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趙大決戰,是秦趙兩國的歷史宿命,是不可避免的巔峰對決

秦趙大決戰系列1:歷史宿命

秦趙大決戰,是秦趙兩國的歷史宿命,是不可避免的巔峰對決

▲秦趙大決戰

從今天起,我們開始講秦趙大決戰。

站在公元前270年的歷史節點,我們很容易發現,在過去的六十年中,自春秋以來持續將近五百年的傳統四大強國晉(魏)楚齊秦,已經倒下去了三個。

其中魏國被齊國拉下“霸主”寶座,楚國被秦國主導削弱,而齊國則被燕國和五國聯手幹翻。

如果歷史沒有意外,也許鄢郢之戰、華陽之戰會取代長平之戰的位置,成為戰國時代的戰爭高峰。

然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趙國的強勢崛起,便是整個戰國時代最大的軍事奇蹟和歷史意外。

前270年以後,這個從晉國分裂出來的國家,成為了真正且唯一可與秦國一較高下的軍事強國,它終將承擔自晉國傳承而來的對抗秦國的歷史使命,成為秦國東出乃至六合一統的最後、最大絆腳石。

由此,秦趙大決戰,既是秦趙兩國的歷史宿命,也是時代發展的呼喚,更是歷史走勢的必然。

歷史只能在秦國和趙國之間選擇一個。

而這個選擇,最終以一場曠世之戰和數十萬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是人類戰爭史上、中國軍事史上最輝煌也最慘烈的篇章。

秦趙大決戰系列,主要包括前270-前256年總計15年的戰國曆史,大致從閼與之戰到長平之戰再到邯鄲之戰,最後是秦滅西周。大決戰的結果是秦國重創趙國並徹底暴露一統六合的野心。

我們要系統地分析這個歷史程序中所有的重大事件和前因後果,涉及到政治、軍事、戰略乃至經濟、文化的各種重要層面,爭取構建一幅完整而清晰的歷史圖景,儘量不辜負那場真正決定之後持續長達兩千年帝制時代(即“帝國集權專制制度”,絕非封建制)的“千古之戰”。

(這裡有一點不吐不快,“封建”大概是現代漢語中使用歧義最大的一個詞。秦朝以來的社會制度是帝制而非封建制,帝制和封建制原本是嚴格對立的,封建制的主流到秦朝開啟就基本退出歷史舞臺了,而且正是帝制幹掉、取代的封建制,這也是秦始皇最大的歷史貢獻。所以拜託以後別再亂用“封建”這個詞了,真的讓人很尷尬、很無語。)

秦趙大決戰系列1:歷史宿命

既然要講秦趙大決戰,自然要先來看看過往歷史上秦趙兩國之間的歷史糾葛、交戰記錄和恩怨情仇。

也許越朝前追溯,秦國和“趙國”之間的淵源就越多。

趙國的前身是晉國的公卿大夫即“家”之一,在最高峰的時候,晉國總共有過“十一家公卿”,然而縱觀整個春秋時代尤其是晉國曆史,即使考慮晉文公、晉悼公為代表的歷代晉國國君在內,歷史的“第一”主角,也應是趙氏家族。

前621年,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權臣”登上歷史舞臺,主導了超過二十年的晉國政局,這就是一代巨人、來自趙氏家族的趙盾。

正是在他的手上,當時的公卿大夫“階層”真正登上歷史舞臺並引領了時代的普遍潮流。對於這一點,除了周天子和各國諸侯國君,大概沒有不歡迎的。

其後趙氏家族遭受了不幸的“下宮之難”,幾乎滅族。然而經過幾十年的蟄伏和恢復,趙氏家族重回巔峰,尤其是“趙氏孤兒”趙武實現了“春秋弭兵”(前546年),給之後的春秋時代帶來了四十年的普遍和平。

這是春秋中後期的最大事件,主角依然來自趙氏家族。

再之後的歷史我們更清楚,春秋戰國“劃時代”的標誌三家分晉,趙襄子又是主角。是他和魏韓兩家聯手滅掉智氏,改變了晉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

之所以說這麼多,是想說明,相比魏國、韓國,趙國才更像是晉國曆史和精神的正宗傳承者。秦國在整個春秋時代對於晉國的抵抗和仇視,有很大部分實質上是同趙氏家族之間的矛盾糾葛。

雖然在戰國初期的將近一百年時間裡,秦國趙國都“寂寂無聞”,相互間也基本沒啥牽扯,然而歷史的嚴謹和周密在於,它從來不曾忘卻這段“歷史糾葛”,反而將之安排在最後也最高潮的階段。

有時候想到這一點,都不禁令人感慨歷史的魅力,就像是一個偉大的編劇,劇情的最高潮早在幾百年前就已經設下伏筆,想想都讓人起雞皮疙瘩……

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秦國和趙國無論是誰“一統六合”,它們之間的對決都屬於“歷史宿命”,不可避免也必須要對歷史有所交代。這是追溯兩國淵源的歷史結論。

兩國之間的交戰史,最早能見到的記載是前371年,《史記》載:“與秦戰高安,敗之”。

此時距離戰國時代開啟(前453年)已經過去了八十年,秦趙之間總算是鄰居,這麼長時間居然才發生第一次戰爭,看起來似乎不可思議。

秦趙大決戰,是秦趙兩國的歷史宿命,是不可避免的巔峰對決

▲戰國戰史

然而這又不難理解。這一階段應是秦國幾百年歷史上的“最低谷”,內部耽於分封制的貴族腐朽統治,國力衰敗,苟安一隅,甚至幾乎從國際社會的視野中消失。當時墨子就認為天下四大強國是齊晉楚越(晉應該主要指魏),都把秦國踢出了傳統四強的行列。

而這一階段的趙國基本是和魏韓“抱團取暖”,唯魏國馬首是瞻,秦國都被魏國修理的不敢東向(參考一戰、二戰河西),自然不會和趙國有什麼衝突。

秦國的轉機在於秦獻公繼位後變法改革(前386年起),從此邁入上升軌道。而前371年的這一戰,雖然具體內容無考,但結合之後秦國同魏國的三戰河西,很可能是秦獻公先打趙國試試水,也有警告趙國的意思,可是卻打敗了。

這一戰掀開了戰國時期秦趙之間的戰爭史,此時距離前270年,恰好一百年。

之後的戰史我們就很熟悉了。大致羅列一下秦趙之間具有代表性的大戰情況:

(1)前318年,趙國參加公孫衍組織的“第一次合縱伐秦”,前317年修魚之戰,秦國大敗魏趙韓聯軍。

(2)前316-前315年,應該是公孫衍組織韓趙聯軍進攻秦國,被秦國擊敗。

(3)前313年,從巴蜀抽出手的秦軍在樗裡疾的率領下修理了一輪魏韓趙,其中趙國藺地被攻佔,將軍趙莊被俘虜;

(4)前288年,持續進攻韓魏的秦國順勢進攻趙國,攻佔梗陽,幾乎打到了趙國舊都晉陽的家門口。

(5)前283-前280年,秦國持續進攻趙國,攻佔了晉陽西南的藺、祈、石城、光狼城等地。

(6)前273年華陽之戰,趙國援助魏國同秦韓開戰,結果被沉於黃河2萬人。

這便是秦趙大決戰之前秦趙之間的大致交戰記錄,整體來說,雙方真正的開戰歷史不過50年。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強勢崛起,在對趙國的歷次戰爭中,基本佔據絕對優勢,算得上步步進擊。

但考慮到這一階段趙國從來不是秦國的頭號對手,甚至於西側戰場都不是趙國的主要戰略方向,所以戰爭規模都一般,趙國的損失不算多大。(趙國這一階段主要是進攻中山林胡等,以及東向攻齊,西側只是防守。)雙方的“仇怨”也沒有秦魏尤其是燕齊之間的那麼大。

尤其是前283-前280年這個階段,我們已經說過,雖然秦國持續攻打趙國,但最終還是將戰略重點轉向楚國身上。

這一點,與其說是趙國的運氣,還不如說秦趙大決戰的時機還不成熟。而趙國鑑於秦國的強大,也一直在積累實力,進攻齊國、魏國等國家,積極準備同秦決戰。

在秦趙兩國的外交歷史上,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這便是有名的趙武靈王。他不僅力主推行“胡服騎射”,造就了趙國的軍事崛起,對於秦國的“一統六合”,他居然也“與有功焉”。

秦趙大決戰,是秦趙兩國的歷史宿命,是不可避免的巔峰對決

▲趙武靈王

因為真正奠定秦國六合一統根基的秦昭襄王,是由趙武靈王一手“捧”上秦國王位的。當時嬴稷在燕國為質子,並不在王位的考慮人選之內(連羋八子都沒首先考慮他),然而趙武靈王出於對於秦國政局的控制,和燕昭王聯手向秦國施壓。秦國高層不敢得罪趙燕,最終只能選擇嬴稷。

這一點,從長遠來說無疑有些諷刺,趙武靈王大概不會想到,正是他推上去的這個人,最終給他的國家造成了最重的一擊。

當然,這恐怕不能說是趙武靈王的“短視”,畢竟沒有誰能看的那麼遠。而趙武靈王安的也並非全是好心,因為在他後來的整體軍事規劃中,進攻秦國是他攻滅中山國後的首選方案,他曾經醞釀過從西北的雲中、上郡等地“大迂迴”,充分發揮趙國騎兵的優勢,深遠奇襲,一戰而下咸陽。這便是趙武靈王攻滅秦國的戰略設想。

為此,他還曾去秦國“微服私訪”過一圈,收集了很多重要資訊,甚至和宣太后、秦昭襄王等人見了一面。知道真相後的秦國舉國震驚,誰都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然而結果我們都知道,趙武靈王的“攻秦”設想並沒有來得及實現就“餓死”了,這當然是秦國的運氣,否則歷史的走向恐怕難說。

以上。這便是秦趙大決戰前兩國之間的歷史糾葛,其中最重要的,秦趙對決是兩國的“歷史宿命”,是對整個春秋、戰國時代必須做出的“歷史交代”。只有因此,秦趙大決戰尤其是長平之戰,才具有必然性和決定意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