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下2200多億美元當最慘的東道主?卡達的真實目的是賭國運

小組賽三戰全敗的卡達,已經坐實了世界盃最慘東道主的身份。砸下超過2200多億美元,卻在如此盛會上收穫這樣一個尷尬的結局,卡達被足夠多的人貼上了“人傻錢多”的標籤。

“再有錢的大哥”,也不會花費超過國家一年的GDP去如此瀟灑。卡達足球場上的全敗潰敗,並不影響他們“用世界盃賭國家轉型”的宏偉戰略。以世界盃作為契機,卡達已經實現了外交破局、國家產業轉型與名片打造等多重目標。

砸下2200多億美元當最慘的東道主?卡達的真實目的是賭國運

甚至可以說,他們“贏麻了”。

【避免諾魯式悲劇,卡達想徹底完成國家轉型】

卡達究竟有多富?人均GDP達成了6。86萬美元,位居全球第8位。對於國土面積只有1。15萬平方公里的他們來說,腳底下“有貨”,是根本原因。

卡達的原油儲量居全球第14位,目前探明儲量約252億桶,約佔全球份額的1。5%。天然氣探明儲量居全球第3位,佔全球儲量的13。1%。另外,卡達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氦出口國和第二大氦生產國,其氦儲量為101億立方米,佔全球儲量的19。4%。

豐富的油氣資源,是卡達經濟騰飛的根本性原因。但老天爺賞的油與氣,畢竟是不可再生資源。

砸下2200多億美元當最慘的東道主?卡達的真實目的是賭國運

當年小國諾魯靠著豐富的磷酸鹽礦興盛,也因為磷酸鹽礦的枯竭走向衰退。當然,腳底下“硬貨資源”的枯竭,只是諾魯“悲劇”的一個引子,本源還是他們獲得自然饋贈後不能居安思危,沒有走可持續發展以及戰略轉型的道路。

而且,隨著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技術的飛速發展,油氣這種化石能源,未來的“錢景”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因此,卡達早就想完成國家轉型。他們在2008年就制定了《卡達國家願景2030》,警惕“資源依賴詛咒”,要大力推動經濟發展模式多元化。

想讓自己的富足生活延續下去,卡達就必須完成“國家轉型”。

【有錢這張牌“打晚了”,陷入外交困境的卡達得破局】

中東的石油土豪,都非常有錢。但有錢“這張牌”,卡達打晚了。卡達的近鄰阿聯酋(尤其是迪拜),早就透過“有錢”完成了國家產業的轉型。

砸下2200多億美元當最慘的東道主?卡達的真實目的是賭國運

2010年,迪拜酋長國的GDP只有6%來自石油,到了2020年,這個比例降到了1%。

迪拜建世界上最高的樓、填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島、整合出黃金的自由貿易與免稅區、打造現代化的網路成與知識村。迪拜透過他們的金錢,還搞出了全世界唯一一個,設立虛擬資產監管機構的司法管轄區,硬生生的砸出了全世界資本都向往“元宇宙之都”。

2008年才制定《國家願景2030》的卡達,起步已經太晚了。

更為關鍵的是,卡達在近些年陷入了非常嚴重的外交困局:2017年6月,沙特、埃及、阿聯酋這些阿拉伯世界的“大哥級”國家,宣佈與卡達斷交。緊接著,巴林、葉門、利比亞,甚至是馬爾地夫、模里西斯、查德都紛紛響應。

根本原因,是卡達跟近鄰沙特的關係。沙特一直都是遜尼派佔主導,但是伊朗是什葉派佔主導,兩方一直是敵對態度。作為小國的卡達,在外交上卻一直較為“大膽”,想在沙特與伊朗之間周旋,而且跟伊朗之間的關係更為曖昧。

砸下2200多億美元當最慘的東道主?卡達的真實目的是賭國運

同時,為了“刷存在感”,卡達的半島電臺啥話都敢說,啥活兒都敢接。尤其是充當恐怖組織的發聲平臺,美國不該在阿拉伯國家駐軍、阿拉伯國家應該解放婦女權益等等。沒有拿捏好“發聲尺度”,一下子把自己弄到了美國與阿拉伯世界的對立面。

【以世界盃為手段,卡達一下子打造出國際盛會】

卡達2021年的GDP為1795。71億美元,但舉辦本屆世界盃卡達的投資總額高達2290億美元,超過了歷屆世界盃舉辦成本的總額。卡達並非是那種“兜裡有錢心裡沒數”的大哥,瀟灑一把過過癮。如此大的力度,完全可以說是“賭國運”。

砸下2200多億美元當最慘的東道主?卡達的真實目的是賭國運

興建球場,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卡達把這些“裝修活兒”,交給了世界上的大佬們:

著名的盧塞爾新城,是由中國鐵建以設計施工總承包身份參與建設;多哈地鐵系統,是由日本的三菱重工、三菱商事株式會社、日立公司、近畿車輛株式會社和泰雷茲五家公司組成的聯營體負責整體建設的;再加上歐洲、美國等資本大佬的紛紛參與,卡達的酒店、旅遊設施,全世界都參與了進來。

這時候,沙特為首的“對立國家”再想搞封鎖,已經封不住啦。

更為關鍵的是,卡達成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個舉辦世界盃的國家。在開幕式上,中東地區幾乎所有國家高層都聯袂出席,儼然是一屆非正式的中東國家峰會。而“讓全世界重新認識、瞭解阿拉伯世界”的口號,也得到了紛紛的相應。

砸下2200多億美元當最慘的東道主?卡達的真實目的是賭國運

藉助世界盃,卡達一下子打破了此前數年的外交困局,引導整個阿拉伯國家之間彌合分歧、加強地緣政治合作,同時,也在全世介面前重塑了國家形象、提升了國際話語權。

球場上輸得一塌糊塗,但在球場之外,卡達“贏麻了”。

【世界盃直接投資可實現收益,經濟結構轉型已在強勢推進】

卡達世界盃超過2200億美元的總投入非常龐大,但“大頭”是用於基建,真正花在世界盃上的直接投入約為80億美元。

卡達工商協會此前釋出了卡達世界盃的收益預估報告,直言世界盃會給卡達帶來約22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收入。同時,2023年至2035年的長期經濟收入可以達到27億美元。而卡達世界盃交付與傳承至高委員會官員納賽爾-卡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22年卡達世界盃預計吸引大約120萬來自全世界的球迷到訪卡達,給該國經濟帶來的拉動效益可達170億美元。未來,每年到訪的外國遊客數量,可從2019年的210萬增長到2030年的600萬。

單從這個資料來看,卡達世界盃的直接投入與產出,是成正比的,而且有大幅度的營收。而且,將千億級的“裝修活兒”,也直接帶動了卡達基建、科技領域的全方位提升。

砸下2200多億美元當最慘的東道主?卡達的真實目的是賭國運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受世界盃的積極影響,2022年卡達經濟增長率將達到3。4%,到2030年,每年將會接待約600萬的遊客,經濟增速也將繼續上升至4。4%。考慮到卡達自2017年以來的連續出現經濟負增長,世界盃帶來的刺激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透過舉辦世界盃,完成體育、旅遊產業的整合,從而完成國家結構的轉型,是具備操作性的。普華永道最新資料顯示,在卡達世界盃的帶動下,西亞地區體育賽事領域的經濟將在接下來的3至5年內年均增長8。7%,旅遊和體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土耳其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阿克奇直言,卡達不僅可以透過世界盃展現其高度發達的經紀與科技實力,還能透過世界盃加速國家的產業轉型,從能源型國家向服務型國家轉變。

自2006年多哈亞運會之後,卡達就已經在網球、足球、高爾夫、汽車越野、馬術、腳踏車、排球、田徑、游泳等大賽上的發力,以每年30場重要國際賽事的頻率,連續“刷存在感”。而豪購大巴黎,並打造出“梅西、內馬爾、姆巴佩”三巨星的足球策略,只是他們提前佈局轉型的一部分罷了。

砸下2200多億美元當最慘的東道主?卡達的真實目的是賭國運

旅遊與體育成為西亞經濟新增長點的背景下,卡達提前完成的佈局,肯定會帶來巨大的收益與前景。

【世界盃只是開始,卡達夢寐以求的“國家標籤”已不遠】

世界盃,只是一個開始。

2022年10月份,亞足聯官方宣佈,2023年的亞洲盃將在卡達舉行。作為2019年亞洲盃的冠軍得主,卡達以東道主的身份再度出擊,會讓世界盃的“熱度”,得到很大程度的延續。世界盃與亞洲盃之後呢?2030年的亞運會依然是在卡達舉辦。

接下來的問題就非常明顯了:此前舉辦了世博會的卡達,如今又舉辦了世界盃,接下來還要承辦亞洲盃、亞運會,那奧運會這樣的盛會還會遠嗎?

當卡達不斷去承辦世界級的盛會後,他們就會逐漸打造“世界體育文化中心”的標籤,這才是卡達國家轉型的根本方向。

砸下2200多億美元當最慘的東道主?卡達的真實目的是賭國運

以世界盃作為“抓手”,卡達花錢與世界上的“大哥們”進行了緊密的政治經濟聯絡,破除了沙特等國對他的封鎖。籌建期中各項基建的開展,也進一步提升了卡達產業結構的轉型。再透過世界盃開幕式,打造成阿拉伯世界展示自己並擁抱世界的舞臺,同時,用重金邀請了全球1600多位知名的意見領袖發聲,提升美譽度。再透過一系列盛會讓自己成為世界新的“國際體育文化中心”,擺脫資源依賴並向服務型國家轉型。

相信不遠的未來,世界媒體提到卡達,就會讓人們聯想到“體育盛會”。就像提到網球就會聯想到溫布林登,提到銀行就會想起瑞士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