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和梁啟超,是戊戌變法時期的明星師徒,兩人為何會走向決裂

康有為是保皇派,梁啟超是共和派。這就註定了這對師徒,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

1898年,戊戌變法的時候,康有為是變法的領頭人,雖然級別不高,卻能夠直接和光緒皇帝單線聯絡,一個正六品官的職權,卻遠遠超過了一品大員。

那時候的梁啟超別提多崇拜自己的老師康有為了,他緊跟著康有為的步伐,一起進行變法活動,當時他們全都是改良派先驅。

可惜,戊戌變法只持續了103天,由於變法嚴重干擾到了慈禧對朝局的掌控,因此慈禧出手,打掉了這個變法集團。

著名的戊戌六君子全部遇難,而康有為作為扛大旗的人物,遠渡重洋,來到了日本。

梁啟超作為康有為的愛徒,自然也跟著師傅來到了日本。也是在這裡,兩人的關係越走越遠。

康有為和梁啟超,是戊戌變法時期的明星師徒,兩人為何會走向決裂

一、梁啟超接觸到了孫中山的先進思想。

清朝末年,針對清政府無能的狀態,其實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呼聲:

第一種,改良派。

以康有為、譚嗣同等人為首的變法者,希望透過君主立憲的改良,使得清朝走向光明。

第二種,革命派。

以孫中山、黃興等人為首的革命派,他們認為清朝已經尾大不掉了,必須要徹底消滅封建專制,建立共和體制,才能拯救國家。

這兩派其實都在折騰,而且還有過交集。

只不過改良派曾經接觸到了清朝最高層,差點兒就成功了,而革命派一直在努力,卻屢遭失敗。

當康有為、梁啟超來到日本的時候,他們忽然發現,孫中山等人其實也在日本。這下熱鬧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救國派系,走到一起會怎樣呢?

康有為和梁啟超,是戊戌變法時期的明星師徒,兩人為何會走向決裂

康有為當然是嗤之以鼻,認為這幫人走的都是歪門邪道。可梁啟超在多次與孫中山接觸以後,內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過去他一心想著救國,而康有為只給他指了一條路走,所以他沒得選。如今看了孫中山的思想理念和救國方式,梁啟超豁然開朗,原來封建專制體制,才是清朝沒落的根源。

在孫中山的帶領下,梁啟超一度沉迷於革命派,甚至打算和孫中山一起聯合成立革命會。

可惜這個時候康有為發現了此事,二話不說把梁啟超臭罵了一頓。

在康有為眼裡,梁啟超這個學生,腦子裡只能有一種思想,那就是改良派的思想,絕對不能摻雜孫中山的革命派思想。

從這點我們也能看得出,康有為就是個封建大家長的形象。

康有為一頓數落以後,梁啟超雖然表面上依舊忠於改良派,可內心早就種下了革命派的種子,這事兒是改變不了的。

康有為和梁啟超,是戊戌變法時期的明星師徒,兩人為何會走向決裂

二、道不同,不相為謀。

此後梁啟超長期從事著改良派的宣傳工作,可背地裡也在不斷注意著革命派的一舉一動。這段時間的梁啟超,其實內心十分糾結。

1903年,梁啟超前往美洲考察了當地的民主共和體制以後,忽然轉性,再次堅定地站在了改良派這一邊。為啥?因為他認為民主共和體制,很難在咱們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民主共和體制的前提是,民智開化。而清朝末年的老百姓,受教育程度實在是太低了,你讓他們當家做主,這可能嗎?

這段時間,師徒倆都消停了,除了寫點詩詞文章宣傳改良派思想外,沒什麼具體活動。當然了,康有為利用這段時間,藉助昔日與光緒的關係,到海外募捐,搞了不少錢,還在海外辦銀行、買商鋪、買小島。

第一次矛盾凸顯:是否支援共和。

直到1912年,清朝沒了。老袁取而代之,建立了正兒八經的中華民國。師徒倆的矛盾再次凸顯出來了。

康有為是個老古董,他堅決反對民主共和體制,希望恢復帝制,因此拒絕了老袁的邀請。

而梁啟超,卻對中華民國一見傾心,認為新政府新氣象,所以出來擔任了司法總長。

康有為和梁啟超,是戊戌變法時期的明星師徒,兩人為何會走向決裂

第二次矛盾凸顯:是否支援帝制。

過了些日子,老袁被籌安會六君子給搞得暈頭轉向,再加上他那個大兒子袁克定整天想當皇太子,所以積極推動老袁稱帝,老袁就這麼稀裡糊塗地復辟了!這下算是徹底炸毛了!

為啥?因為康有為和梁啟超,全都反對老袁稱帝。

康有為所保的皇,是清朝愛新覺羅家的皇帝,而不是老袁這個新來的。而梁啟超所支援的,是共和政體,而不是老袁這個人。

為了討伐老袁,梁啟超甚至在暗中幫助自己的學生蔡鍔逃離京城,回到雲南組建了護國軍討伐老袁。師徒兩人看似再次走到了一起,其實早已貌合神離。

畢竟康有為依舊希望恢復帝制,只不過他反對老袁而已。而梁啟超則徹底和帝制決裂,壓根就不支援恢復帝制。兩人很快再次鬧掰。

第三次矛盾凸顯:張勳復辟。

這事兒影響可真夠大的,張勳手裡有幾千條槍,就敢借著調停府院之爭的機會,進軍京城。還順便接管了這裡的防務。

張勳的部隊被稱為辮子軍,因為他們壓根就沒剪掉辮子。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依舊留戀昔日的清朝。結果也是這樣,張勳二話不說就把溥儀重新請出來做了皇帝。

這下康有為可高興壞了,他連忙跑到張勳那兒,擔任了弼德院副院長。

而梁啟超肯定是反對復辟的,他甚至成為了段祺瑞幕下的討逆軍師。不過還沒等他寫出一篇文章來,為期12天的張勳復辟就這麼失敗了。

自此,師徒二人再無挽回關係的機會了。兩個人政見,伴隨著梁啟超日漸成熟,而徹底分道揚鑣。

康有為和梁啟超,是戊戌變法時期的明星師徒,兩人為何會走向決裂

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是古訓。

縱然梁啟超知道康有為做得不對,縱然兩個人的思想觀念越來越遠。可梁啟超始終沒有忘記,當年把他從普通讀書人帶向知曉天下事的那個啟蒙老師,便是康有為。

可以說,沒有康有為的帶領,梁啟超極有可能像絕大多數讀書人那樣,秉持著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一心撲在八股文上,絲毫不關係國家大事。

正是康有為的帶領,使得梁啟超有了放眼看世界的視覺角度,這一點,是梁啟超終身受用的。這也是梁啟超之所以一直尊敬康有為的主要原因。

康有為70歲大壽的時候,梁啟超雖然沒能親自前來,卻為康有為送來了祝壽的對聯和賀禮,甚至將康有為比作孔子一般的人物。

康有為去世以後,梁啟超也曾經為康有為寫下祭文,並且公開祭奠自己的這位老師。所以說,尊師重道的那些古訓,梁啟超還是恪守的。

康有為和梁啟超,是戊戌變法時期的明星師徒,兩人為何會走向決裂

總結:用私人品質評價康梁,格局就小了。

很多人抓住康有為的私人品行,一頓抨擊。認為他藉助光緒的幌子,到海外各種騙錢。騙來的錢不僅沒用在救國上,反而全都用在了個人享受上。

這事兒確有其事,但是這些並不是梁啟超與康有為決裂的主要原因,梁啟超的格局可沒有那麼小。

因為他明白一件事,人性都是自私的。所以說,只能從大格局上來看兩人的關係。他們倆的的確確是因為政見不合,所以才會越走越遠,並沒有什麼個人恩怨,所以梁啟超才會公祭康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