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還有超100萬清軍去哪裡了?

從秦始皇開始,中國歷史便步入了一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時期,不論漢唐還是宋明,都只是換湯不換藥的帝王朝代,直到溥儀退位後,封建王朝才真正從中國歷史上退出舞臺。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同時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歷史時期,因此相比於其他的朝代來說,我們對清朝的瞭解以及好奇是更多的。

清朝滅亡後,還有超100萬清軍去哪裡了?

就好像任何一個封建王朝一樣,清朝也有著它的盛衰期,在康乾盛世時,清朝不論是從國力還是民生都達到了封建歷史的巔峰。但是當清朝晚期衰敗的時候,它所面臨的歷史難題,也是“三千年未逢之大變局”,清朝不僅僅要面臨歷代王朝所遭受的“農民起義”,而且還多了“列強欺凌“的外在難題,這種內外交困中,清朝縱然是有了一些變革和中興的跡象,也無法抗拒歷史的大潮流,只能謀取一個體面的”退位讓國“。

清朝的結束是相互協商的結果,所以跟其他朝代拼搏到山窮水盡是不一樣的,清朝還留有一些家底子,而且數量還不少。不光是國庫中大量的金銀,就單單是清朝的軍隊,成編制的人數就有百萬之眾,如果溥儀願意跟各方的勢力拼個魚死網破的話,單單是這百萬人的軍隊,就夠清朝苟延殘喘個三五年的。可是溥儀選擇了和平退位,那就讓人們很是好奇,這數量眾多的百萬軍隊,最後是歸於何處了呢?

清朝滅亡後,還有超100萬清軍去哪裡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清朝作為少數民族的政權,他本身的軍隊組成是少數的八旗軍和大量的綠營。而最後的百萬軍隊,大多數是綠營,也就是漢軍。雖然在入關的時候,八旗軍讓明朝的軍隊望風喪膽,戰鬥力是十分驚人的。可是入關之後,這些軍功卓著的八旗子弟,一個個都受到了朝廷的專門的優待,不用下莊稼,不用做生意,吃喝穿用都是朝廷供給,為的就是能夠讓八旗兵可以專心的操練,成為清朝的一支王牌軍隊。

但是天下承平日久,八旗軍沒有戰事可打,又不用為生計操勞,一輩子可以吃著“鐵飯碗”,就慢慢的意志消沉,整天遊手好閒,戰鬥力那是一落千丈。道光年間,這些王牌軍隊上了戰場,那是一觸即潰,根本沒有半點軍隊的樣子,八旗子弟也從武功卓越成為了“紈絝子弟”的代名詞。

清朝滅亡後,還有超100萬清軍去哪裡了?

因此後面才有了曾國藩的重用,這是因為八旗兵已經淪落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清朝只能是依仗漢軍了。因此到了清朝滅亡後,這些八旗子弟砸了二百多年的“鐵飯碗”,手中也沒有什麼謀生的本事,任何軍隊也不肯要這些酒囊廢物。所以百萬的軍隊中,幾乎都是漢軍,這些漢軍對於清朝的滅亡,並沒有多少人感覺到痛惜,很多人心嚮往之的,就是能夠做袁世凱手下計程車兵。

清朝晚期時,有過幾次的大練兵,朝廷主導的有北洋海軍,不過因為慈禧的“敗家”,將海軍經費挪用給自己修建園子,以至於甲午海戰中,北洋海軍全數覆滅。而朝廷之外,最有名的練兵就是曾國藩的“湘軍”和袁世凱的“小站練兵”,前者擊潰了太平天國,曾國藩也成了“中興名臣”,後者採用新式訓練,造就了袁世凱麾下的“北洋新軍”,也是當時最強的一支軍隊。

清朝滅亡後,還有超100萬清軍去哪裡了?

溥儀的“退位”,袁世凱是最大的幕後推動者,所以成立了中華民國後,他也被孫中山讓位成為民國大總統,袁世凱軍隊出身,因此當別人都覬覦清朝留下的金銀珠寶時,袁世凱卻對那數以百萬的軍隊很有興趣,在他的主導下,百萬軍隊中的精英被收編成為“袁家軍”,但是對於其他挑選剩下的軍隊,袁世凱卻是不管不顧,連回家的路費都不發,以至於這些被拋棄計程車兵,四處尋找下家,最後被幾家軍閥所收攏,從而養大了幾家北洋軍閥的勢力,以至於導致了後來“軍閥混戰”的局面,可以說這是袁世凱生平最大的“劣跡”之一。

除了被軍閥收編外,還有一些士兵結夥去到了香港,在香港建了一個地方叫“九龍寨”,起這個名字就是為了藉助清朝的威名在香港能夠紮根,這些兵痞子搖身變成成了土皇帝,在香港幹起了黑社會的勾當,直到1987年,九龍寨被政府強制性的拆除,裡面的人都被解散,這也便是百萬清軍的歷史收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