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戰天下,朱棣能成功奪取江山,最感謝的要數這個“敵人”

在冷兵器時代兵馬、物資對戰爭起著決定性作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但傳奇人物的誕生就在於其才能可以打破常規,成就非凡,明成祖朱棣就是其中一位。這個男人以難以完全控制的燕京一地,開啟了“靖難之役”的篇章,成就了一城戰天下的傳奇,這在歷代都是絕無僅有的。

其中朱棣文治武功,統軍才能不可忽視,但朱元璋在世時看重、提拔的李景隆表現差強人意也是重要原因。朱元璋為孫子朱允炆培養的大將,熟讀兵書,性格低沉,有名將風範。但觀其在“靖難之役”中的表現,和朱棣完全不在一個頻道,稱之為“當代馬謖”也沒什麼問題。

一城戰天下,朱棣能成功奪取江山,最感謝的要數這個“敵人”

最初朱棣的力量是十分弱小的,雖然他是燕王,但大多數將士對於皇帝朱允炆的名頭還是很顧及的,大多持觀望態度。朱允炆為了削藩,派出特使謝貴收買燕王舊部,意圖透過抓獲朱棣達到削藩效果。但事情敗露,朱棣起兵佔領燕京,“靖難之役”自此拉開序幕。

朱棣多年的燕王生涯,無論治軍、治政都很出色,受到了眾多將士、官吏愛戴。所以很快收服了燕地舊部,朱允炆啟用的前朝老將耿炳文,完全被朱棣打得還不了手。朱允炆想起了朱元璋的教誨,啟用了朱元璋為自己培養的新一代名將,名將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

李景隆帶領五十萬明軍,意氣風發的開始了討伐朱棣的征程。佔據絕對優勢的李景隆一上來就錯失良機,沒有選擇進攻外出的朱棣軍,而是依照兵書穩紮穩打,進攻起了城高池深的燕京。按兵書來講,這麼做確實沒問題。但建立在雙方極度不平衡的勢力基礎之上,朱棣出城一定是尋找戰爭的轉機,李景隆完全沒有必要放他離去,增加戰局未知性。

一城戰天下,朱棣能成功奪取江山,最感謝的要數這個“敵人”

事實也是如此,朱棣深知憑藉自己的實力,絕對不是李景隆五十萬大軍的對手。他找到了寧王朱權那裡,一頓痛哭泣,請求這個弟弟為自己向朝廷說情分。但之後的情況就撲所迷離了,這個向來以精明睿智著稱的寧王。竟然在自己的地盤上,毫無知覺的被朱棣俘虜了,塞外的寧王可能沒有半分警覺性?很大可能就是不滿朱允炆削藩制度,自己又沒有起兵的魄力,暗中助長朱棣的氣焰。

但不管怎麼說,朱棣得到了寧王麾下七八萬善戰之士和六千輛戰車,以及僱傭來的遊牧民族武裝朵顏三衛,形成了一股可以對抗李景隆的軍力。李景隆五十萬大軍進攻燕京,城池岌岌可危。不過“虎父無犬子”,朱棣世子朱高熾在姚廣孝輔佐下,利用水澆城牆凝冰,苦苦堅守,為李景隆攻城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一城戰天下,朱棣能成功奪取江山,最感謝的要數這個“敵人”

多日難以破城的明軍士氣低迷,疲憊不堪。朱棣帶領草原上的近十萬精銳騎兵、戰場,呼嘯而來,如同山崩地裂、勢不可當。李景隆麾下明軍大亂,燕京城內朱高熾趁機率軍出城,內外夾攻,李景隆五十萬大軍徹底崩潰,自此燕王朱棣展開了反攻的號角。

或許是出於對爺爺朱元璋的盲目崇拜,朱允炆並沒有責怪這位爺爺培養的大將。反而認為李景隆戰敗,是因為權威不夠高,各軍指揮不協調,反而給李景隆加了代天子征伐的權力。

朱允炆不顧一切的信賴著李景隆,李景隆卻在傾其所有的坑害著“伯樂”朱允炆。朱棣和李景隆指揮水平根本不在一個頻道,李景隆依照兵書聚集兵力,穩紮穩打。可朱棣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帶領北地精銳騎兵,攻擊太原、濟南等周邊重地,所向披靡。就這樣朱棣在前方收著戰果,李景隆率軍匆匆追趕,等到了地方人影都沒了,雙方展開了一場鬧劇。

一城戰天下,朱棣能成功奪取江山,最感謝的要數這個“敵人”

直到朱棣把周邊重鎮肆虐一空,集聚了足夠了力量,準備決戰時,李景隆才追上了朱棣的腳步。雙方在河北進行了一場曠世大戰,一方是李景隆聚集的六十萬明軍,一方是朱棣的燕軍和朱權的寧軍,接近十五萬。

可河北什麼地形大家都明白,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面對朱棣近十五萬騎兵,李景隆就在平原之上布兵迎敵。轟鳴的馬蹄聲打破了寧靜的平原,明軍將士戰戰兢兢的等待著敵軍衝陣。強大的衝擊力使步兵方陣難以維繫,空有六十萬人馬,卻無使力之法。李景隆的平原決戰,徹底打光了朱允炆可以調動的實際軍力,朱棣此戰之後已經具備了南征的力量。

回到南京的李景隆,受到了群臣的彈劾。面對雪花般的彈劾信,朱允炆還是選擇了寬恕李景隆,並沒有責怪朱元璋為自己培養的大將李景隆。

可不久李景隆再次坑慘了朱允炆,面對南京城下的朱棣大軍,朝廷再也沒有兵馬應對了。李景隆很識相,打開了城門,迎接朱棣進城。事後朱棣加封了李景隆,還讚歎他是“靖難第一功臣”。原因是“默相事機之功”,這個征討朱棣的朝廷大將李景隆,完美的配合了起兵靖難的燕王朱棣。塑造了朱棣以一城一地,征戰大一統王朝,最終獲勝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