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入潮面面觀

周氏源出姬姓,族源有多支,其中以周武王姬發派下的“汝南周氏”為大宗。

周氏應是入潮較早的姓氏之一,南宋紹興二十四年,已有潮陽士子周鎬(非周光鎬)進士及第便是最好的證明。但周鎬先祖何時遷徒入潮,周鎬後裔現分居何地,無從考證。僅就現有資料來看,潮汕周氏多為宋代理學名家周敦頤之後,他們稱周敦頤為宋代一世祖。其入潮經過簡述如下:

由湖南道州遷徙入潮:這支系遷徙入潮的過程脈絡較為清晰。南宋有道州進士周叟梅,乃理學名家周敦頤之第七代裔孫,周氏世居湖南道州,且歷代名人輩出。周梅叟於宋淳祜三年(1243)授潮州州知事,寶祜四年(1256)三月任廣東轉運判官、提刑,任滿回鄉,時周梅叟之祖父周宣道仍健在。至景定五年(1264),周宣道知宋室將傾,道州必為兵家爭奪之地,即召曾在潮州為官的孫兒周梅叟到臥榻前訓示,命其帶親弟三人並各人家眷,遷徙人潮,各各擇地落籍創鄉。周梅叟尊從祖父之命,率兄弟三人及所屬家眷入潮州,先分別十居於潮州府城、潮陽縣新興鄉剌港(今屬潮陽盧崗鎮)和海陽縣冠山鄉創鄉立籍。其後,隨著支派的繁衍,又向潮汕各地及海陸豐等地播遷。子孫分佈居住於現在的潮陽盧崗鎮的溪尾周,峽山鎮的桃溪、沙溪、董塘、河陂以及惠來靖海、葵潭、塗田、甲子,普寧的下架山、葵嶺、流沙等地,汕頭市的河浦以及海陸豐等地多為其後裔。如明代潮陽進士周光鎬即是開創桃溪周氏始祖周毅然的第三代裔孫。饒宗頤在其未完成的《民族誌》手稿中雲“但派下子孫衍下不多”,似值得商榷。

周氏入潮面面觀

因是周梅叟兄弟三人同時入潮,為了明確世系昭穆,這一派將未曾入潮定居的周宣道奉為一世祖。

居冠山的這一支派確實繁衍較慢,漸漸與後來遷居該地的周姓人混居,認同歸宗。至今澄海周氏只有一小部分仍稱自己乃是自道州遷入,是周敦頤、周梅叟裔孫。

另一支入潮周氏則較複雜,而且人數眾多。他們不是直接從湖南道州遷入,也不是沿著大多數潮人由經莆田入潮的遷徙路線,而是相對比較曲折。澄海港口周氏族譜說得很清楚,他們的遷潮始祖是由“浙江溫州府沿甄江入福建建甄,而達莆田,之後逐步移住汀州、永定,再經龍溪、詔安而至饒平、海陽……此後各自分佈於潮安東津、澄海冠山、潮陽峽山和揭陽、普寧等地。這一大支派的遷潮時間有先有後,遠的遷自宋末,近的遷自明崇禎年間,出發地也有各種說法,有的說遷自莆田,有的說遷自汀州,有的說遷自龍溪,有的說遷自漳州。就是同村同姓之間說法也很不一致,表面上給人一種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印象,其實只要仔細瞭解一下他們的遷徙路線就不難發現,追根溯源,大部分仍然認是周敦頤之後裔。只是由於遷徙路線較為曲折,時間世系脈絡也較難理清罷了。

周氏入潮面面觀

這一支由湖南徒浙江,再由浙江遷徙福建,而後由閩入潮的周姓人,由於時間和出發地點的不同,其尊奉的遷潮始祖也不像周宣道派下週氏那樣較為單一,直接認周宣道為一世祖,而是各奉一祖。其中較有代表姓的有周宗貴(由丁州遷入者)、周壽隆(由永定遷入者)、周瑤(由汀州遷入者)。周宗貴後裔多居住潮州,周壽隆後代多居住澄海,後分支潮陽、饒平和普於,周瑤後代多居住潮陽,澄海冠山也有部分是其派下。當然,這只是明清時期的分佈概況。

潮汕周氏的總人口數,沒有準確數字。估計約1 5萬人,其中潮陽最多,約6萬多人,其次是普寧,約2萬多人,澄海則約1萬多人,其餘散居潮汕各縣市。

作者: 盧繼定

本篇文章來源於網路

由本公眾號彙總收集整理

我們尊重原創,

版權屬於原作者,文字圖片來源於網路,僅供學習交流

我們只是資源搬運工,部分文章如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

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立即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