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探奧:下邳良城考(作者 解汝祥)

史海探奧:下邳良城考(作者 解汝祥)

摘要:良成縣,為江蘇省邳州市轄區內五個古縣之一。現邳州轄區由漢代下邳縣、良成縣、武原縣、下相縣和睢陵縣(部分)構成。良成縣曾長期為下邳郡(國)行政中心,世人經常把下邳郡、下邳縣和下邳城混淆,因此考證良成縣對於研究古徐國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關鍵詞:下邳 良成 考證

考證古徐國文化,下邳良成縣是繞不過去的地方,現邳州轄區內春秋時期有良侯國,兩漢時期有良成縣,西晉時期有“良城侯相”,隋唐時期有良城縣。不少研究徐州地方史志的學者,往往把兩漢時期的“良成縣”和隋唐時期的“良城縣”混淆,有的學者把古沂水和現沂河混淆。有的學者能夠正確確定春秋時期良侯國所在地是良璧,卻把良成縣考證在其他地方,尤其是隋唐“良城縣”出現之後,更容易造成誤解。無論是《邳州志》、《邳州土地誌》還是《邳州水利志》都有良成縣的記載,而邳州三類地方誌關於良成縣的記載都是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透過下邳沂水、泗水河道考證,就能確定良成(城)縣的確切位置。

邳州北部符合良成縣記載的只有岔河鎮良璧村。

一、岔河鎮良璧村概況

良璧村是邳州轄區內唯一帶“良”字的古村落,良璧村屬邳州市岔河鎮,在310國道155公里處北約7公里,西據棗莊市臺兒莊區、北距山東省蘭陵縣界僅有10多公里,曾經屬於嶧縣或蘭陵縣管轄。良璧村北有古沂水,又稱“運糧河”、“黃河”,古沂水從良璧村東北轉向西南流,在戴莊鎮梁王城遺址西北匯入泗水。

良璧村是《唐書·地理志》記載的“十三陂”所在地。陂為水邊高地,至今良璧村四周依然有十三陂遺址。據考古發掘,這些高地都是古墓群,早年出土過大量春秋戰國和兩漢時期的文物。

遍查明清《邳州志》,良璧村的名字寫作“良璧”,僅有非正版嘉靖《邳州志》寫的是“良壁”。元代、明代石碑刻記村名為“良陂”,清康熙年間的石碑刻記村名是“良璧”。

民國《邳志補》把村名寫成良壁,但不為官方和民間採用。民國《邳州補》載:“良壁,按興化院碑‘壁’作‘陂’,據《齊乘》言:兩泇之旁皆十三陂遺蹟,則作‘陂’為正。因舊志作壁,姑仍之。”根據以上記載可以看出,良璧的村名在元代前為“良陂”。筆者學生時代村名和學校用名是“良璧”,故而本文采用“良璧”。無論是良璧、良壁還是良陂,時至今日民間皆稱“良邳”。“良邳”得名於春秋時期“良侯國”的“良”和兩漢、三國時期“下邳城”的“邳”,因此村名“良邳”為正解。

二、考證下邳沂水古河道確定良璧是《水經注》所載良城縣

《水經注》明確記載了下邳縣故城的具體方位。根據下邳縣沂水、泗水古河道考證,確定戴莊鎮李圩村西的梁王城遺址所在地是“下邳縣故城”,即“下邳大城”,也是古徐州城。而“良城縣”位於“襄賁縣(今蘭陵縣長城鎮)”與“下邳大城”之間,該區域內僅有良璧有古城遺址和相關地名資訊,因此良璧就是《水經注》記載的良城縣(良成縣)。

《水經注》卷二十五載:“(沂水)又東過襄賁縣東,屈從縣南西流,又屈南過郯縣西。又南過良城縣西,又南過下邳縣西,南入於泗。《春秋左傳》曰:‘昭公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於良,吳子辭水道不可以行,晉乃還是也。’《地理志》曰:‘良城,王莽更名承翰矣。’沂水於下邳縣北西流,分為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一水逕城東屈從縣南,亦注泗,謂之小沂水。水上有橋,徐、泗間以為圯。昔張子房遇黃石公於圯上,即此處也。建安二年,曹操圍呂布於此,引沂、泗灌城而擒之。”從該段記載可以看出,下邳沂水河道文字介紹的既不是“下邳大城”,也不是“下邳小城”,而是介紹的“良城縣”(下邳中城),即“沂水良城段”。酈道元確定了良城縣位置在下邳縣的北部。

《後漢書·李賢注》載:“良成,縣名,屬東海郡,故城在今泗州下邳縣北。”李賢(655—684年)為武則天次子,其考證的良成縣在唐代下邳縣的北部,與酈道元記載一致。因此酈道元所注“良城縣”即《後漢書》記載的“良成縣”。訛誤之處是把“建安三年”記載為“建安二年”,該錯誤並不影響本文對“良城縣”的論證。

沂水在“良城”東北分為二水:一條水道在良城北,然後向西南流,流向下邳縣故城的西北入於泗水;再一條河道在“良城”東,再彎曲南流,最後注入下邳縣境內的泗水河道。東邊這條河叫“小沂水”,當年“圯上納履”發生地就在小沂水的“圯”上。

良璧村北古河道正是從蘭陵縣長城鎮流來,在良璧村東北分為兩支:一支由村北繞經村西,再向西南流往梁王城遺址的西北注入泗水,該河道當地村民稱之為“運糧河”;村東一支即今“宋溝”,其老河道是流向東、西橋頭村之間的“牧豬河”。牧豬河古稱小沂水,小沂水即東泇河,傳說張良隱居下邳時為張家樓村的張財主放牧豬群而改稱“牧豬河”。牧豬河的流向依然是向南流,經戴莊鎮東黃石村、林莊村至泇口西南匯入泗水。

三、有關良成縣歷史記載。

(一)春秋時期稱“良”,為侯國。《後漢書》志第二十一載:“下邳國(武帝置為臨淮郡,永平十五年更為下邳國。洛陽東千四百里)十七城……良成,故屬東海,春秋時曰良。”我們從該段記載可以確定,兩漢時期良成縣就是春秋時期的“良”侯國。

(二)戰國時期良璧是“成侯”鄒忌封地。

鄒忌(約公元前385—公元前319年),戰國時期齊國人,齊威王時為相國,號“成侯”。鄒忌封為“成侯”時間應該在公元前334年魏、齊“徐州相王”之後。據筆者考證鄒忌封地在良侯國,即東漢至西晉時期的“下邳城”。

《竹書紀年》載:“梁惠王三十一年,下邳徙於薛,故名曰徐州。”應劭曰:“邳在薛,徙此,故曰下邳。”公元前339年,“邳”行政中心由“薛地之邳邑”遷徙到徐州城,改名為“下邳”。“故名曰徐州”即“原來的名字是徐州”。“邳邑”在今棗莊市臺兒莊區泥溝鎮“曬米城遺址”,下邳在戴莊鎮“梁王城遺址”。由《竹書紀年》記載“下邳遷徙”可知,下邳城當時可能屬魏國管轄。“徐州相王”後,“下邳城”及“良”屬齊國,“良”為鄒忌封地。

(三)秦、漢時期設定為良成縣。漢初採用秦時郡縣制,“良成”為侯國,屬東海郡。《漢書》卷二十八上:“東海郡,高帝置。莽曰沂平。屬徐州。……良成,侯國。莽曰承翰。……”“良成”得名於“良”與“成侯”的“成”,據此可知良成縣在戰國後期屬鄒忌的封地。良成在王莽新朝時期被改為承翰縣。

《後漢書·李賢注》載:“(永平)十五年春,二月庚子,(明帝)東巡狩。……進幸彭城。癸亥,帝耕於下邳。三月,徵琅邪王京會良成。[良成,縣名,屬東海郡,故城在今泗州下邳縣北。]”唐代下邳縣治在今睢寧下邳城,李賢把良成縣方位確定在唐代下邳縣的北部,與《水經注》記載的“良城縣”地理資訊一致,該區域唯有良璧符合良成縣的地理位置。

永平十五年即公元72年,二月癸亥,“帝耕於下邳”,此處的下邳應該是指下邳國(郡)所在地良成縣,此時原“下邳城”已經成為徐州牧所在地,也就是說徐州城是“下邳大城”,為“省級”行政機關所在地。西漢武帝時設有“徐州刺史”,之後設定“徐州牧”,“下邳大城”已經恢復為“徐州城”。良成是“下邳中城”,為郡(國)級行政機關所在地。“三月,徵琅邪王京會良成”,漢明帝在良成召見劉京,是對“帝耕於下邳”具體地點再次明確。

《元和郡縣圖志》載:“丞縣(注:今棗莊市嶧城區,《舊唐書》記載為承縣)界有陂十三所,皆貞觀以來修立以灌田者。今沂、嶧二州,仰泇、丞二水灌田,青、徐水利莫與為匹,皆十三陂之遺蹟也。”從以上記載可見,良璧在唐代屬丞縣,其所在十三陂遺址在水利灌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青州、徐州水利沒有與之媲美的。漢明帝在此親耕有便利操作條件,也具有重要象徵意義。

根據《水經注》卷二十五“沂水良城段”的記載,可以確定如下歷史事實。

1、公元前529年,晉侯邀請吳王在“良”會盟,吳王以水道不通為託詞而沒有赴約。說明春秋時候“良”應該處在水陸交通要道上,是一重要城市,且該“良”就是北魏時期的“良城”。

2、“圯上納履”發生地在良成縣境內小沂水上。

3、三國時期呂布是在良成縣與曹操決戰並被擒拿的。

(四)三國時期,雖然地理志沒有記載,但是有“良成侯”記載,三國時期良成屬於曹魏,仍然為侯國,為下邳郡(國)駐地。《三國志》卷十八載:“臧霸字宣高,泰山華人也……進封開陽侯,徙封良成侯。”

(五)兩晉時期良成改為“良城侯相”。

1、西晉時期良成為下邳國治所,也是徐州刺史治所。

《晉書》卷十五載:“下邳國漢置為臨淮郡。統縣七,戶七千五百。下邳……;凌;良城侯相;睢凌;夏丘;取慮;僮。”這是文獻記載第一次把良成的“成”改為“城”。

西晉早期,良城不僅是下邳國所在地,還是徐州刺史部所在地。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下邳國,徐州刺史部遷往下邳國(之前徐州刺史部在徐州城)。“下邳小城”為東晉時期荀羨所治,因此該“下邳國”只能是“良城”。《太平寰宇記》:“淮陽軍下邳縣晉太康元年自徐城移下邳國,理此。”西晉設定下邳國之後,行政中心由徐城(即徐州城)遷徙到下邳國駐地良城。兩地距離約13公里,徐州城依然是其屬地。

2、東晉荀羨遷徙下邳城後,良成為“良城侯相”。

東晉永和八年荀羨主政下邳,並把下邳行政中心遷徙到“下邳小城”。良成被改為“良城侯相”,不再是下邳郡駐地。

(六)南北朝時期,先屬南朝宋,後屬魏。

1、南朝宋設定“良成令”。《宋書》卷三十五載:“下邳太守,前漢本臨淮郡,武帝立,明帝改為下邳。晉武帝分下邳之淮南為臨淮,而下邳如故。領縣三;……下邳令,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太康地誌》屬下邳;良成令,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太康地誌》屬下邳;僮令,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太康地誌》屬下邳。”南朝宋時期為“良成令”,非“良城令”,該“良成”依然是秦漢三國時期的良成。

2、北魏時期設定“良城縣”。《魏書》卷一百六中記載:“下邳郡,領縣六。……良城,前漢屬東海,後漢、晉屬。有柏山。……”柏山是今岔河鎮橋頭村的“埠山”,該時期良城縣依然是兩漢時期的良成縣。

3、東魏時期分良城縣為“良城縣”和“開遠縣”。《魏書》卷一百六中記載:“武原郡(武定八年分下邳置,領縣三,戶二千八百一十七,口二萬五十五):武原……開遠,武定八年分良城置。有睹闌山祠。艾山(武定八年分僮置)。”武定八年(550年)即是東魏時期良城縣一分為二:一為良城縣,二是開遠縣,而開遠縣屬“武原郡”轄區。東魏時期的良城縣是之前良成縣的一部分。

(七)隋朝良城縣是指武原縣與良成縣合併縣,縣治在下邳大城。

《隋書》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載:“良城,梁置武安郡,開皇初郡廢,十一年縣更名曰良城,有徐山。”從該記載可以看出,該“良城縣”不同於之前的“良成縣”及“良城縣”。武安郡應為之前武原郡,隋朝良城縣是城市的“城”,這也是邳州歷史研究者最容易混淆的地方。隋朝良城縣為武原郡(梁置武安郡)更名而來。由於東晉時期(352年後)下邳城遷徙至岠山東南,隋朝時期原良成縣(良城縣)被棄用,不再置縣。而良成縣和武原縣地理位置接近,隋朝“良城縣”應該為原武原縣和良成縣合併而成。隋代的良城縣行政中心所在地從良璧遷徙到現梁王城遺址(判斷依據是明清時期該地有“良城閘”),即梁王城遺址為隋唐以後的“良城”,“下邳大城”成了新的“良城縣”。這也是後人誤把古徐州城理解為“良王城”原因之一。

(八)酈道元關於下邳故城註解分析。《水經注》卷二十五載:“縣為沂、泗之會也。又有武原水注之,水出彭城武原縣西北,會注陂南,逕其城西,王莽之和樂亭也。縣東有徐廟山,山因徐徙,即以名之也。山上有石室,徐廟也。武原水又南合武水,謂之泇水,南逕剛亭城,又南至下邳入泗,謂之武原水口也。”根據“下邳縣故城”地理資訊分析,該“縣”指的是漢代的“下邳縣”,而不是北魏時期的“下邳縣”。

“陂”是指岔河鎮“良陂”;“武原水”是現在的西泇河;“武水”是東泇河;“武原縣”在泇口村老村一帶,其東北約10公里有“徐山”,徐山上有石室,即“徐廟”,現稱“韓信瓜屋”;從而確定“沂、泗之會”的下邳縣即“下邳縣故城”。西泇河出自西北抱犢崮山,從“良陂”城西向南流,在“良陂”南與東北方向來的東泇河交匯之後稱為泇河,向南經過“剛亭城”。剛亭城在戴莊鎮林莊村,城西為泇河,為剛亭河入泇河處,再往南流到泇口注入泗水。該記載與現在的地理狀況基本上一致。

核對了《水經注》記載的主要河道以及相關地理資訊,也就確定了良璧就是良成縣。

(九)地方誌關於良城縣的記載

咸豐版《邳州志·古蹟》載:“良城在今城西北二十里。《春秋·昭公十三年》:‘晉徵吳會於良’;《春秋·哀公十五年》‘陳公孫貞子及良而卒’,皆謂此也。《史記》:越王無疆謂齊使者曰‘願齊之試兵南陽、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常’即‘良’矣。漢寘良成縣,屬東海郡,後漢割屬下邳國,晉始改曰良城,宋及後魏因之,梁寘武安郡於此。隋廢郡仍曰良城縣。唐省入邳州。《寰宇記》曰:‘古良成在下邳縣北六十里。’今其地在偃武鄉泇口社,南距舊城百里。舊志曰,不知何年立梁武廟於此,而俗呼為梁王城也。”從該志記載可以看出,地方誌編撰者把古“良成縣”和隋代“良城縣”混為一談了。

民國《邳州補》載:“李兆洛《地理今釋》謂隋之‘良城’在下邳縣北八十里,與漢之‘良成’為二,蓋非無據。”該記載的意思是:李兆洛考證隋代的“良城”與漢代的“良成”是兩座城,並不是沒有依據的。李兆洛(1769—1841年)為清代著名考據家,著有《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20卷,他考證出隋代的良城縣並非漢代的良成縣。一些研究邳州歷史文化的“學者們”對此考證卻視而不見。

《太平寰宇記》依據宋代沂水走向也把良成縣標記錯誤,真正的良成縣必須依據《水經注》才能考證正確。

我們從如下幾個方面進一步佐證良璧就是良成縣所在地。

四、從良璧現狀分析良璧是良成縣。

良璧,在邳州城區西北方向,現有人口8000餘人,為邳州境內較大的自然村。良璧現有大量歷代遺址、遺物,如漢代古槐、唐貞觀年間重建的興化寺遺址、漢代石羊,以及眾多古墓群,良璧有6000年以上文明史。

(一)良璧村北有古沂水。在《岔河鎮志》等資料上,村北古河道被稱為“古黃河”、“運糧河”。古沂水在蘭陵縣長城鎮南向西流,其河道在318省道西偏泓大橋南100米處向西南。經西林村西北、長城鎮“公林”南向西,經沙園村西北交匯於吳坦河。在沙園大橋向西流,經前土頭村西北、戶莊東南、界坊北過汶河後,經四戶鎮“西道口村”北“江汪湖”流向西南,經大墩子遺址北轉向南流,流經鳳凰莊、崗子、石蘭村東,向西南流,在良璧村北轉向村西,再向西流。經季林村北、東範墩東南、石莊村東南流向黃樓村西北紅旗電站,與今運女河新河道一致,在梁王城遺址西北與古泗水交匯。同時良璧村東有沂河支流,古稱“小沂水”,今稱“宋溝”,小沂水流向橋頭村方向。該河道上游起於郯城縣沂河“江風口分洪閘”,與《水經注》卷二十五記載的沂水下游河道基本一致。

(二)良璧村民國前依然有完整古城牆、角樓和四門,現有部分殘餘遺址。據老年村民回憶,良璧四門不對稱。北門城樓為兩層建築,四角翹簷,高大雄偉。民國時期北門看護人為解蘭池,北門大鎖1958年被良璧大隊收回鍊鋼鐵,民國中期北門城樓被魯南的土匪拆除。城牆寬約二十餘米,高約十米,有四個角樓,分佈如下:東北角樓在解祥偉住宅處;東南角樓在李允安住宅處;西南角樓在王士中住宅處;西北角樓在郭俊林住宅西北大汪處。良璧古城東西長約380米,南北寬約280米,佔地約160畝,城牆在1970年後被拆除用於填埋護城河。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曹操圍呂布於此,引泗水和沂水圍城三個月,城牆西北角樓位置至今是汪塘,疑為當年淹城之處。

據專家考證,1970年代的古城為良城縣的內城。外城牆的東城牆遺址在今“宋溝”西岸,北城牆遺址在興化院最高處,西城牆在“西泇河故道(老鵠巷河)”東岸,南城牆在“中溝”北岸。

(三)良璧村下有古城遺址。古城遺址在地下約4米處,上世紀九十年代有村民挖生薑窖,挖出古人房屋遺址。

(四)良璧村內有許多廟宇道觀遺址。傳說有72座寺廟,目前已經考證出具體名稱和方位的有15處,分別是興化院、天齊廟、白衣庵、文昌閣、三官廟、三教堂、三聖堂、火神廟、關帝廟、觀音廟、倒坐觀音廟、東嶽廟、貞姑奶奶廟、子孫堂、領官廟等。一個村有如此眾多廟宇,說明古代良璧人口眾多,非常繁華,不是普通村落。其中興化寺為東漢末年笮融始建,唐代重建,金代又重建,元代再重建。元代重建興化院石碑現存邳州博物館院內。

(五)良璧古代有兩個善堂。邳州全境僅有15處善堂,良璧獨佔其二。咸豐版《邳州志》載:“又有善堂十五所,……一在更廳社,一在鐵佛寺集,一在良璧集西,一在棠棃集,一在良璧集北,一在紀家集,一在貓兒窩集,一在壩頭集,一在官湖鎮,一在三叉河集,一在八義集,一在宿羊山集,一在玉皇廟,一在八叉路,一在南馬莊社。”良璧一地有兩處善堂,說明古代良璧不是普通集鎮,而是處在交通要道位置上。

(六)良璧周邊古文化遺址密佈

1、新石器遺址。新石器遺址在良璧村東北興化院遺址地層下1。5到2米處。出土面積200平方米,出土有石斧、石刀、石鐮和擊打器,石質有蛋白色滑石、深綠石、頁岩石和砂岩石等。陶器有硬陶、灰陶、紅陶。並有獸骨、鼎足、網墜等等,屬大汶口文化早期遺存。

2、良璧“十三陂遺址”出土文物有史前石器和漢、唐及以後各朝代陶器、陶印、陶井圈、石雕、石磨盤、銅器、玉器、瓷器、古幣等,並出土漢代吃水陶圈井3口。

3、良璧周邊密佈先秦及秦漢古墓群,目前為邳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洪林古墓群。村西北500米處的“洪林”為漢代古墓群,有磚墓和石棺墓,磚紋飾較少,石棺部分有石刻,多為人物舞劍和鹿獸類,出土有陶盤、陶罐、陶硯、陶碗碟、陶製小動物等。玉器出土較少,有玉章和玉製小動物。出土有漢代龜鈕印為“但弘之印”。文革期間被破壞。

(2)東灘子古墓群。位於良璧村東北100米處,南北長約60米,東西寬約70米,封土高約4米,俗稱“大官地”。為磚、石棺墓,屬戰國及秦漢墓群。出土文物有陶器,均為灰陶,也有刀幣、古幣、秦半兩等。上世紀六十年代被破壞。

(3)南大灘古墓群。位於良璧村西南500米處,南北長約80米,東西寬約70米,封土高約4米,有磚墓和石棺墓,出土文物有陶罐、陶鼎、陶灶具和軍令牌等,多為灰陶,少數為紅陶施釉。為漢代墓群,目前仍有部分古墓儲存完好。

(4)石蘭東大灘古墓群。位於石蘭村(原屬良璧村,七十年代末分村 )東50米,南北長約120米,東西寬約120米,封土高約5米。出土文物有陶器、瓷器、銅器、鐵器、金銀器等,屬秦漢至宋代墓群。

4、1999年良璧村民建房時出土一枚“良丞之封”篆字封泥。該封泥下方上圓,下方正方形邊長2。85釐米,方唇高1釐米,圓柱高0。62釐米,直徑2。7釐米,據專家考證為良丞官府所用泥封印。

5、1998年興化院遺址處出土硬質灰陶壘,屬商周時期陶器。

6、1998年良璧村北出土灰陶陶鼎,平底三足雙耳,屬漢早期陶鼎。

7、2018年10月良璧村民在興化院遺址北機耕時發現一古墓,後經市博物館搶救性發掘,為漢代石棺墓,文物被盜,僅剩餘一青銅缶和一陶罐。

8、良璧古文化遺址為邳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村內建有治安卡口。

(七)鄒忌(約前385年—前319年)被封為“成侯”,其封地“下邳”就是今良璧。

《中華鄒氏宗譜》記載:“中華鄒氏為圯上之鄒。”古代北為上、南為下,該處“圯上”即“圯之北”。所有文獻記載中的“圯上”特指“圯上納履”故事發生地的“圯上”。而“圯上納履”發生在良成縣境內,即今岔河鎮東橋頭村和西橋頭村之間的小沂水的“橋”上,且良璧村在橋頭村之北,兩地之間無其他村落;邳州轄區鄒姓淵源超過千年的僅有良璧鄒氏。因此“圯上之鄒”指的就是岔河鎮良璧村的鄒氏,可以確定鄒忌封地“下邳”指的就是良璧。

(八)良璧村南約7公里橋北村有柏山。“柏山”方言發音為“埠山”,即《魏書·地理志》記載的“柏山”,柏山是良成縣重要的地理標誌之一。

綜合以上論述,良璧村是良成縣所在地,是春秋、戰國時期良侯國,良璧真實地名是“良邳”,其他用字都屬於歷史演變。

五、地方誌有關良璧的記載。

咸豐版《邳州志》載:“梁王城北數十里為良璧,元時興化院在焉。碑所稱棟宇膠葛,樓觀櫛比,殆明以前一巨鎮焉。舊有僧坊、牙埠,牲畜四至,歲人常鉅萬,比年以來,戶口彫攰,為狐兔所窟宅。”從此段記載中,可以看出良璧曾經的輝煌與落寞,同時可以看出修志人並不知道良璧就是曾經的“下邳城”。

六、根據歷史記載可以確定如下事實

(一)戰國時期鄒忌封地在良璧。

(二)公元72年,漢明帝在良璧設立下邳國,冊封下邳王劉衍;舊曆二月底,漢明帝在良璧春耕。

(三)公元72年舊曆三月,漢明帝在良璧召見琅琊王劉京。

(四)良璧是東漢、三國、西晉時期的下邳城,下邳國駐地在良璧。

(五)公元198年,曹操攻打呂布於良璧,掘城牆西北角,水淹良璧,活捉呂布。

(六)劉備、關羽、張飛等漢末名將所守下邳即良成縣,證明他們都在良璧生活過。

(七)下邳太守孫堅官府在良成縣,其家人在良成縣生活,孫權出生地在良璧。

(八)中國第一美男子“徐公”是良璧人。《鄒忌諷齊王納諫》:“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家在“下邳城”,城北“徐公”必然是下邳人,即是良璧人。

(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地方佛教建築是良璧興化寺

笮融(?—195年)丹楊(今安徽宣城)人,東漢末年任下邳國國相(郡太守)。初平四年(193年),笮融花巨資在下邳城南修造浮屠寺(興化寺),寺中有塔,上有金盤,下有重樓,塔為九層八角,每層皆有飛簷,每面鑲有銅鏡,塔頂亦有一面銅鏡朝天,稱為“九鏡塔”。寺內所塑之黃金塑身佛像,也是我國文獻上有關佛像鑄造的最早記載。笮融在下邳所做的各項佛事,無意中成了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具有彪炳性的功業,笮融的這些活動使下邳在此後很長一個歷史時期內,始終是我國佛教重鎮之一。而據附近寺院介紹,其在古代皆受良璧興化寺管理,因此良璧興化寺就是東漢末年“下邳浮屠塔”所在寺院。2020年夏,良璧三組的村民在村南農田挖墓穴時挖出大量漢代陶片,疑似東漢末年興化寺生活遺物。

(十)“圯上納履”發生地在岔河鎮橋北村境內

據筆者考證,秦末“圯上納履”故事發生地在岔河鎮橋北村310國道154公里處南約30米的牧豬河上。牧豬河即《水經注》記載的小沂水,因張良在此河道岸邊放牧豬群后改稱“牧豬河”,今岔河鎮橋北村建有“張良紀念公園”。

綜上所述,隋朝之前的“良成(城)縣”就是今邳州市岔河鎮良璧村,良璧村也是東漢、三國、西晉時期下邳國(郡)駐地,是《水經注》記載的“下邳中城”;隋唐時期的“良城縣”在“下邳大城”,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地理概念。

參考文獻:

[1]《水經注》

[2]《邳州志》 《邳志補》

[3]《唐書》

[4]《後漢書》

[5]《岔河鎮志》

[6]《魏書》

[7]《太平寰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