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重遊故宮,途中碰見一位白髮老人,愣幾秒後臉色都變了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溥儀重遊故宮,途中碰見一位白髮老人,愣幾秒後臉色都變了

李煜當年在亡國之痛中寫下這首詞,讀來可謂字字珠璣,引人垂淚,但當我們回首歷史,會發現在清末有一位皇帝與他的經歷頗有幾分相似,他就是年僅三歲便繼承帝位的愛新覺羅·溥儀。1908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離世,當時的慈禧太后為了讓她眼中的大清江山有繼承人,於是將三歲的溥儀推上帝位,此後,溥儀的人生便傳奇般展開了。

從電影《末代皇帝》中人們對溥儀有所瞭解,當看到一個離不開奶媽的孩子坐在高堂大殿上,而年過半百的官員卻伏身跪地,不禁讓人覺得有些滑稽可笑,甚至此時的溥儀根本不懂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自己要離開家來到皇宮生活,為什麼所有人都對他言聽計從。

溥儀重遊故宮,途中碰見一位白髮老人,愣幾秒後臉色都變了

不過這卻是實情,儘管當時已有一些新思想傳入中國,但皇帝在國人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還是很難撼動,有趣的是就在溥儀繼承帝位三年後,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結束,清王朝真正結束它268年的統治期,但根據《清室優待條件》,溥儀仍保留著皇帝稱號便繼續住在紫禁城內。

溥儀在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寫到“從乾清宮以北到神武門為止,我在這塊天地裡,一直住到民國十三年被民國軍驅逐,也是在這裡,我度過了人世間最荒謬的少年時代”,他迷迷糊糊地度過了這些歲月,在別人的保護下有比較安穩的生活,但接下來他要面臨的人生,卻只有自己。

溥儀重遊故宮,途中碰見一位白髮老人,愣幾秒後臉色都變了

此時的溥儀並沒有意識到國家興亡的大業和自己命運的改變,因為長期居住在紫禁城中,對外界的訊息並不瞭解,他生活在自己舒適的小天地裡,過著小皇帝的生活,一切生活都不需自己操心,在皇宮裡享受屬於皇帝的特權,只是盡情的娛樂,卻不知悄然而至的改變將帶來什麼。

1924年馮玉祥發動政變,駐軍北京城,為了徹底扼殺封建思想,於是派兵將溥儀從紫禁城中趕走,此時的溥儀不過是十九歲的少年,殊不知,就是這一刻的到來,將會徹底讓他的生活被改變。但是這一天來得如此匆忙,兵隊突然就進入,並且下令立即離開紫禁城,於是,溥儀就在這樣的倉皇中開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溥儀重遊故宮,途中碰見一位白髮老人,愣幾秒後臉色都變了

在皇宮生活多年的溥儀並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先是在醇親王府住了一段時間後,因躲避馮玉祥的逼迫,後來在日本人的幫助下逃往天津,並在天津居住了長達7年之久。不過日本人對他的幫助不是簡單的,他們早已做好了計劃,透過幫助溥儀贏得他的好感,然後再利用他達成自己的野心。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人強佔東北,開啟他們想要逐步霸佔中國的狂妄想法。為了有一個藉口實現這一計劃,日本人和溥儀談條件,要求他做傀儡皇帝以期建立傀儡政權,達到他們要穩定局勢的計劃。經過一系列的策劃以後,1934年3月1日溥儀在東北長春登基稱帝,出任偽滿洲國的皇帝,年號康德。

溥儀重遊故宮,途中碰見一位白髮老人,愣幾秒後臉色都變了

雖然日本人扶持溥儀稱帝,但他的所有行動卻受到日本人的嚴密限制和監視,此時的他無異於一個玩偶任由日本人擺弄,相當於一個俘虜。直到1945年,蘇聯出兵東北對日宣戰,在這場戰爭中日本戰敗,因此偽滿州國也至此結束,溥儀又一次開始了逃亡,但是卻在出逃路上被蘇聯軍隊俘獲,成為一名犯人被關押在蘇聯的看守所中。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50年,溥儀才被引渡回國,但因其特殊身份,便先讓他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內關押9年進行改造。他的生活因此有了兩個極端,從原來物質生活豐富的皇帝轉變為在監牢中不斷自我改造的犯人。1959年,全國釋放了首批在押的戰爭罪犯時,溥儀才被釋放。

溥儀重遊故宮,途中碰見一位白髮老人,愣幾秒後臉色都變了

特赦以後,溥儀以一名普通公民的身份生活在北京,他被調到文史館負責文史資料的整理工作。此時,年過半百的溥儀已經完全由養尊處優的皇帝變成一個自食其力的普通老百姓,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多年的監獄生活讓他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變化,前半生與後半生的不同遭際讓這位老人平淡的生活。

但晚年的溥儀一直有一個心願,就是回紫禁城去看看,當年匆匆離去,已有幾十年未曾回去過。於他人而言,紫禁城是一個觀賞遊玩的景點,但對溥儀來說卻是他的家,是承載了他童年和早期青年生活的家。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他曾經最熟悉的。

溥儀重遊故宮,途中碰見一位白髮老人,愣幾秒後臉色都變了

後來,等他有機會來到紫禁城城門前才發現,這裡已經成了故宮博物院,人們都排隊領取門票進去參觀,不過早就過上普通人生活的溥儀很快就反應過來了,於是自己也去排隊取票。正在此時,溥儀突然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走來,兩人四目相對,時間靜止了幾秒後,溥儀瞬間臉色大變。這位老人到底是誰?為什麼讓溥儀如此反應?

原來他是當年馮玉祥的手下鹿鍾麟,就是他帶兵將溥儀趕出紫禁城的。因為新中國成立後他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已是國防委員會委員,原本隱居天津的他便搬到北京居住。儘管這麼多年未見,彼此都經歷了不同的遭遇,但是溥儀還是一眼認出了他,可見這件事在溥儀的一生中有多大的影響。

溥儀重遊故宮,途中碰見一位白髮老人,愣幾秒後臉色都變了

鹿鍾麟見此情景,也略顯尷尬,於是主動替溥儀購買參觀紫禁城的門票,算做對溥儀的一點補償,溥儀也欣然接受了他的提議。溥儀看著門票對鹿鍾麟說自己現在是一位普通的公民,想進紫禁城也得買門票了。溥儀用調侃的語氣說出了人生的幾度變遷,有些歷經風霜的苦,卻也有滿足當下的甜,他以平民的眼光看待一切,踏實地生活著。

兩人在參觀故宮的過程中有人認出來溥儀,不知情的人對溥儀曾經的皇帝身份感到十分好奇,並且還有人問他在金鑾殿的龍椅上坐著是什麼感覺,溥儀也如實回答道:“我坐龍椅的時候只有3歲,哪裡還記得什麼感覺。”大家一聽都笑了起來。

溥儀重遊故宮,途中碰見一位白髮老人,愣幾秒後臉色都變了

別人對溥儀的好奇停留在他曾是大清的皇帝,好奇於他與眾不同且十分特別的人生經歷,但是對溥儀來說,這些早已是過眼雲煙,苦與樂都已成為句號停留在曾經的某個時刻。重要的不過是過好眼下的生活,能夠享受“曉看天色暮看雲”,所以他可以毫無忌憚的向別人講述曾經在紫禁城的生活。

溥儀的一生足以說明了人生的風雲鉅變,我們作為普通人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但生活中也會有很多不同小插曲不斷出現,或苦痛或歡樂,不過重要的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這些事情。中國人講究中庸,面對事物應當做到不悲不喜,以平和的心境面對,但是對於我們而言,無法百分百做到平和的心境,卻可以不斷約束自己,告誡自己,去接近這樣的境界。

參考文獻:

《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