侵吞萬畝封地

皇帝沒有那個閒工夫去懷疑自己的大管家,不過匡衡的政敵卻有這個閒心,也有這個閒工夫。政敵偷偷去了匡衡封地實地測量了一下具體尺寸,發現比賬面上多了整整四萬畝土地,這下證據確鑿,政敵把這些一手資料交到了漢成帝那裡。

證人,證言,證據齊全,犯罪事實清楚,皇帝想包庇也包庇不了了,只好

按照律法削去了匡衡所有的官職。匡衡失官淪落老家,巨大的落差使其抑鬱成疾,沒幾年便逝去。

“鑿壁偷光”的匡衡是西漢的薇婭?作為“頭部”官員侵吞萬畝封地

太陽底下無新事,利用社會制度規則漏洞幹違法的事兒,自古以來就有,這些違法行為損害了國家人民的利益,但是終有一天都會大白於天下,公道自然會迴歸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