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驛之禍:9名皇子被勒死,30位大臣被扔入黃河,唐朝從此滅亡

縱觀歷史,有很多的開國皇帝都是受百姓尊敬的。因為他們大多都能夠給百姓帶來安定的生活,自然百姓就會擁戴他們。

但有一個開國皇帝卻恰恰相反,甚至在當時,他的百姓們不但不尊敬他,而且還反對他,甚至百姓們情願去支援敵人,都不願意支援自己國家的皇帝,這個遭人唾棄的皇帝就是朱溫。

原因便在於當年在一個叫做白馬驛的地方,朱溫籌謀已久,以下犯上!不僅勒死了9名皇子,還害得30多位大臣命喪於此!這場慘劇發生後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甚至直接導致大唐王朝從此消散於歷史!

白馬驛之禍:9名皇子被勒死,30位大臣被扔入黃河,唐朝從此滅亡

一、謀劃造反的虎毒臣子

說起朱溫,他當時在唐朝只是一名臣子,但卻是一個權欲極強的人。在唐朝末期混亂不安的時代裡面,他依靠著自己的能力,成為了當時諸侯王裡面的傑出人才。

當年朱溫在做臣子的時候,最大的對手是李克用。打敗了李克用之後,朱溫的地位一度飆升,在洛陽至開封一帶的地區,就再也沒有朱溫的對手了。那時朱溫的勢力很大,就連王都也是在他的勢力區域裡面。

但是朱溫的野心還是沒有得到滿足,他想要自立稱帝。畢竟那時他的國土面積是當時諸侯裡面最大的,農業等各方面發展也特別的好。做皇帝的條件都有了,唯一欠缺的就是大臣們的支援,所以朱溫覺得,只有別人能支援自己,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成為皇帝。但當時那些大臣們卻知道朱溫的為人,所以從心底裡就不想支援這個權欲極強的人,因為在這些大臣的眼裡,朱溫就像當年的曹操一樣,他們在明面上不敢說什麼,但在背地裡也都互相訴說著朱的野心。因此這些大臣和朱溫也就只是維持著表面上的關係,而私底下卻是有著極大的矛盾。

白馬驛之禍:9名皇子被勒死,30位大臣被扔入黃河,唐朝從此滅亡

而朱溫也知道這些大臣和自己面和心不和,便日夜想辦法看如何才能讓他們順服於自己。但其實不止朱溫本人跟他們有矛盾,就連朱溫的手下也看那些大臣不順眼。比如朱溫有一個得力的手下,叫做李振,他原本出身是比較低下的,而且還是一個沒有上榜的書生。李振看到自己活成這個樣子,而別人卻神采奕奕,由於身份階級的差距,所以李振不由得生出了很強烈的嫉妒以及報復心理,他很恨那些朝堂上的大臣,所以他就一直勸說朱溫要殺掉那些人。恰巧以朱溫的想法,對於朝堂上的那些人,不聽話就殺掉,這是最省力的方法,這樣天下便再也沒有敢反抗自己的人了,於是,朱溫大開殺戒的序幕便就此展開。

二、心狠手辣、改朝換代

唐朝的悲劇是從一場“鴻門宴”開始的,朱溫特地邀請了皇帝的9個兒子和一眾大臣前來聚會喝酒。趁著大家都十分高興之時,朱溫便帶著自己的手下突然發難,犯上作亂!頃刻間便將皇子們全部殺死!待皇子們死後,朱溫和他的手下又接著殺掉了30多名大臣,並將他們的屍體通通扔進黃河!死了那麼多的人,那個時候的白馬驛,到處都是血!血水多的都快成一條河了!事後,朱溫像沒事人一樣,還把那些死去人的部下全部替換成自己的心腹,從而使得整個朝廷上都是他朱溫的眼線。

白馬驛之禍:9名皇子被勒死,30位大臣被扔入黃河,唐朝從此滅亡

這件事的結果就是隨著這些皇子與大臣們的去世,唐朝的皇帝成了一個光桿司令,身邊連一個自己的親信都沒有。白馬驛之禍一經曝光就引起民憤!這件事讓很多人都感到驚詫!好在在當時很多的諸侯王的心都是向著唐朝皇帝的,在知道白馬驛發生的事情之後,都紛紛要求去討伐朱溫。但是由於朱溫計程車兵強悍,戰馬也強壯,諸侯王們觀察了許久,覺得自己敵不過對方,也就沒有付出行動,於是討伐朱溫之說便不了了之了。而朱溫在發生白馬驛的事情之後,看到朝堂上再無人敢招惹自己,於是就更加的目中無人,最終殺死了唐朝的最後一個皇上,在第二年就自立稱帝,300年的唐朝基業就此走向了沒落。

三、朱溫的幾大罪狀

後來,後人細數了朱溫的幾大罪狀,他既不忠又不仁!

不忠是因為朱溫他原本是黃巢手下的一員戰將,隨著黃巢南征北戰。後來黃巢兵敗以後,他便迅速向唐朝投降,而且投降了的朱溫竟然回手反擊黃巢,這種做法簡直沒有任何情誼可言。但當時的皇帝對朱溫這種行為很高興,還重新給朱溫改了個名字,讓他以後叫做朱全忠。意思就是說,它非常的忠誠,但是誰知道,就是這個被皇帝看好的朱溫最後卻成了唐朝的掘墓人。

不仁是因為朱溫為了在朝廷中自己一個人能夠獨斷專行,所以對於凡是不支援他的人,不管對方是不是忠良、棟樑,他都會非常乾脆地將其殺掉,可謂是心狠手辣。這點在白馬驛事件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白馬驛之禍:9名皇子被勒死,30位大臣被扔入黃河,唐朝從此滅亡

可憐白馬驛那麼多的皇子和朝廷大臣,兢兢業業多年,為大唐和百姓付出了那麼多,卻最終慘死在了爭權奪勢的漩渦中。他們的去世不僅僅是30多個家庭的破碎,更是整個唐朝的苦難,最終導致了許多無辜的百姓身陷改朝換代的動盪。

最難生在帝王家。千言萬語匯成這一句話,這是來自歷史上多少不同朝代、不同皇室的感嘆。權利的爭奪戰在時間的軌道上總是一幕幕重複的上演,而對於權利的爭奪更多泯滅的是人性的光輝與理智。

雖然古往今來,有人存在的地方總是伴隨著利益的爭端,但希望大家可以以史為鑑,監督自身,愛惜自己,關愛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