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山深處的鄭氏宗祠與鄭成功紀念館

在雲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大山深處,有天台山、龍眼山兩山脈,在山脈之間有一處叫“天龍屯堡”的古鎮,這古鎮距貴陽市72公里,屬於安順市平壩縣管轄。這裡是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順元古驛道上的重要驛站,名“飯籠驛”。明初時,朱元璋調北鎮南,在這裡大量屯兵,兵源來自江浙漢族,本世紀初被當地儒士改名為“天龍屯堡”。這是一個典型的屯堡村寨,她地處滇黔古驛道上,是普定衛六亭(沙作、飯籠、竜窩、河箬、樂得)中的“飯籠”亭,也就是中途休息的地方。在元末和明朝時稱為飯籠驛。清朝實行“改土歸流”後改稱飯籠鋪(塘),這一名稱從清初沿用至民國初年。民國中期,地方上一些有文化的鄉紳覺得“飯籠”二字不雅,經商議,遂取天台山的“天”字,龍眼山的“龍”字,合為“天龍”二字,作村寨之名至今。屯堡內生活著陳鄭沈張四大主要姓氏,他們都是六百多年前那些大明屯軍的後代。

貴州大山深處的鄭氏宗祠與鄭成功紀念館

貴州大山深處的鄭氏宗祠與鄭成功紀念館

貴州大山深處的鄭氏宗祠與鄭成功紀念館

由於該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故在明朝初年,朱元璋派遣大明軍隊駐紮此處進行屯軍,維護西南安寧。據天龍《鄭氏宗譜》記載,始祖鄭綱,字洪佐,福建長樂縣人。洪武時應君鎮守南京應天府,後調江西瀘寧縣帶兵鎮守關隘。於十四年隨大軍傅友德帶兵入黔,史稱:“調北征南”。公任指揮。九月,公領部隊隨大軍徵雲南,十五年正月,‘元’梁王把匝刺瓦爾密走普定自殺,雲南平。明廷下令,徵南大軍,大部留屯,以控制西南邊陲地區。公留屯駐防貴州。十七年,傅友德報準設衛制治後,公為百戶之職。留屯明軍;系軍事編制,平時為民,戰時出征,自給自足,均冠以“軍民”或“軍戶”。歷史變遷,以後留屯軍民收糧納賦,其後裔與民無二。

貴州大山深處的鄭氏宗祠與鄭成功紀念館

洪武軍間,戰爭頻仍,社會動盪,年景荒亂。原配夫人李氏,居住息烽流長水尾,生二子,長曰龍真,次曰龍德,其後裔散居息烽、金沙、遵義等地。由於歷史原因,公於安平飯籠鋪(今之平壩天龍鎮)娶陳、沈二夫人,落籍天龍。陳、沈二夫人生五子:有學、有甫、有爵、有祿、有松,後裔散居平壩、安順、六枝、畢節等地。為維護地方穩定,鄭綱公在天龍與張、陳、沈幾位始祖,開荒拓野,披荊斬棘,修道路、找水源,營建住宅,興家創業,為後裔繁衍生息奠定了謀生基礎。

貴州大山深處的鄭氏宗祠與鄭成功紀念館

貴州大山深處的鄭氏宗祠與鄭成功紀念館

貴州大山深處的鄭氏宗祠與鄭成功紀念館

天龍屯堡依山而建,建築大多是以當地的石材堆疊而成,建築物上的窗戶都很小,目的就是為了防禦作用。而當地居民與周邊的百姓在生活習性、穿著打扮、語言都有所不同,這裡居民所講的方言是江淮口音,準確來說和南京方言類似,因為很多居民他們的祖上就是從江淮這一帶到屯堡屯軍的,這是一處典型的移民“孤島”。

貴州大山深處的鄭氏宗祠與鄭成功紀念館

屯堡的山坡上,一座氣勢宏偉的宮觀建築傲然挺立,這裡就是屯堡的鄭氏宗祠和鄭成功紀念館。很多人看到鄭成功紀念館矗立在這裡往往會感到很驚訝,鄭成功明明是閩南人,怎麼貴州安順這山旮旯裡怎麼也有座鄭成功紀念館呢?其實,屯堡鄭氏後裔在建設這座宏偉的鄭成功紀念館是有原因的。一是他們的先祖是大明王朝的軍人,保的是大明王朝,與鄭成功抗清復明的如出一轍;第二,當年大明王朝大部被滿清佔領後,戰鬥到最後的就是就是閩南的鄭成功與西南抗清明軍;第三,屯堡的始祖鄭綱公來自福建,與鄭成功還是有一些血脈相連的關係;最後一點就是鄭成功是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他不關是鄭氏的英雄,也是全中國人民的英雄,建鄭成功紀念館也是為了紀念這位英雄,讓子孫後代將愛國精神世代相傳。

貴州大山深處的鄭氏宗祠與鄭成功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