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為何執意要“攀親”?那兩件事打消了他的念頭?

縱觀中國上下幾千年歷史,橫覽世界數百國,歷史上的王朝政權建立者們,大都出身於王室貴族。或者來自達官名臣之家,很少有是平民出身的百姓,而明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卻出生於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族!

明代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自稱起自布衣,託跡緇流,掠入行伍,適天下大亂,遂起兵滁州。這當然都是揀好聽的說。

明太祖朱元璋明白,自己當過和尚,當過兵痞,遊方討飯,打家劫舍,窮得無錢無地葬父母,並非十分光彩之事。所以,在他成為大明江山的開國皇帝后,他在自撰的《朱氏世德碑記》的文中,總是強調“上世以來,服勤農業”“先祖營家泗上,置田治產”。其實,他只是一個無家無業的“流民”,與土地,與農業,與春種秋收,了無關係。

“流民”,屬於江湖,而江湖,是周旋於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之間的流離分子組合體。他們有時站在官方立場,魚肉百姓;有時也站在民間立場,反抗苛政。當統治者強,他們是統治者的狗腿子;當受壓迫者強,他們又成為造反的急先鋒。每當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之日,便是他們鋌而走險,亡命冒險,舉事起義,投機搏命之時。

農民因為田地的羈絆,其革命性,遠不如這些沒有什麼害怕失去的流氓無產者、痞子先鋒來得堅決,所以,朱元璋就因為他非本質上的“農民”,而單槍匹馬在江湖上歷練了差不多四十年,才打下這片江山。這是他的光榮,完全用不著諱莫如深。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為何執意要“攀親”?那兩件事打消了他的念頭?

而姓氏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文化,很多人都喜歡尋根訪祖,追尋自己姓氏的發源地和有名的人物,以此來獲得一種宗族的認同感和高貴感。

唐太宗李世民在當皇帝之後,也曾追尋過自己的“李”姓的源頭。在傳說中,李姓的第一代始祖就是老子,唐太宗李世民於是認定唐朝國姓“李”姓的來源就是古代的名人老子。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對於姓氏,他也是同樣的想法。他本想把祖宗先人和宋朝的名人朱熹攀上親戚關係,以此來光耀自己的家族。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為何執意要“攀親”?那兩件事打消了他的念頭?

但是有一天,朱元璋碰到了一位姓朱的理髮匠,他和這位理髮匠套近乎,主動詢問理髮匠是不是朱熹的後代,理髮匠堅決說不是,就算朱元璋勸說也不認。這件事情對朱元璋產生了很大的觸動,也使他和朱熹攀親的思想產生了動搖。一位平民尚且不肯亂認祖宗,自己貴為皇帝有何必如此!

還有一件事,對朱元璋的“攀親”心裡觸動很大。

洪武年間,開科取士,朱元璋翻閱考中的生員名單,一名來自江西婺源的姓朱的舉子,吸引住他的目光。如果此人是南宋朱熹後裔的話,排個轉折親,攀上一位先賢當祖宗,豈不很是光彩嗎?那個考生當然瞭解朱元璋殺人不眨眼的脾氣,哪敢撒謊,連忙申辯與朱熹並非同宗,連遠房也不是。朱元璋一想,這個學子都不冒認聖人為祖,朕就更犯不著了,遂寢息了這個認祖的念頭。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為何執意要“攀親”?那兩件事打消了他的念頭?

這兩件事,徹底打消了朱元璋心底裡的“攀親”這個結,從此再也不願去和名“攀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