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夷之辨:北宋與遼的正統之爭中,處於劣勢的遼國做了哪些努力?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歷史上,彼此針對的各個王朝互相貶低對方,抬高自己的行為,並不罕見。但像宋遼之間這樣,形成關於中華文化正統之爭的,卻是絕無僅有。

通常情況下,在中原王朝建立了大一統的王朝統治之後,勢必要繼承前朝的文化正統,成為當然不讓的中華正統。而邊疆少數民族因為受到中原大一統王朝的壓制,無論從實力上,還是從地位上,都是沒法爭這個正統之位的。

華夷之辨:北宋與遼的正統之爭中,處於劣勢的遼國做了哪些努力?

宋遼夏疆域圖

偏偏在北宋時期出現了意外,北宋建立以後,中原大一統的王朝基本上算是建立了,可北邊遼國卻並沒有消失,反而更加強大,一直伴隨著整個北宋王朝的歷史而存在。於是,在大宋和契丹所建立的遼國之間,一場關於中華正統的爭論開始了。

一、北宋在軍事上的羸弱和契丹王朝的“中國化”是正統之爭的現實基礎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不管是建立遼國的契丹人,也就是後來滿族的祖先。還是建立大宋的漢人,都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能說一者為主體民族,一者為少數民族,其在華夏民族內部的地位是一致的,都是組成整體的一部分。

但是在北宋時代,

契丹畢竟崛起於中原王朝的核心之外,其所奉行的制度,通行的文化,也跟農耕文明主體的中原文化有比較大的差別。

按理來說,大宋承前啟後,繼承中華正統的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宋朝建立後數次北伐,皆無功而返,以燕雲十六州為代表的漢人傳統勢力範圍,還在契丹遼國的手中。

軍事上的羸弱

本來就使得大宋在面對契丹遼國時弱勢一點,更別提遼國一直積極的

推行漢化

,尤其是在燕雲十六州原本的漢人勢力範圍內部,施行用漢人治理漢人的方法。

華夷之辨:北宋與遼的正統之爭中,處於劣勢的遼國做了哪些努力?

遼國官制

《遼史·百官志》記載:

“官分南北,因俗而治,以國制制契丹,以漢制待漢人。”

你能說在今天東北、北京、甚至河北的一部分由漢人治理的廣大地區地區的漢民,他們不是中華文化的正統繼承者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當然也不能。如此,在大宋和大遼之間,一場關於華夏正統地位的論爭開始了,固然在這場論爭裡契丹遼國天然處於弱勢地位,但燕雲十六州一日不回到大宋,這場交鋒就一日沒有結局。

因為對方的有些論點,你是根本沒辦法反駁的。

沒辦法反駁是現代人的想法,對於生活在大宋朝的文人士大夫們來說,他們當然要義正言辭的駁斥遼國這種說法。否則置天子與何地,置數千年的文明傳承於何地?

二、北宋王朝和契丹王朝對於人才和民心的爭奪,是正統之爭的根本原因

如果說

大宋朝對於自己華夏正統地位的捍衛,是出於軍事上打不過之後,保留自己僅有的一點文化上的尊嚴

的話,那麼遼國堅持不懈的無理取鬧,非要把自己說成是華夏正統,當然也是有原因的。

其中第一個原因就是

加強國內統治的向心力。

因為遼國一直是以契丹民族為主要的統治階層,漢人一直被排斥在真正的權力中心之外,實際上大遼內部的局勢並不穩定,

燕雲十六州的漢人百姓們,對於遼國中央政府的向心力一直不足。

華夷之辨:北宋與遼的正統之爭中,處於劣勢的遼國做了哪些努力?

遼國漢人

這個時候,丟擲正統之爭這個話題,一是以此來轉移視線,二則用這樣的方式團結各民族,增加國家認可程度,穩固自己的統治。

其二,在宋遼這場持續百年的抗衡之中,軍事上遼國佔據主導地位,但是要打也真的打不贏。宋國在軍事上是守勢,但是正要輸也輸不了。眼看著雙方對抗的局面從閃電戰變成持久戰,消耗戰,比拼的東西從單純的軍事能力早就變成了整體的綜合國力。

而要提高整體的綜合國力,對於宋國來說最大的問題是三冗,以及軍隊戰力不強的問題。對於遼國來說,最大的問題是經濟不行。可是搞經濟偏偏不是契丹貴族所擅長的,所以他們急需各種治理天下的人才。

從這個角度上講,遼國堅持正統之爭,實際上也是為了方便對於宋國人才的吸引,類似於現代公司之間的各種挖人。

《遼史》之中記載的宋朝進士投遼的記載,就是明顯的例子:

“宋進士十七人挈家來歸,命有司考其中第者,補國學官,餘授縣主簿、尉。”

在讀書人作為社會精英階層的時代,想要吸引他們為自己所用,就必須要考慮到他們心裡各種精神寄託。毫無疑問,

華夏衣冠

是眾多文人精神寄託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

不管是宋國,還是遼國。誰要是能讓天下人,尤其是天下讀書人相信自己才是華夏衣冠的繼承者,那麼必然能獲得其中大部分人的支援。

華夷之辨:北宋與遼的正統之爭中,處於劣勢的遼國做了哪些努力?

契丹武士

那麼難道當時宋國計程車子們不知道宋朝才是中華正統的繼承者們,其實也是知道的。但遼國這麼一直胡攪蠻纏的堅持,就好比一塊遮羞布,讓那些在宋朝默默無聞的人,在金國出仕為官的人,心裡有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上講,宋遼正統之爭的根源,實際上並非文化之爭,而是軍事之爭,是政治之爭,是雙方整體競爭抗衡的一個表現,也是一種對抗的手段。

三、遼國能夠在與大宋的正統之爭中堅持百年,雖然處於弱勢卻一直未曾消失,跟其國內的漢化有關

國與國之間,尤其是像遼國和宋國這樣互相奈何不了對方的大國之間,互相之間就算是有什麼爭論,也得稍微講點理,完全像現在某些國家一樣胡攪蠻纏,不管是宋人還是遼人,都做不出來這樣沒品的事。

那麼遼國在與宋國爭辯這個誰才是華夏正統的時候,除了利用本來就在其統治下的遼東漢人之外,還做了哪些準備,或者說有哪些站得住腳的論點呢?

華夷之辨:北宋與遼的正統之爭中,處於劣勢的遼國做了哪些努力?

宋國官制

其一就是社會制度的完善

,遼國建國之前,實際上還是屬於遊牧民族的部落制,社會關係還介於農奴制和封建制兩可之間,只是因為其軍事力量強大,在五代十國的戰亂之中逐漸崛起,建立國家,成為一個能夠與後來的宋朝相抗衡的國度。

而在建立國家之後,遼國迅速的學習中原文化制度,建立自己的統治體系,照搬中原王朝的統治機構,形成了與宋朝類似的政治制度,統治結構。雖然在執行上這種結構還只是個幌子,真正起作用的還是部落首領制,但至少從表面上,具備了中原王朝的樣子。

更關鍵的是,遼國建國還在北宋之前,也就是說,宋朝繼承中原文化正統之前,人家遼國已經建立了。固然是那個時候他們還比較落後,根本沒想到繼承中原正統文化這個事情,但是畢竟人家在前面建國,說自己繼承了你也沒辦法。

除了政治制度之外,在

文教禮法,社會習俗,詩詞歌賦等等方面,遼國也積極學習宋國,建立健全社會文化,積極引進人才,是其與大宋風俗接近,文化類似。

總的來說,除了長得不像中原王朝的人,其他各方面都已經與宋朝相似了。你宋朝要說我大遼不是中華正統,那麼你也不是。

華夷之辨:北宋與遼的正統之爭中,處於劣勢的遼國做了哪些努力?

宋代文人

同時,在這場論爭之中,遼國還佔據著一個優勢地位,就是中原文化的包容性。《春秋》之中說: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

這種文化的包容性,說起來只是一句話,但是體現在民族的每一個個體身上,就是對於秉持同樣文化,語言,習俗的其他民族的認可。因此在契丹建立的遼國大力推行漢化,將自己變得與大宋相似的時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讓一部分當時計程車人接受其正統地位的。

顯然從這個角度上講,遼國與宋國的正統之爭,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四、 結語

“華夷之辨”,一直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時期,處於主導地位的農耕文明,與周邊遊牧民族在爭奪生存空間的時候,區分敵我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

。從遼國的起源上來看,遼宋正統之爭顯然是符合古代王朝“華夷之辨”這條分界線的。

可是遼國建立國家後,積極在國內安撫遼東漢人,積極推行漢化政策,學習北宋先進的社會制度,文化思潮等等,使其在短時間內從奴隸社會關係躍進到封建社會關係,對於其國內的穩定和統治的維護,是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意義的。

所謂正統之爭,說白了就是兩個國家在軍事對抗走不通,互相奈何不了彼此的時候,依據當時社會文化思潮,所產生的一種文化競爭的方式。在這場競爭之中遼國因為其民族,習慣,地域等等的因素,是處於絕對的劣勢的。

但劣勢並不代表徹底的輸,正如同宋國在軍事上打不過遼國,但也不會被徹底打敗一樣,遼國反而在這種文化競爭的過程之中,相對的穩定了國內統治,得到更多讀書人的認可。

參考文獻:

《宋史》

《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