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的皇后,為什麼要立別人的兒子為皇帝,她自己兒子結果如何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嘉慶二十五年,61歲的嘉慶皇帝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

由於事發突然,嘉慶皇帝並未來得及安排後事,也沒有留下遺詔。

好在清王朝自雍正皇帝起,為了不再讓“九子奪嫡”這樣的事情上演,他建立了秘密立儲的機制,也就是把作為儲君的皇子的名字寫在傳位密詔上,然後一份放在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後,另一份則放在皇帝的身邊。

所以,立誰為新君,只要找到傳位密詔就一目瞭然了。

可是,讓隨駕的王公大臣們意外的是,遍尋嘉慶皇帝的私人物品,卻始終沒有找到本該放在他身邊的那份傳位密詔。

於是,大臣們趕緊派信使趕回京城,奏報皇后鈕祜祿氏及在京的王公大臣們,將放置在正大光明匾後的傳位密詔取出,好趕快公佈新君名冊。

然而,讓人吃驚的是,不論是正大光明匾後,還是皇帝的居住的養心殿,甚至就連圓明園裡,也都沒能找到傳位密詔。

事情到了這一步,王公貴族和文武大臣們都著了慌。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再說了關於嘉慶皇帝的喪葬禮儀,及新皇帝登基大典等,都需要新繼位的皇帝來主持。

嘉慶的皇后,為什麼要立別人的兒子為皇帝,她自己兒子結果如何

就在大家大眼瞪小眼,急得直撓頭的時候。

孝和皇后下了一道懿旨,表示嘉慶帝生前便屬意於皇次子綿寧,因此綿寧當立即繼承大統,以順天下臣民之望。

有了孝和皇后的懿旨,綿寧順利地登上了帝位,是為道光皇帝。

其實,孝和皇后並不是沒有兒子,她先後為嘉慶皇帝生育了皇三子綿愷和皇四子綿忻,且都已成年。

其中,綿忻尤其得嘉慶皇帝寵愛,甚至嘉慶皇帝一度想更改儲君,將已經寫在傳位密詔上的綿寧的名字換成綿忻。

那麼,孝和皇后為何不立自己的兒子綿忻為皇帝,卻要把機會讓給別人的兒子呢?

說起來,綿寧是嘉慶皇帝的原配皇后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所生,儘管在排序上是皇次子,不過他卻是孝淑睿皇后和嘉慶皇帝的嫡長子。

不幸的是,喜塔臘氏在被封為皇后不久便因病去世了,於是遵乾隆皇帝的敕諭,嘉慶皇帝把才生下皇三子綿愷的貴妃鈕祜祿氏詔立為了皇后。

接替了喜塔臘氏的皇后之位的同時,鈕祜祿氏也承擔起撫育綿寧的重任來。

好在鈕祜祿氏一向待綿寧視如己出,對他疼愛有加。

綿寧也對這個繼母很有感情,頗為孝順,同時與綿愷和綿忻也是兄弟相親。

嘉慶的皇后,為什麼要立別人的兒子為皇帝,她自己兒子結果如何

早在嘉慶四年,綿寧由於年長又是嫡長子,就被嘉慶皇帝密立為儲君。

不過到嘉慶二十四年的時候,嘉慶皇帝卻有了改立儲君的想法。

原來,綿寧不僅生得容貌委頓,而且他在文武方面皆平庸不堪,用嘉慶皇帝的話說,就是“望之不似人君”。

而皇四子綿忻卻生得聰慧穎悟,為人處事更是精明練達,不論學識還是騎射也遠在綿寧之上。

再加上嘉慶皇帝和孝和皇后夫妻感情頗為牢固,而綿忻又是孝和皇后所生,所以愛屋及烏,他就動了想立綿忻為儲君的想法。

不過呢,嘉慶皇帝還有一絲猶豫,因為綿寧是乾隆皇帝頗為屬意的皇孫,早在綿寧十歲的時候,便在隨乾隆皇帝狩獵時,得到了黃馬褂和花翎,這樣的賞賜在年少的皇子中,是十分罕見的。

此外在嘉慶十八年的時候,天理教惡徒勾結太監打進了紫禁城,也是正在上書房讀書的綿寧用鳥槍擊斃了2名惡徒,並指揮侍衛抓捕了剩下的惡徒。

事態平息後,立有大功的綿寧名聲大振,嘉慶皇帝也稱讚他“文武兼備”,並把他封為和碩智親王。

嘉慶皇帝想到這些就有些猶疑不決。

孝和皇后得知後,並不因為嘉慶皇帝有立綿忻為儲君的想法而高興,她反而勸說嘉慶皇帝,不要為改立儲君一事,鬧得皇子不和。

不過,孝和皇后的反對並沒有改變嘉慶皇帝的想法,畢竟立儲君是國本大事,再加上他自恃“身體豐腴,精神強固”,所以也就沒有急於一時。

嘉慶的皇后,為什麼要立別人的兒子為皇帝,她自己兒子結果如何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嘉慶二十五年,吃嘛嘛香,身體倍棒的嘉慶皇帝居然暴斃了。

由於傳位密詔遲遲沒找到,但新君繼位已經刻不容緩,所以孝和皇后下的那道讓綿寧繼位的懿旨就顯得尤為關鍵了。

其實,孝和皇后之所以這樣做,也充分顯示了她在政治上的遠見。

一方面,綿忻才年滿15歲,而綿寧已經38歲了,論資格和威望,綿忻皆不如綿寧,所謂“國有長君,社稷之福”,立綿寧才是眾望所歸。

另外,綿忻是自己的親兒子,立他為儲君,會有私心偏袒之嫌,就算綿忻登上了帝位,也很難服眾。

所以,孝和皇后乾脆表明態度,支援綿寧繼位。

當然,孝和皇后的大公無私讓她不僅贏得了王親貴族和前朝大臣們的敬佩,綿寧更是對她感激敬服,此後對她無比孝順,她的晚年也因此過得頗為安康。

至於綿愷和綿忻,由於沒有奪嫡的矛盾,綿寧待他們也十分照顧,給予他們很大的寵愛。不過綿愷和綿忻也沒什麼成就,只是當了一陣富貴王爺。而且他們的命也不長壽,一個只活了44歲,另一個也只活了24歲,兩兄弟的壽命加起來都沒有綿寧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