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不良資產清收造就史上最難背課文《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千古名文,透過描寫岳陽樓的壯闊景色,抒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他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然而,它卻與不良資產清收有著直接關係。

這篇文章至今都是你我學生時代心中的陰影。因為,太難背了(學霸請默默走開),又不得不背,必考題呀!

慄叔這麼一說,相信很多人都回憶起十幾二十年前,自己突然被老師拎起來檢查背誦。彼時,滿面通紅,語無倫次,老師怒目圓瞪,同學們忐忑不安(下一個不會叫我背吧)……

但是慄叔告訴你,

如果沒有不良資產清收,岳陽樓根本無法重建

;范仲淹也根本不會寫文抒情;更不會有孟浩然、李白、杜甫、李商隱、劉禹錫等一代代文豪相繼登上岳陽樓;《岳陽樓記》也就不會名垂千古,更不會選入初中語文教材;呃……所以你根本也不用舌頭打架,費勁巴拉的去背!

要怪,就怪不良資產清收吧。為啥?聽慄叔一步步講。

冷知識|不良資產清收造就史上最難背課文《岳陽樓記》

岳陽樓是誰重修的?

來,請有感情的背誦(百度)《岳陽樓記》第一句。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dei!

是滕子京

被貶到巴陵郡(嶽州)後,他!修建的!記住這個男人!

據記載,之前,滕子京曾經擔任涇州知州。因防禦西夏入侵有功,升遷為慶州知州。到任不久,紀檢官員就彈劾滕子京在涇州擔任知州之時,濫用公款十六萬貫(約合五千萬元)。

朝廷不久便派出專案組前往調查,滕子京提前收到訊息,竟然把有關的財物檔案、人員名單一把火全部燒光(是個狼人),搞得專案組查無可查,無功而返。

幸虧擔任參知政事(副宰相)的范仲淹和擔任翰林學士(皇帝貼身秘書)的歐陽修一力求情,反覆申辯所謂的十六萬貫公款,其實是當時每月發給涇州駐軍的軍費總數。滕子京在涇州防禦戰勝利之後,為了犒賞有功之臣確實從軍費中挪用了一部分做招待費,但花費不過是三千貫(約九十萬),數額不算很多,說揮霍十六萬純屬誣陷。至於滕子京燒燬證據,或許是因為滕子京不想牽連到其他人。

但紀檢官員抓著滕子京“銷燬證據”的行為不放,皇帝左右為難,最終,滕子京被兩次降級,來到了嶽州擔任知州。

新官上任必須三把火,面對嶽州幹部,滕子京慷慨激昂的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嶽州藍圖。滕子京表示,在未來的幾年,嶽州領導部門將集中力量做好三件事:

其一,修建學宮,徹底解決青年學子讀書難的問題;

其二,修建岳陽樓,弘揚先賢遺風,讓岳陽樓成為嶽州城的標誌性建築;

其三,在洞庭湖畔修建偃虹堤,徹底解決為禍千年的水患問。

滕知州的一番話,讓嶽州的幹部百姓熱血沸騰。其不計私利,一心撲在百姓身上的偉岸形象就廣為流傳,連身在中央的范仲淹也多有耳聞。

不過最終,岳陽樓和學堂都修建了,堤壩卻不了了之。

錢從哪來?

這就不得不說到催收這一話題了,因為滕子京修建岳陽樓的資金全是來自

催收抽成!

俗話說: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繩!重修岳陽樓需要大筆的資金,滕子京這回不敢胡來了。而修堤建學中央和地方財政都有預算,只要不違規使用,不會出什麼問題。

但修岳陽樓與國計民生扯不上多大關係,因此國家財政絕對不能負擔。那如何籌資呢?滕子京想到了獨特的辦法:幫助老百姓催舊賬、呆賬、爛賬、死賬。

滕子京派出手下官吏,佈告地方:凡是有陳年舊賬、呆賬、死賬的人家,一律報官。官府負責催討!

告示一出,群情激動。債主們眼淚汪汪的到衙門登記。

滕子京一邊登記,一邊娓娓道來:動用行政資源處理民事債務,成本不菲,債務繁多擠佔了處理其他政務的時間和精力,你們能否從回收的債務中捐獻一點呢,作為追償經費呢?

債主們一聽也覺得合理,因為在北宋年間,出現“三角債”這樣的經濟糾紛不足為奇。

本來,大家已經對這些陳年死賬不抱希望,這時候見滕知州親自出面負責討債,也就樂得做個順水人情。那些債務人見債權人和官府達成了合作,立刻慌了手腳。更何況,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等滕大人登門催討,債務人便主動上繳欠債。

所以,在整頓民間金融期間,滕子京共收到百姓自願捐獻的經費一萬多貫。

原來,不良資產清收有著如此厚重的歷史啊!也造就了一代名樓—岳陽樓,以及千古好文《岳陽樓記》。而《岳陽樓記》這邊文章的誕生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滕子京求范仲淹寫“宣傳稿”

岳陽樓修好後,滕子京派人把自己對於修建岳陽樓的種種貢獻,以及治理嶽州的三步走整體方案告訴范仲淹,邀請好友給岳陽樓寫篇文章。加上范仲淹少年時期在洞庭湖畔生活過一段時間,對嶽州確實有些感情。

冷知識|不良資產清收造就史上最難背課文《岳陽樓記》

范仲淹與滕子京

於是范仲淹遙想洞庭風光,寫下了文詞燦爛的《岳陽樓記》。

文中,范仲淹開篇就告訴大家,滕子京修建岳陽樓,並非是虛耗民力搞形象工程,而是在“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的前提下,修建岳陽樓,復興嶽州文化,弘揚儒家精神。

但岳陽樓聞名天下,其實是在唐代。

岳陽樓始建於東漢末年,本來是東吳魯肅的水軍閱軍樓,從唐代起,閱軍樓逐漸失去了軍事功能,成為登高觀景平臺。

因為起地處洞庭湖,成為南北交通要道,所以路過此地的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都要登樓觀景,詩詞作賦,漸漸出名。

而李白,白居易,杜甫,李商隱,劉禹錫,韓愈等人都曾登樓賦詩。岳陽樓從此聞名天下。而《岳陽樓記》作為最經典的文章被廣為流傳,最終選入中學語文教材。

慄叔以上所說均有文獻可考

來,文章最後,我們一起回顧下(知道你們背不下來,專門附上原文)

《岳陽樓記》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