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使用太監後,曾立下這樣一個規矩,違者下場慘烈無比

為了避免宮中服侍自己及妃嬪的人跟自己的妃嬪鬧出醜聞,我國古代的統治者都往往只允許太監在宮中貼身服侍自己及自己的妃嬪。而一提及太監,很多人不免會立即想到清朝時期的一些知名太監,如伺候慈禧的李蓮英等人。畢竟清朝屬於距我們現代最近的一個朝代,所以大家能想到清朝時期的太監並沒有什麼好值得感到奇怪的。不過可能多數人不知道,清朝在入關以前,其統治者

極其

妻妾身邊是不曾有太監這類人存在的。而後來正式使用了太監時,清統治者曾給太監們立下了一個規矩。並且表明若有人敢明知故犯,那下場將會慘不忍睹。

清朝使用太監後,曾立下這樣一個規矩,違者下場慘烈無比

一、明朝的“宦官之禍”讓清朝統治者長了個記性

眾所周知,明朝之所以會走上覆滅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跟“宦官之禍”有關。而有明朝這個前車之鑑,到了清朝的時候,其統治者哪裡還能再犯同樣的錯誤呢?於是,剛開始的時候,清朝的統治者並未使用太監。但是隨著清朝統治地位日漸趨於穩定,統治者跟其後宮妃嬪身邊總不能都用女人來進行服侍吧?所以經過慎重考慮,最終清朝統治者決定也效仿其他朝代的統治者那樣,讓太監這類人存在於皇宮之中,為自己及自己的后妃提供各種服務。

清朝使用太監後,曾立下這樣一個規矩,違者下場慘烈無比

二、使用太監後,清朝統治者給他們立下了一個規矩

前面我們說過,清朝的統治者很重視吸取明朝覆滅的教訓。而正因為如此,即便其統治者後來允許太監入宮服侍,但卻並非完全對他們放下心來。據說當時清朝統治者曾給入宮服侍的太監立下了一個規矩,即既不能干預朝政,也不能將在宮中見到聽到的事情傳到宮外去。否則的話,那他們將面臨的就是極刑之罪。而太監之所以要入宮來幹苦差,總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混點錢花。一聽清統治者立下的這一規矩,哪裡敢有絲毫違背之意?

清朝使用太監後,曾立下這樣一個規矩,違者下場慘烈無比

三、不同統治者當政期間,清朝皇宮內太監數量的變化情況

雖然清朝統治者給太監們立下了上述規矩,但是平時的時候還是會嚴密監視太監們的一舉一動。尤其是在順治帝當政期間,那時本就處於剛使用太監不久的時候,且距前朝發生“宦官之禍”還比較近一些,所以作為當時清朝統治者的順治帝,尤為注意監視太監和把控太監們的數量。有資料顯示,明朝時所用的太監數量大概在兩萬人以上;但到了清順治帝時期,宮中所用太監的數量則只有一千;之後康熙當政時,宮中所用太監數量更少;不過到了雍正及以後各位清朝統治者當政期間,宮中所用太監的數量就又逐漸變多了起來。而隨著太監數量的增多,太監干政的情況也在逐漸朝嚴重的地步發展。

清朝使用太監後,曾立下這樣一個規矩,違者下場慘烈無比

四、清朝晚期太監干政問題變嚴重的原因

清朝到了乾隆皇帝當政期間,對犯錯太監的處置可以說是最嚴厲的。但到了之後那些皇帝當政期間,對太監的管控就沒有那麼嚴格了。尤其是到了同治和光緒在位期間,太監干政的情況明顯變得越來越嚴重了。特別是對於那些貼身服侍統治者的太監,簡直可以說是被前朝的臣子們當成寶貝一般奉承著。至於慈禧掌權期間,貼身伺候她的大太監手裡所握權勢之大,那就更不必說了。而之所以會有上述這一情況發生,跟清朝統治者對太監逐漸放鬆了約束力度有關。

清朝使用太監後,曾立下這樣一個規矩,違者下場慘烈無比

他們逐漸將太監當成是對自己比較重要的人來看待,甚至可以說是自己的心腹。在這種情況下,不給他們放點權,他們並不太好幫自己辦事。只是統治者沒想到,就是因為自己在這方面的疏忽,才導致前朝的臣子們有了鑽太監這一空子的機會。好在畢竟有當初約束太監的那一規矩存在,所以即便到清朝滅亡,太監這一群體總體來說並未掀起太大的風浪。最起碼跟明朝的情況相比,清朝在管理和約束太監這一方面做的還算比較不錯。

清朝使用太監後,曾立下這樣一個規矩,違者下場慘烈無比

結語:

若是在外國列強不斷侵略中國的同時,清朝皇宮中的那幫太監還趁機冒出頭來鬧事,那可想而知,當時中國可能面臨的處境得有多危險。所以說,清朝沒有鬧出“宦官之禍”來,還得多虧了其前期的幾任統治者非常注重汲取明朝覆滅的經驗和教訓。否則的話,估計清朝會遠比明朝覆滅地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