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災頻繁,農民為何不合力抗災,而是起義反抗帝王統治?

這個問題早在2000多年前,荀子已經給出答案,在《荀子。哀公》一書中,荀子比喻君王與百姓的關係說: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簡單的說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本來水載舟而行,是自然天道;可是突然有一天水出現問題,不能流動了。舟這時如果疏通航道,幫助水繼續流動,那麼舟也就繼續前行了;反之如果舟絲毫不顧水的遭遇,只顧前行,那麼舟只能觸礁傾覆沉沒。

古代天災頻繁,農民為何不合力抗災,而是起義反抗帝王統治?

將故事拉回到現實問題就是老百姓遭遇天災,生計無以為繼,民不聊生。這時統治者會出現兩種處理方式:第一、開倉賑災,救濟百姓,度過難關。老百姓得統治者的幫助,能夠繼續生存自然也就維護統治者;第二、置之不理,放棄遭受災難的百姓。身處災難之中的百姓,無以為生。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打破陳規,以暴力的方式尋求一線生機。統治者在各地的政府部門,儲存著百姓每年上交的稅賦錢糧,自然也就成為了百姓首要目標。

古代天災頻繁,農民為何不合力抗災,而是起義反抗帝王統治?

從另一方面來看,百姓每年上繳稅賦的目的,就是為了維持國家正常運營,給自己生活帶來最基本安全保障。可是在災難來臨之時,如果統治者選擇放棄災民。相當於國家沒有履行保障百姓生活的義務。百姓自然將這份怨念發洩在統治者身上,作為帝王,在享受崇高榮耀的同時,也時刻被萬民監督。一旦出現極端現象,帝王業自然成為了災民的發洩目標。

古代天災頻繁,農民為何不合力抗災,而是起義反抗帝王統治?

在《孟子·梁惠王上》有一段梁惠王治國的方法記載: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由此可見,自然災害是時常發生的,但是農民起義行為卻很少發生。這足以說明一個道理,在自然災害來臨之時,如果統治者採用合適的措施,保障民生,大規模起義是不會發生。發生大規模起義的根本原因是統治者的統治方式,而不是實有發生的自然災害。但是自然災害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統治者的弊端,因此起義行為多發生在災害之後。

古代天災頻繁,農民為何不合力抗災,而是起義反抗帝王統治?

最後再說一個迷信的說法,自古以來我國都有君權神授的說法,而自然災害則被稱為天災、天譴。天災、天譴被當作是帝王無道時,上天對帝王懲罰。古代的迷信思想之下,百姓只會將責任歸結給帝王無道,天災、天譴就是上天允許推翻帝王統治的標誌。因此百姓在天災、天譴發生的時候,一旦爆發起義就會以神的名義,直指帝王統治。我國最後一次大型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的起始就是以上帝的名義,開創了拜上帝教,洪秀全以上帝之子的名起義,討伐清朝統治。

古代天災頻繁,農民為何不合力抗災,而是起義反抗帝王統治?

無論是災難發生帝王未能採取合理措施,規避災難,引起起義。還是迷信說法之中的天神懲罰,都有一個肯定的前提,農民在起義之時已經無以維持生計。所以兩種原因背後都有一個本質的問題:帝王的統治出現了重大問題,造成民不聊生,被逼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