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建立之初正處在國富民強的上升期,四川為何多次發生農民起義

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一舉篡奪後周皇權,建立宋朝。雖然趙匡胤此舉有謀朝篡位之嫌,被歷史學家稱為“得國不正”,但客觀上說,趙匡胤此舉還是順應歷史潮流之舉。

宋朝建立之初正處在國富民強的上升期,四川為何多次發生農民起義

自公元907年唐朝覆滅,中國歷史進入分崩離析的五代十國時期。大江南北黃河上下,被大大小小的軍閥與小國瓜分,彼此之間為了爭奪地盤和財富,連年混戰,萬里中原變為血火疆場。各種各樣的昏暴之君和短命王朝曇花一現層出不窮,又很快隕滅。黎民百姓成為受害最為深重的群體,他們或者被迫加入軍閥混戰充當炮灰,或者被沉重的徭役賦稅壓榨而死,可謂民不聊生,飽受摧殘。

宋朝建立之初正處在國富民強的上升期,四川為何多次發生農民起義

而趙匡胤建立強大的宋朝,一統河山,徹底終結了五代十國持續五十多年的戰亂,化劍為犁,血火疆場變為萬頃良田,久違多年的男耕女織場面,裊裊炊煙的田園景象,重現人間。因此趙匡胤建立宋朝,最大的受益者有兩個,一個是趙匡胤本人,另一個則是黎民百姓。

宋朝建立之初正處在國富民強的上升期,四川為何多次發生農民起義

然而,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宋朝建立之初,正處在國富民強的上升期,四川卻先後發生了多起大小不等的農民起義。中國古代農民是最容易滿足的,如《蜀中廣記》所說,“若令家畜五母之雞,一母之豕,床上有百錢布被,甑中有數升麥飯,雖蘇、張巧說於前,韓、白按劍於後,將不能使一夫為盜”。只要家裡有幾隻母雞和一頭豬,缸裡有幾升糧米,炕上有兩床被子,但凡有一線生機,即使蘇秦張儀親自勸說,韓信白起仗劍威逼,他們也不肯把腦袋別在腰上造反。

宋朝建立之初正處在國富民強的上升期,四川為何多次發生農民起義

回顧宋朝建立初期,四川農民卻一反常態,先後掀起了大大小小十餘場起義。乾德三年(965年),宋朝建立的第五年,四川爆發了開國以來第一場農民起義。原後蜀國武將全師雄在綿州揭竿而起,振臂一呼應者雲集,四川百姓馬上加入進來,掀起一場如火如荼的起義,邛、蜀等十六州響應。直到乾德四年八月,起義才在趙匡胤重兵圍剿下失敗。

全師雄起義還在進行之中,乾德三年,四川遂州農民起義。乾德四年,四川閬州、渝州農民起義。開寶六年,渠州農民起義,太平興國六年,綿州農民再度起義。淳化四年,四川農民王小波李順掀起一場大型起義,席捲整個四川,宋太宗耗費三年,調集重兵,才把起義平息下去。

宋朝建立之初正處在國富民強的上升期,四川為何多次發生農民起義

四川農民為什麼跟宋朝這麼苦大仇深?在五代十國亂世中飽受摧殘的農民,好容易迎來太平盛世,為什麼又要接二連三發起起義?

原來,這與四川當時的特殊情況有關。宋朝建立之前,五代十國時期,四川先後處在前蜀與後蜀的統治下。四川由於遠離中原,蜀道難行,成為一個相對封閉而自給自足的地區。前蜀國君王建、後蜀國君孟知祥、孟昶,都是勤政愛民的賢明之君,把四川當成萬世基業認真經營,體恤民力,任賢用能,招募流亡,大力恢復和發展生產,百姓盡享榮農桑之利,生活富足安定,使得四川成為五代十國時期罕見的桃源之地。

宋朝建立之初正處在國富民強的上升期,四川為何多次發生農民起義

因此宋朝的統一戰爭,對其他地區百姓來說,是救民水火解民倒懸。但對於四川百姓來說,卻恰恰相反,宋朝軍隊帶來的戰火,被視為一種侵略,徹底打破了他們的太平生活和安定秩序,因此他們對宋朝建立並無好感。

更加讓四川百姓難以接受的是,宋朝建立後,全國各地其他地區飽受戰火摧殘,瘡痍滿目,百廢待興。而四川地區卻有著充足深厚的財力積澱,宋太祖和宋太宗就把四川當成了出血筒子,用各種手段頻繁大量從四川抽調財富支援其他地區,甚至不惜向四川徵收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使得四川農民生活困苦不堪,因而才會激起一場又一場農民起義。

參考資料:《宋史》《宋代農民年起義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