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標點符號引進中國的第一人,同時也是近代跨出國門的第一位官員

標點符號是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的,在標點符號沒有引進我國之前,我們是靠句讀來對文章進行停頓和休止的,但是靠句讀來對文章進行停頓,經常會出現誤讀、誤解原意的情況,很多時候要重複讀幾遍才能完全理會文中意思,所以標點符號引入我們國家的意義是非同小可的。

把標點符號引進中國的第一人,同時也是近代跨出國門的第一位官員

沒有標點符號的古文

在近代,由於清政府閉關鎖國,當時中國與世界嚴重脫軌,以至於道光皇帝鬧出“英吉利與伊犁有無旱路可通”的笑話。當清朝被歐洲列強的大炮轟開了國門後,被迫簽訂諸多不平等條約開放通商口岸,在這種不得不開放國門的處境下,清朝政府朝中逐漸出現開啟國門去學習和了解西方的聲音。

把標點符號引進中國的第一人,同時也是近代跨出國門的第一位官員

通商口岸-廣州十三行

1866年,時任清朝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羅伯特·赫德,向清政府申請回國結婚,同時也上奏一道關於建議清廷派官員一同去歐洲諸國考察的奏摺,由於當時清政府對待西方態度比較矛盾,一方面想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另一方面卻放不下天朝上國的臉面,所以慈禧沒有立刻給予羅伯特·赫德迴應,而是先徵詢各位大臣意見。

把標點符號引進中國的第一人,同時也是近代跨出國門的第一位官員

羅伯特·赫德

在各大臣中,由於恭親王奕訢思想比較超前,一直都有主張派官員出國去學習的想法,所以對赫德的提議投了贊成票;因此慈禧委派奕訢酌辦此事,奕訢領懿旨後,經過初試和複試,最終選了一個符合出使團團長標準的人,這個人就是把標點符號引進中國的第一人-斌椿。

把標點符號引進中國的第一人,同時也是近代跨出國門的第一位官員

斌椿使團

在1866年3月7日,斌椿率三名會外國語言的同文館學生及自己的兒子廣英,從北京出發,先後遊歷了法國、英國、荷蘭、丹麥、瑞典、芬蘭、俄羅斯、德國、比利時等11個國家,歷時4個多月,開了中國官方旅遊團赴歐洲的先河也就是在此期間,斌椿接觸到了我們現在使用的標點符號。

在遊訪英國時,有一天早茶斌椿在翻譯的幫助下閱讀英國報紙,他發現英語句子之間有小蝌蚪和小圓圈等符號,便向翻譯人員問其中奧秘,翻譯介紹說這些符號叫做標點,是用來分隔句子和表示語氣只用,類似漢語中的句讀。由於斌椿是個讀書人,在古言中句讀很多時候是靠揣摩,極易發生誤解,所以他覺得英國人這個發明很好,統一了閱讀標準,避免了因不瞭解文章含義胡亂句讀的錯誤,他決定將這一重大發現回國後稟報朝廷。

結語:雖然斌椿本次出訪歐洲之行,由於眼界和知識所限,斌椿並不能夠給清廷帶來思想上的變化,但是他把標點符號的概念引入了我國,同時也是中國第一位官派出國考察的官員,意味著清朝政府不再閉關自守,所以斌椿歐洲之行意義也是非凡的。

引進標點符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