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共有八種異姓王,封王原因各不相同

在中國歷史上,異姓王是很獨特的存在。中國歷史自秦漢以來都施行郡縣制,並不會保留諸侯封國。即使分封宗室子弟為王,也都是同姓同宗。可在歷史上,出於種種原因,仍然有大量的異姓王存在,這些人封王的原因各不相同,其結果也自然各不相同。

第一種:封邦建國

最早的異姓王就產生於西漢,在漢高祖劉邦反秦起義與楚漢相爭中,各路義軍盟友對劉邦的最終勝利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劉邦感激他們的貢獻,將他們分封到全國各地,封邦建國。這些人就是最早的異姓王,共有七國八位,分別是楚王韓信、韓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敖、燕王臧荼(燕王盧綰)、長沙王吳芮。不過這些人的下場都很慘,因為威脅了劉氏天下,先後被劉邦與呂后剷除,韓信、彭越更是被夷三族,連劉邦的發小盧綰都被逼叛逃匈奴。最後劉邦還立下遺囑: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中國歷史上共有八種異姓王,封王原因各不相同

因此,後世也就幾乎沒什麼真正意義分封式“封邦建國”的異姓王了,異姓王不是生前虛封就是死後追封。但之所以是“幾乎”,就在於清朝前期出現了四個實質性的藩王: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定南王孔有德。這幾位藩王可全是實封,吳三桂鎮雲貴,耿精忠鎮福建,尚可喜鎮廣東。他們的結局也眾所周知,康熙逼反了吳三桂,最後釀成了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亂。

第二種:追封先賢

在古代皇朝,往往會追封前代建立下特殊功績和偉業的先賢為異姓王,讓他們享受祭祀和香火。比如秦末大澤鄉起義的領導者,第一個反秦的陳勝,就被劉邦追封為“隱王”。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追封了自己的岳父郭子興為滁陽王。不過最出名的,自然是“文宣王”孔子與“武成王”呂尚了。

中國歷史上共有八種異姓王,封王原因各不相同

第三種:外藩割據

所謂外藩,就是指不受王朝管轄,實質上獨立但名義上臣服的藩屬。這些藩屬國有時候會接受中央王朝的封號,成為名義上的異姓王。這些外藩僅僅是名義臣服,有的時候還會與中央王朝兵戎相見,自己稱帝也不是少數。比如“南越王”趙佗曾經在呂后時稱帝,號“南越武帝”,更不用說更著名的“大魏吳王”孫權了。

中國歷史上共有八種異姓王,封王原因各不相同

第四種:外戚獲封

外戚作為皇帝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又不向宗室那樣對皇位有威脅,因此也會獲得皇帝的垂青,被封為異姓王。最早的外戚獲封就是呂后執政時,諸呂都被封王,呂臺、呂產、呂祿、呂通分別為呂王、梁王、趙王、燕王,呂后一死,諸呂就被剷除。

宋朝時,因為后妃往往都來自於平民家庭,為了抬高后妃家世,也會給皇后貴妃的父親封王,只不過宋朝的異姓王完全是虛封,更多是一種慣例。

第五種:權臣篡位

權臣在改朝換代前往往會先拜丞相,再加九錫,然後封異姓王,最後禪讓,有一套完整的流程。走到這一步的權臣,基本上都已經完全掌控了朝廷,大權獨攬,馬上就要篡位了。典型的就是魏王曹操曹丕父子、晉王司馬昭司馬炎父子,北周的隨王楊堅,隋朝的唐王李淵,唐朝的梁王朱溫。他們最終都改朝換代,成為了新朝代的開國皇帝。

中國歷史上共有八種異姓王,封王原因各不相同

第六種:二王三恪

二王三恪是一種古代政治禮節,歷代王朝都會追封前朝王氏後裔,給予王侯名號,贈予封邑,祭祀宗廟,以示尊敬,顯示本朝所承繼統緒,標明正統地位。比如西晉的陳留王曹峻、曹澳,就是曹操的子孫。

不過,這類異姓王的結局往往都不太好。自從南朝劉宋武帝劉裕篡位後,封司馬德文為零陵王,不久就派人將其暗殺。此後,南朝宋、齊、梁、陳、西魏、東魏、北周、隋朝、唐朝的禪位君主均被弒殺。下手最狠的是隋文帝楊堅,非但把宇文泰的子孫屠戮殆盡,還把整個宇文氏有血緣關係的幾乎滅族。

第七種:功臣封賞

這一類功臣封賞,與韓信、吳三桂們不同,他們雖然立有大功,但卻沒有實質性的裂土封王,只是虛封,而且這類封王,大多是死後追封的。比如宋朝開國名將曹彬,死後被追封為濟陽郡王,南宋名將韓世忠被追封為通義郡王、蘄王,岳飛被追封為鄂王。

中國歷史上共有八種異姓王,封王原因各不相同

生前因為大功被封為異姓王的也有,比如平定安史之亂的郭子儀就被封為汾陽郡王,平定黃巢起義的朱溫被封為吳興郡王。

第八種: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最開始的時候,以天王洪秀全為中心,只有五個異姓王,也就是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但隨著內訌天京事變,楊秀清、韋昌輝被殺,石達開負氣出走,異姓王的數量就急劇膨脹,到了幾乎沒有人不是王的程度。

然自此大封之後,幾至無人不王,而丞相、天將之職多攝行。於是各持一軍,勢不相下,而調遣諸王者,僅陳玉成一人。

中國歷史上共有八種異姓王,封王原因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