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素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稱!

河北省,簡稱“冀”,與河南省相對應,河北省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河北地處中原地區,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下轄11個地級市。其中,就臨漳縣來說,人口超70萬,是河北省邯鄲市下轄縣,地處河北最南端,位居中原腹部,西望太行山,東眺齊魯地,素有“天下之腰脊、中原之噤喉”之稱譽。臨漳古時稱鄴,西門豹投巫治水發生地,銅雀臺所在地,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素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稱!

首先,臨漳縣隸屬於河北省邯鄲市。在地理位置上,臨漳縣地處東經114°20′—114°46′、北緯36°7′—36°24′,處於中原腹地,位於太行山東麓,東鄰魏縣,西接磁縣,北達成安縣,南連河南省安陽縣,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26。5公里,總面積744。06平方公里。臨漳古時稱“鄴”,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美譽。鄴城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就臨漳縣的歷史來說,春秋時期,齊桓公始築鄴城,距今已有2700年的歷史。不過,在春秋時期,該地區長期隸屬於晉國這一諸侯國。到了戰國時期,魏趙韓三家分晉,今河北省臨漳縣一帶成為魏國的疆域。戰國時期,魏文侯以鄴城為陪都。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素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稱!

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在今邯鄲市臨漳縣一帶設立鄴縣,隸屬於魏郡。東漢至三國時期仍屬魏郡,郡治理於鄴縣。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曹操擊敗袁紹之後,據鄴城十六年,挾天子以令諸侯,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對於曹操建立的魏國,一開始也是定都於鄴縣,也即今臨漳縣一帶。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臨漳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西晉建立後,為避愍帝司馬鄴諱,將鄴城易名“臨漳”,因北臨漳河而得名。漳河,古稱衡漳、衡水,衡者橫也,意指古代漳河遷徙無常,散溫而不可制約。公元8年(西漢末年)以前,漳河屬於黃河水系,以後因黃河南徙,納入海河水系。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素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稱!

北魏時期,設立鄴縣,屬相州魏郡。東魏設立臨漳縣。北齊、北周至隋,分設鄴縣,臨漳縣,隸屬相州。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今臨漳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唐朝和宋朝時期,鄴縣和臨漳縣屬相州鄴郡。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改鄴縣為鎮,鄴縣地併入臨漳縣。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意味著鄴縣和臨漳縣並立的情況結束。南宋時期,該地區屬彰德衛。元朝建立後,推行行省制。在此基礎上,臨漳縣屬河南江北等處行省彰德路。在元朝時期,彰德路下轄安陽、臨漳、湯陰、輔巖等縣。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臨漳縣城毀於漳水。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縣治移至理王村(今臨漳縣城)。明朝時期,臨漳縣隸屬於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彰德府。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素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稱!

最後,清朝乾隆時期,臨漳、涉縣、武安(現武安市)、安陽、內黃、湯陰、林縣(現林州市)等7縣隸屬彰德府(河南安陽)管轄。到了1914年,臨漳縣隸屬河南省河北道,道治在河南省衛輝。1928年,臨漳縣直屬於河南省。1958年,臨漳縣併入磁縣。1961年,再次設立臨漳縣。1993年後,臨漳縣歸邯鄲市轄。如今,臨漳縣隸屬於河北省邯鄲市。截至2018年底,臨漳縣總面積達744。06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73萬人。對於千年古縣臨漳縣,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