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朝一塊小小的墓誌裡,也能感受到靖難之變的那份冷酷和無情

挖掘鮮為人知的寧夏人文,講述你不熟悉的寧夏曆史,我是阿威!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寧夏風情!

《大銀川傳奇》

小城故事多,但聽我唱和。

唏噓嘆往昔,千秋已蹉跎。

從明朝一塊小小的墓誌裡,也能感受到靖難之變的那份冷酷和無情

大明王朝建立後,

明太祖朱元璋

為保朱姓江山長治久安,就效仿西周的分封制度,以皇子坐鎮地方的方式來共同拱衛中央。從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開始,前後三次分封諸王或者皇孫,鎮守天下戰略要地。這些皇子,皇孫等也開始受命開始奔赴各地“就藩”。

這些人作為朱元璋的直系親屬,有

“外衛邊陲,內資夾輔”

的責任,他們在封地裡雖然沒有治民的任務,但是卻有統兵的權力。每座藩王府形制統一,都有和京城對應的機構,成為一個地方軍事指揮中心。不但有護衛,而且排程軍隊也得經過這些藩王的旨意首肯。

說白了,他們是一方諸侯,朱元璋的意思很明確,就是

“以同姓治異姓”。

從明朝一塊小小的墓誌裡,也能感受到靖難之變的那份冷酷和無情

大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朱元璋冊封年僅十三歲的

朱栴

為“慶王”。去山東臨清練兵兩年,十五歲的時候開始

“之藩”。

那時候的朱栴可謂是意志風發。

因為那時候寧夏軍事防禦有些緊迫,去到寧夏可是要擔負安邊禦敵重任的。朱元璋封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邊防,增強對蒙古的防禦力量!洪武二十八年詔其

“理慶陽,寧夏,延安,綏德諸衛軍事”。

也說明了朱元璋對他的期望和重視!

按照明代的封藩制度,皇子被封后會獲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分封慶王的內容為:

“維洪武二十四年,歲次辛末,四月戊午朔十三日庚午,父皇制曰:昔君天下者,祿及有德,貴子必王,此人事兒。然居位受福,國於一方,尤在帝心。第十六子栴,今命爾為‘慶王’,分茅胙土,豈易事哉......”

朱栴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啟了他和寧夏的一生情緣!

從明朝一塊小小的墓誌裡,也能感受到靖難之變的那份冷酷和無情

時光荏苒,五百七十七年後,人們在寧夏同心的大羅山腳下,朱栴墓地發現了一塊方形青石“慶王壙志”。上面清晰寫著

“大明慶靖王墓,慶王壙志,王諱 。太祖高皇帝第十五子也......”

那麼,問題來了,史載其是朱元璋第十六子,而他兒子卻在他老爹的墓誌裡寫的第十五子。這是記錯了的筆誤還是有意為之?其實,都沒錯,這個錯誤源自

明成祖朱棣!

這個明顯的錯誤是大明王朝宗室內部矛盾鬥爭所造成的結果!怎麼回事?

由於

太子朱標

早死,朱元璋把帝位傳給

孫子朱允炆

。這個朱允炆上位後,看到

“諸王以尊屬擁重兵,多不法。”

於是,屁股都沒坐熱就開始實行削藩。首先

“節制文武吏士”

,然後

“因事以次削除之”。

從明朝一塊小小的墓誌裡,也能感受到靖難之變的那份冷酷和無情

但是他忽略了,他那些叔輩們個個都當藩王多年,盤繞根深的,那是這麼容易就能削得動的?加上一群豬隊友的無能,四年後,他不但被趕下臺,還消失得無影無蹤,渺無音訊。

(關於他的下落,各種各樣的傳說都有。這裡就不多說了,有機會再寫)

這個過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

“靖難之變”(查詞條都知道,這裡就不詳細說了)!

朱棣奪位後,不但

“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復舊制度”

,而且,為了強調自己的正統性和合法性。公然下詔書不承認將建文帝在位的那四年,

“以洪武三十五年為紀,明年為永樂元年”,

直接赤裸裸地抹去了建文帝的痕跡。

從明朝一塊小小的墓誌裡,也能感受到靖難之變的那份冷酷和無情

既然自己成了正統,加上太子朱標早死,就當他沒存在過就好,於是,朱標這一系就被從家譜中移除了。所有的兄弟都自動往上升一級,老二變老大,老三變老二……到了第十六弟的朱栴,當然就變成十五弟了。

按《明史》記載,朱元璋共二十六子,除長子朱標封皇太子,第二十六子“逾月殤”之外,其他的二十四個兒子,都分別於洪武三年,十一年和二十四年三次分封就藩。很多史書也都證明了朱栴是朱元璋第十六子,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沒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所以說,在古代,身為皇家宗親,也不是全都是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平安度日的啊!相比較後宮女人們的各種宮鬥,這些皇室兄弟相殘,更為殘酷,充滿血雨腥風和殺戮!

從明朝一塊小小的墓誌裡,也能感受到靖難之變的那份冷酷和無情

而這一場“靖難之變”,從小小的墓誌裡也能感受出那份冷酷和無情!

更多銀川明朝那點事,請關注威記!

下集更精彩,敬請關注明朝銀川那些事兒61!

這裡是銀川!發現銀川之美,感受銀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銀川的人文歷史!謝謝閱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