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赤水出土的秦朝秤錘

華縣發現的秦權

作者:閆廣勤

標題中的“秦”,即秦朝;“權”,指秤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結束了戰國紛擾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集權制王朝——秦朝。

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消除分裂因素,秦始皇除了採取一些政治措施外,還進行了規模宏大的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和水陸道路的改革,進一步加強了全國各地的經濟聯絡和文化交流。其中統一度量衡是影響深遠的措施之一。

“度”,是計量長短的標準,其單位有寸、尺、丈等。“量”,是計量多少的器具,其單位有合、升、鬥、斛等。“衡”,是計量物體重量的器具,其單位有銖、兩、斤、鈞等。戰國時代各國的度量衡標準不一,相當混亂,商鞅曾有過統一的措施,但那隻限於秦國一隅。統一六國後,秦始皇下令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度量衡制度,並制發度量衡標準器具以為準則。這些官定的度量衡器具,有些作為出土文物,又出現於當代。

華州赤水出土的秦朝秤錘

華縣發現的秦兩詔銅均權

公元1991年8月26日,華縣赤水鎮橋家堡村民羅中再在村北地裡勞動時,距地表0。4米處挖出一個半球型銅器。羅中再後將此物送交陝西省博物館收藏。經考古學家鑑定,此物為秦朝時的銅權,即銅製秤錘,屬於衡器。此銅權呈半球型,鼻紐。通高9。9、紐高2。1、底徑12。7釐米。此權青銅鑄殼,從底部留孔灌鑄鉛液而製成。銅權表面有鏨刻的兩段文字。右側七行的內容是:“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緊接著的一段文字形體較小,共八行,內容是:“元年制詔丞相斯、去疾。法度量盡始皇帝為之,皆有刻辭焉。今襲號,而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刻此詔,故刻左,使毋疑。”

華州赤水出土的秦朝秤錘

華縣秦兩詔銅均權

銘文

這兩段文字是秦始皇與其子秦二世兩位皇帝有關統一度量衡的詔書。前一段詔文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頒佈,後一段詔文為秦二世元年(前209)頒佈。從而證明此銅權為秦政府統一制發的官定標準器具。

這個銅權鼻紐的旁邊,還鏨刻一“樂”字,在權身未刻詔文的一面,接近下沿處刻有“左樂”二字。考古學家認為“樂”與“左樂”的含義可能是當時負責監督鑄器的工官、工師、匠人的名字或工號,也可能是鑄造地、使用地地名,或者是發放、使用該權的官署名。銅權經實測為7620克。秦代衡制進位,二十四銖一兩,八兩為半斤,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考古學家按實測重量折算,此權應為一鈞(30斤)權。根據以上特點,考古學家將此權命名為“秦左樂兩詔銅鈞權”。

華縣發現的秦權,以實物形式證實了秦朝統一度量衡的這一重大舉措,也使我們對當時華縣地區經濟生活以無限的遐想。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

馬驥、詠鍾《陝西華縣發現秦兩詔銅鈞權》(載《文博》1992年第一期)

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二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圖文來源:華州文藝~《華州史話》

原文作者:閆廣勤

整理編輯:華州文藝、華州文史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