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非遺】牛郎織女民間故事傳說

【三秦非遺】牛郎織女民間故事傳說

牛郎織女民間故事傳說

[長安區國家非遺代表專案]

牛郎織女傳說源於西安市長安區斗門鎮,以在該地發現的漢代牛郎織女石刻雕像實物石婆和石爺造像為故事原型,在民間形成的帶有神話色彩的愛情故事傳說。

【三秦非遺】牛郎織女民間故事傳說

作為我國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之一的牛郎織女傳說,與我國古代對天象星宿的研究有密切關係。早在奴隸制鼎盛階段的西周時期保留下來的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星宿“牛郎”、“織女”的記載。

【三秦非遺】牛郎織女民間故事傳說

西漢時牛郎、織女從文字記載中的星宿落到地面,並演變為我國古代天地神人間動人的愛情傳說與西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有密切關係。西漢武帝元狩三年為征討西南諸國訓練水軍,在今西安城南開鑿昆明池。池畔東西兩側分立牛郎和織女的石像,使其隔河相望。班固《西都賦》有“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之句。李善注引《漢宮闕疏》雲:“昆明池有二石人,牽牛織女象。”

【三秦非遺】牛郎織女民間故事傳說

從此,牛郎織女神話傳說由天上來到人間,併成為家喻戶曉的愛情傳說。牛郎織女傳說上應天象,下啟民意,表達了農耕時代百姓對愛情和家庭的理想追求,寄託了人們期盼美好生活的願望。

【三秦非遺】牛郎織女民間故事傳說

今天,在當地留存的相關實物還有石床、石枕等。記載與表現其傳說的文學、民俗作品、戲劇等如詩詞、歌賦、散文及剪紙、皮影、秦腔劇、民謠、兒歌、壁畫不勝列舉。從內容看,主題都是與當時青年人勇敢追求美好的愛情敢於反抗惡勢力有關。隨著時間推移,織女、牽牛兩個曾經的星宿被演繹為兩個神人,昆明池畔的牛郎織女石刻造像也被當攝於長安博物館地群眾尊稱為“石爺神”、“石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