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灣”的前塵往事

“三井灣”的前塵往事

確山縣城南山

盤龍山又名蟠龍山、龍山、蟠山,不過確山人習慣稱之為南山。它主要由盤龍山及其附屬山脈,登高山和二郎山組成,這裡峰巒逶迤,林壑幽深,天造人為景點遍佈,吸引各地遊人蜂擁而至。

閒來南山遊玩,竟有驚人發現,這要從盤龍山腳下的三井灣說起……

確山縣三里河鄉後樓村的三井灣是盤龍山南麓的一個小山村,她背靠蜿蜒起伏的盤龍山,迎面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稀稀落落地點綴在大山的南坡,如同一個被人遺忘的世外桃園,寧靜恬淡……

我覺得“三井灣”這個地名很有意思,於是向當地人打聽“三口井”的位置,問了不少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再耐心打聽,終於一位知情的老人替我拂去心頭的疑雲。

原來“三井灣”並沒有所謂的三井,它其實是明代分封到汝寧府的藩王陵墓。依照明制,封藩到各地的諸王之後,從兩歲起,就開始為其修建陵墓,修好後留下一個“天井”,死後再封土下葬。所以“天井”就是墓穴,但因避諱“墓”字,故稱之為“井”。一般臨近藩王墓地的村落,多以“井”字命名,這就是“三井灣”地名的來歷。

這裡講到“封藩”,實際上它是明代的一種換個叫法的“分封制”。在中國歷史上“分封”制,始終是個令人愛恨糾結的政治制度。首先西周開了“成於分封而亡於分封”的先河;接著漢高祖再試,卻害苦了漢武帝,結果被漢武帝“推恩”削藩,一統了之;魏、晉也重蹈覆轍,再嘗“分封”苦酒……那麼明明知道“分封制”利弊同存、福禍難辨,可為什麼到了明代朱元璋還要推崇它呢?

原來明太祖朱元璋乃窮苦人出身,從小受盡欺負,骨子裡就有一種不安全感。所以在他眼裡,這些個文臣武將無論有多忠誠,也沒自己的血脈兒孫可靠,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朱字。

後來朱元璋就擺出一副天下為公的面孔給自己的“分封”找依據、定調子。他說:“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為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尊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明太祖實錄》)皇上既開金口,群臣皆頻頻點“贊”。

——於是大明王朝老曲重彈,又開始分封諸侯了。

明成化十年,英宗之子秀懷王朱見澍封藩汝寧府(今汝南縣東關王府門大街即藩王府舊址)。他是就藩汝寧府的第一代王,時年只有18歲。可年紀輕輕的秀懷王還沒來得及宏圖大展,便在兩年後因病去逝,其繼承者是他的小弟弟,崇王朱見澤。

崇王就藩汝寧府,一共世襲六代,分別是崇簡王:朱見澤;崇靖王:朱佑;崇恭王:朱厚耀;崇莊王:朱載境、崇端王:朱翊,及末代崇王朱有常,前後延續一百八十多年。

因為確山一帶有崇王的山林和領地,歷代崇王及王妃去世後都葬在盤龍山南麓,所以三井灣一帶曾是崇王的家族墓地,當然這是五百多年前的事了。

…………

老人學識淵博,樂觀健談,嘮完崇王家事,欲起身離開。此刻,興致正濃的我便再三挽留,精誠所至,老人終於爽快地答道“中中中,再陪你轉轉。”

他領我來到一戶靠近山坡的農家,這家屋後的籬笆和柴草邊,隨意堆放著很多殘破不全的石雕。有重達數噸的包柱石,還有石柱、石人、石槨和碑座等,判斷它們大多為崇王陵墓地表建築殘件。

其中一尊青石立柱,格外吸人眼球。

“三井灣”的前塵往事

石柱(石坊構件)

臨近觀察,只見石柱青石鋪底,通高約三米餘,直徑約五十公分,柱體祥雲密佈、金蟒盤旋,底部則峰巒如聚、碧浪滔天,雕刻整體佈局嚴謹細膩,刻畫惟妙惟肖,生動逼真,堪稱石刻精品。

關於石柱上雕刻的動物,我們倆好一番爭論。分辨龍蟒之別,最簡單的方法是數爪子,一般龍五蟒四。但由於年代久遠、風雨剝蝕,石雕上爪子和雲朵早已模糊一團,實在難辨。但我堅持認為它是一條蟒,因為論級別,這裡埋葬的只是個親王,按規制這個級別只能享受這個層次的待遇。老人卻一直認為它是一條五爪龍,因為這是他的家鄉,他對這個“五爪”龍,早已確認無疑。

我始終不敢苟同,於是定睛細看。看來看去,我也發現有一條足上的爪子,好像也真的是五個。假如老人判斷正確,那就說明,明代中後期,在君臣權利博弈的背後,可能還隱藏著更多、更耐人尋味的逸聞故事。

最後,老人又陪我去到墓地。

崇王墓坐落在盤龍山的一處向陽坡,它坐北朝南,依山面水,體現了中國人理想獨到的風水觀。由於歷代盜墓賊對古墓的瘋狂盜掘和破壞,現在這裡除了一處高出地面的土冢和隨處散落的殘磚爛瓦外,昔日王族的威嚴與氣度如過眼煙雲,早已消失殆盡……

“三井灣”的前塵往事

年輕的藩王

“三井灣”的前塵往事

石人

“三井灣”的前塵往事

雲紋與獸爪

“三井灣”的前塵往事

蟒龍雕刻

“三井灣”的前塵往事

末代崇王手跡(永壽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