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提到呂布,大家一定馬上想起呂布英姿凜凜地揮動“方天畫戟”的模樣。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史實中的呂布其實不用“方天畫戟”呢?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戈和矛的結合體:戟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戈演變成戟的程序。(圖片擷取自:百科詞條)

戟這種兵器常見於古代戰場之上,歷史甚至可以遠溯至商朝,是由戈演變而成的長柄多用途兵器。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戈。(圖片擷取自︰百科詞條)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早於商代的文獻或考古文物已有“戈”的出現,據說靈感來自鳥啄。戈本來是一種跟戰車戰鬥一起發展而來的兵器,圖中便為先秦戰車的的模擬圖。(圖片擷取自互動百科)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戰車上的戈兵。(圖片擷取自︰網上圖片)

戈和戟都是華夏文明獨特的兵器,戈最早發現於夏末商初,後因車戰而盛行,末於漢代。它是在長柄的末端加裝橫向刃器,用以啄擊、勾擊對手,尤其便於戰車士兵居高臨下攻擊敵人。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從左至右,聯裝戟、一體戟、戟刀、方天戟。(圖片擷取自網路)

而戟則是在戈的形制基礎下發展而成。最早期的“戟”還未稱之為“戟”,而是以“戈矛聯裝”的形制出現,即是在戈頭上方另外加裝“刺矛”,使戈增添了“刺擊”功能,使矛增添了“啄擊”功能。直至西周時代為止,都仍未見“戟”字出現,但這種聯裝方式明顯導致後來“戟”的出現。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戟取代戈成為步兵的主要兵器。(網上圖片)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戟的演變。(網上圖片)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戈戟的演變過程。(圖片攝自:《戰略戰術兵器事典【中國古代篇】vol。1》)

後來隨著鍛冶技術進步,一體機成為“聯裝”的另一種方式,把聯裝機的各部分鑄造為一體。及至鐵器逐漸取代銅器,長戟的形狀便更進一步得以定型,並漸漸取代戈成為戰場上的主力兵器之一。

戰國末年,冶煉技術進步,鐵製的戟開始出現,戟刺亦變得尖長。隨著冶煉技術進步,戟的鑄造亦逐漸講究起來。不過到兩晉以後,盔甲日趨堅固,戈刃的殺傷力下降,更有可能被卡住,所以戟逐漸被刺擊兵器取代,例如槍、矛。到唐代時,戟已經不再用於征戰,反而成為一種儀仗用具,表現封建等級制度。

呂布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電影《真 三國無雙》劇照。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戟作為“漢代五兵”之一,仍活躍在軍陣之中。談到三國及戟,大家可能第一時間聯想到《三國演義》中呂布手執“方天畫戟”的形象,但其實歷史中的呂布未必使用“方天畫戟”。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周曰校插圖版《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呂布轅門射戟。(圖片擷取自:百科詞條)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在《三國志 魏國 呂布傳》及《後漢書 呂布傳》都描寫了“轅門射戟”的故事。呂布為平定袁術及劉備之間的爭戰,“令軍候植戟於營門”,並以“射戟”作為賭注,“諸君觀布謝戟小支,中者當各解兵,不中可留決鬥。”然後呂布一戰射中戟的小枝,於是袁術軍按照約定退兵。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三國演義中的呂布畫像。(圖片擷取自:百科詞條)

然而,在正史中的記載卻顯示呂布應該以矛作兵器,如《三國志》載“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又《後漢書》謂“布應聲持矛刺卓”,很有可能《三國演義》是為了營造人物形象才指呂布慣用方天畫戟,結果呂布的形象也確實深入民心。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武備志內有戟幾。(圖片攝自《武備志》)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左一是“戟刀”。(圖片攝自《武備志》)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戟刀”屬於“刀八種”之一,跟三國時代盛行的“卜字戟”完全不同。(圖片攝自《武備志》)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最初的戟刀是在矛頭下,一側加上月牙形刃,後來更衍生出兩邊具有月牙刃的戟刀、在刀頭刀柄加上裝飾的戟刀方天畫戟。(圖片攝自《武備志》)

而真正的“方天畫戟”實際上要到宋代才真正出現,名為“戟刀”,據《武備志》記載屬於“刀八種”之一,跟三國時代盛行的“卜字戟”完全不同。最初的戟刀是在矛頭下,一側加上月牙形刃,後來更衍生出兩邊都有月牙刃的戟刀、在刀頭刀柄加上裝飾的戟刀——方天畫戟。

所以,

縱使三國時代諸多猛將,如典韋、甘寧、張遼,都以戟作為兵器,但呂布就不可能“穿越時空”以方天畫戟作為兵器

包括中國在內,現時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武術愛好者,嘗試重塑大槍技法。他們的不少技法,便是取材自《手臂錄》。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扎槍-動作1:先以平槍姿勢持槍,前手托起整根槍桿,後手握住槍根。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扎槍-動作2:後手向前直送,捅出槍桿。前手、身軀、腳步先固定位置,純粹以後手移動槍桿。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扎槍-動作3:順著捅出之勢,前手放開讓槍射出,腰及腳步亦隨之轉動,完成扎槍。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紫燕投林-動作1:我採取滴水槍的架勢對敵,由於槍桿向下,對手遂順勢往我面部扎槍。

呂布史實中轅門射戟,卻不可能用方天畫戟作戰?

紫燕投林-動作2:我隨即以拿槍的方式,兩手向外轉動,使槍由下而上、順時針劃出半圈。將對手過來的槍錯往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