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四屆奧運奪冠,金牌教練于傑和他弟子的故事

連續四屆奧運奪冠,金牌教練于傑和他弟子的故事

于傑教練

8月24日,結束隔離的于傑回到了家中,他的家距離訓練局僅僅只有幾公里,但他上一次回家卻已經是差不多兩個月之前的事情。

8月26日,匆匆收拾行裝,于傑又踏上帶領隊員前往武漢備戰全運會的旅程,這一次他離開的時間又將超過一個月。

作為中國男子舉重隊的總教練,于傑已經習慣了這種以訓練地為家的生活,妻子黃麗娟也同樣已經習慣了獨自一人將家裡的一切扛起來的生活。

于傑的這種忙碌是從他2007年進入中國舉重隊開始的,轉眼14個春秋過去,他換來的不僅是個人從普通教練到總教練的進步,還有五位嫡傳弟子4人登上奧運冠軍領獎臺,總共拿下5塊奧運金牌2塊奧運銀牌的佳績,而僅有的一位還沒有拿到奧運金牌的弟子田濤,已經將目光投向了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

“跟著他,拿奧運冠軍!”這不僅已經成為弟子對於傑的信賴,也成為了中國男子舉重隊幾乎公認的“冠軍定律”。從一名“戰績平平”的舉重運動員,到東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唯一帶隊實現全員奪金隊伍的總教練,于傑作為“金牌教練”的傳奇依然在延續。而且,他透露,即將開始的全運會上,他將嘗試發現“潛力股”,尋找自己的新弟子……

連續四屆奧運奪冠,金牌教練于傑和他弟子的故事

于傑教練和廖輝

廖輝,于傑的一件“藝術品”

2006年,已經幾乎“淹沒”在八一隊的廖輝與已經默默當了14年教練的于傑走到了一起。對於這一對師徒的相遇,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引起任何的關注。所以,短短的一年半之後,當廖輝登上北京奧運會冠軍領獎臺時,圈內普遍認為“于傑放了一顆衛星”,而對於傑本人來說,他認為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自己終於完成了“一件藝術品”。

廖輝是頂著“湖北神童”的光環進入八一隊的。出生於湖北仙桃的他本來希望從事的是體操訓練,所以對少體校舉重教練在他7歲時投來的關注目光,他選擇了拒絕,直到3年後,他才終於選擇了接受。接下來的路可謂一帆風順,13歲進省隊,17歲進八一隊。但是,隨後的日子好像就變得不那麼美好了。在八一隊的前兩年,他雖然依然是大家公認的“舉重坯子”,成績卻一直徘徊不前,直到他轉到于傑的手下。

身高1米82的于傑看上去並不是大家印象中的“舉重人”:練舉重的?這麼高,不可能吧?事實上,于傑體育生涯的起點確實不是舉重,而是鉛球與鐵餅,直到1985年3月進入八一隊,他才半路出家練起了舉重,而且是絕對的重量級——100公斤級!作為一名大級別的舉重選手,于傑是標準的身高體壯心細,善於用腦思考問題,所以儘管他作為運動員的最好成績只是1989年在伊拉克舉行的國際杯的冠軍,1992年當他因病退役的時候,他的教練便認定他是塊當教練的料,將他留在了八一隊。

于傑在八一隊教練的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幾年,而且即便是在八一隊他也是看上去最默默無聞的那一個。但,他也一直都是在默默努力的那一個。2007年3月,他帶的隊員趙啟獲得全國冠軍,進入了國家隊,他也跟著成為了國家隊的教練。此時,廖輝跟著他訓練也有一年的光景了。不過,儘管這一年的時間小夥子進步神速,在於傑的指導下基本彌補了抓舉的弱項,但當時國內69公斤級的所有運動員面前,都有兩座幾乎難以逾越的“大山”——同是奧運冠軍的大神,張國政和石智勇!

于傑做出的選擇是:讓廖輝直接面對“兩座大山”。經過一番努力,他說服國家隊的領導讓廖輝成為了一名編外隊員,就是可以跟國家隊一起訓練,但食宿等費用都需要自理。而為了不讓廖輝有經濟上的顧慮,于傑選擇了由他來支付這些費用。于傑做出如此選擇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讓廖輝面對挑戰,一方面讓廖輝樹立信心。結果,在福建馬江基地的兩個多月訓練下來,廖輝便贏得了張國政的公開稱讚:“這個小孩太厲害了!”因為“厲害”,廖輝很快也就成為了國家隊的正式隊員。

不過,直到2008年的奧運選拔賽以355公斤的總成績拿下冠軍並創造新的全國紀錄之前,外界一直認為將代表中國參加北京奧運會的都是張國政與石智勇。對於弟子的進步,于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但對於外界的追問卻一直都是笑而不語。直到2008年8月12日廖輝拿下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奧運會上的第13枚金牌,他才終於對外吐露心聲:“我完成了一件藝術品!”

從開始帶廖輝,到將廖輝推上奧運冠軍的領獎臺,于傑總共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這讓很多圈內人都覺得不可思議,認為是于傑改變了廖輝。不過,時至今日,談起廖輝,于傑更多的還是對廖輝本人稱讚:“他身體素質好,爆發力與協調性也都很好,再加上非常有韌勁,所以他能成為奧運會冠軍更多的還是他自己付出與努力的結果。”但在廖輝口中,卻只有一句話:“啥也不用說,他是我的絕對恩師,沒有他就沒有我的奧運奪冠。”

連續四屆奧運奪冠,金牌教練于傑和他弟子的故事

于傑教練和呂小軍

呂小軍,“軍神”奇蹟一手

關於呂小軍與于傑的結緣,外界一直盛傳這樣一個段子:2008年奧運會奪冠後,廖輝向呂小軍推薦了自己的恩師于傑,“跟著他,一定能拿到奧運會冠軍的”。因為廖輝的推薦,於是呂小軍轉到了于傑的門下。

對於這一傳言,于傑笑著澄清:“沒有的事。小軍2005年進國家隊,2006年就已經迴天津隊了。天津體育局與中心領導在2008年底找到我的時候,更多希望的是他在2009年的全運會上能夠有好的表現。”因為這樣的機緣,于傑和呂小軍在2009年2月走到了一起,地點同樣是在福建馬江基地。“因為升到77公斤級後一直沒有什麼表現,小軍當時甚至已經產生了退役的念頭,但我看了他的情況後,覺得他不僅力量大,而且穩定性也相當不錯,就是挺舉的技術相對粗糙了一些。所以,接手後,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幫助他重新樹立信心。與此同時,我將八一隊的嚴格管理落實到了他的身上,不管別人幾點睡覺,他必須在10點之後就必須休息。”

半年的磨合下來,呂小軍進步明顯,先是在全運會上獲得了亞軍,成功重返國家隊,緊接著又在一個月後於韓國高陽舉行的世錦賽上獲得抓舉與總成績兩枚金牌並同時打破了這兩項的世界紀錄。這一戰不僅讓呂小軍徹底恢復了自信,也讓他看到了征戰奧運會的希望。

果然,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呂小軍不出預料地登上了冠軍領獎臺,此時距離他轉投于傑旗下也就是三年多一點的時間。雖然外界的傳言被證實並不存在,但跟著于傑拿奧運冠軍卻變成了事實。

也正是倫敦奧運會一役,讓呂小軍“破圈”——他的技術與能力得到了舉重圈的肯定,他的肌肉線條則得到了健美圈的欣賞,使他擁有了大量的國外粉絲,“軍神”的稱號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傳開。這種現象不僅在中國舉重圈屬於首次,放眼整個中國體育,也都屬於屈指可數。

有意思的是,在收穫外界歡呼聲的同時,呂小軍也收穫了一次“挫折教育”:2015年在美國休斯敦舉行的世錦賽,呂小軍是最受關注的選手,他比賽那天,可容納七、八千人的體育館座無虛席。“當時那種震耳欲聾的歡呼聲,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開演唱會一樣,結果我一興奮,盡顧著享受觀眾的歡呼聲了,思想不夠集中,三次挺舉全部失敗,砸了!從那之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做人,還是應該低調,要腳踏實地。”回顧當時的經歷,呂小軍語氣輕鬆,就像訴說別人的故事一樣。不過,于傑卻為此自責了很久:“這對我也是一個教訓,要全方位調整好運動員的情緒與狀態,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2009年就心生退意的呂小軍,在時隔13年之後獲得東京奧運會金牌,成為了舉重歷史上年齡最大的奧運會冠軍。而且,至少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停下來的計劃。對此,于傑的態度是:“外界習慣於用年齡來判斷一個運動員是不是該停下來,但我對小軍說,你堅持多久,取於你自己的身體,如果沒有傷病,又還有這個能力,為什麼不繼續下去呢?”

順便說一句,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憑藉體重優勢戰勝呂小軍拿到奧運會金牌的哈薩克名將拉西莫夫在2021年初已經被國際舉重聯合會禁賽,原因是根據世界反興奮劑組織的通報,拉西莫夫在2016年期間出現了“調換尿樣”的違規行為。雖然最終的處罰目前尚未公佈,但只要他的違規行為出現在奧運會之前或者期間,那麼他的金牌便將被剝奪。雖然于傑和呂小軍早已知道了相關資訊,但兩人對此的態度相當平靜:我們不管別人,我們就做好自己!

連續四屆奧運奪冠,金牌教練于傑和他弟子的故事

龍清泉“飛”向于傑教練

龍清泉,讓金子再次發光

龍清泉的成名戰出現在2008年8月10日的北京奧運會。當時尚未滿18歲的他剛剛進入國家隊,便在56公斤級的比賽中成功登頂,成為中國最年輕的舉重奧運冠軍。兩天之後,于傑帶領的廖輝奪得69公斤級的冠軍。

基於龍清泉的年齡與能力,他的未來被普遍看好。但2012年倫敦奧運會前的國內選拔賽上,龍清泉只獲得亞軍,最終與倫敦擦肩而過。其後的一段時間,他的狀態也是起起伏伏,及至2014年的全國錦標賽,他更是跌到了第六名。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龍清泉轉到了于傑的手中。

對於龍清泉的狀態,于傑是這樣總結的:“他年少成功,能力也擺在那裡,但是,也許正因為身上的光環,使得他心裡想練好,又擔心表現不好被別人說,變得有些患得患失,結果訓練反而變得不那麼紮實起來。”基於這樣的分析,于傑對龍清泉的要求首先是心態歸零,從不利的狀態中跳出來。

方向正確,進步隨之出現。先是2015年的全國亞軍,然後便是2016年的全國冠軍,終於再次拿到了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及至里約奧運會的決戰時刻,他與朝鮮名將嚴潤哲的較量更是驚心動魄。抓舉中,龍清泉第一把132公斤成功,第二把135公斤失敗。與此同時,嚴潤哲的抓舉成績則定格在了134公斤,由於嚴潤哲是這個專案挺舉世界紀錄的保持者,因此抓舉必須擴大優勢方有可能戰而勝之。於是,龍清泉的抓舉第三把,于傑果斷地要了137公斤,結果一舉成功,確保了對嚴潤哲4公斤的領先優勢。

接下來的挺舉比賽,更是精彩紛呈;龍清泉第一把161公斤,嚴潤哲直接165公斤成功;龍清泉第二把166公斤,嚴潤哲169公斤失敗,比賽的“勝負手”就此出現——第三把,龍清泉先是要了171公斤,將依然試舉169公斤的嚴潤哲提前逼出,嚴潤哲終於成功,總成績定格在了303公斤。此時,于傑又適時將龍清泉的第三把降為了170公斤,直衝土耳其名將穆特魯已經保持了長達16年之久的305公斤的世界紀錄,結果龍清泉成功地舉起這個自己從未在任何比賽中舉起的重量,將奧運金牌、奧運紀錄及世界紀錄同時收歸自己的名下。

金子再次閃光,于傑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帶給龍清泉的突變也震驚了整個舉重界,但他本人只是笑笑:“龍清泉的底子好!”

連續四屆奧運奪冠,金牌教練于傑和他弟子的故事

于傑教練與諶利軍

諶利軍,創造術後奪冠的新奇蹟

于傑接手諶利軍的時間同樣是在2014年的下半年,與龍清泉同一時間。所不同的是,諶利軍是以全運會冠軍的身份出現的,他在訓練與比賽中所表現出的能力,讓幾乎每一個人都看好他的未來。于傑接手之後,諶利軍的成績也是穩中有進,奧運會的奪冠似乎也只是水道渠成的事情。但讓于傑絕對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位實力突出的運動員,帶給了他執教生涯近乎最大的兩次考驗。

第一次考驗出現在里約奧運會。當時諶利軍的實力可以說是所有參賽選手中最強的,用於傑的話說:“以他當時的能力,甚至只是兩個開把重量就已經可以讓他登上冠軍領獎臺。”但真實的情況卻是,因為急降體重帶來的嚴重身體反應,他連續兩次試舉都以失敗而告終,而且更要命的是,他此時身體的抽筋已經嚴重到讓他根本無法繼續比賽的程度,最終只能選擇退賽。這樣的情況不僅是諶利軍第一次遇到,也是于傑乃至整個中國舉重隊第一次遇到,甚至在整個世界大賽中都是極其罕見的現象。“大家都知道賽前降體重對運動員是一個重大的考驗,但是如此極端情況的出現還是給我們上了一課,如何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出現,也成為了我們作為教練員必須高度重視並認真對待的一個重大問題。”時隔五年,提及當年的情形,于傑依然唏噓不已。不過,在這五年的時間裡,于傑一直不斷地在鼓勵諶利軍:“咱是軍人,就是要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

諶利軍帶給於傑的第二個考驗則出現在2020年的10月。在浙江舉行的全國錦標賽上,諶利軍右臂三頭肌肌腱斷裂,專家的意見是必須馬上手術。正所謂傷筋動骨一百天,更何況諶利軍還肩負著衝擊奧運會金牌的使命呢?!沒有退路,只有咬著牙往前走。“他是10月22號受的傷,27號進行的手術,在醫院住了三四天後出院,在訓練局公寓調整了三四天之後便趕到了寧波集訓地,邊治療邊恢復邊訓練。這個挑戰實在是太大了,任何一個細小環節的問題都有可能前功盡棄。”回憶諶利軍受傷的那段經歷,于傑的語速甚至都在不知不覺中加快了許多。

最終,奇蹟出現,2021年4月在烏茲別克舉行的亞錦賽上,諶利軍成功奪冠,其333公斤的總成績已經接近自己的最好水平,讓師徒倆同時看到了參加東京奧運會的美好前景。有意思是,本來應該“最省心”的諶利軍,甚至直到7月25日的決戰時刻還讓于傑經歷了一次“心情過山車”——抓舉比賽,諶利軍只成功了一把,落後對手6公斤。挺舉比賽,又到了必須放手一搏的時候了。于傑先是叫了178公斤,將抓舉第一的哥倫比亞選手率先逼出,然後又利用規則,將重量降到175公斤,確保諶利軍可以輕鬆舉起。第二把,于傑叫了185公斤,繼續將對手逼出,而在對手最終舉起180公斤並將成績定格為331公斤之後,又果斷地將重量提升到187公斤,結果諶利軍一舉定金牌,挺舉只用了兩把便結束了戰鬥,從跌倒的地方揚眉吐氣地站了起來。諶利軍的能力,于傑的戰術,既讓外界看到了這對軍旅搭檔的智勇雙全,也讓更多人領略到了舉重比賽的驚心動魄與精彩刺激。

連續四屆奧運奪冠,金牌教練于傑和他弟子的故事

田濤與于傑教練

田濤,目標就是奧運冠軍

在於傑的幾位“嫡傳弟子”中,田濤是唯一一位目前還沒有獲得奧運冠軍的,而對於這位與自己當年級別最為接近的弟子(96公斤級),于傑的心願同樣非常簡單:將他帶上奧運冠軍的領獎臺。

田濤在2019年世錦賽上以410公斤的總成績奪得冠軍,這也讓所有人看到了他在東京奧運會上實現一番作為的曙光。然而,奧運會的推遲以及2021年4月他在亞錦賽前膝關節的突然受傷,讓他的東京之旅化為了烏有。“雖然田濤在受傷的情況下依然奪得了亞錦賽總成績的冠軍,但396公斤的成績顯然不是很理想,再加上每個隊最多隻能有4個參賽名額,所以我們最後時刻只好放棄了田濤。其實,如果他去,應該同樣有機會衝金牌。”說到田濤在最後時刻的落選,于傑依然有些遺憾。事實上,東京奧運會96公斤級冠軍的最終成績是402公斤,距離田濤2019年的410公斤還有不小的差距。

田濤是在2013年成為于傑的弟子的,當時他剛剛經歷了一次嚴重的肘部受傷,不僅訓練不夠系統,狀態也不是很好,尤其是受傷後的心理陰影對他訓練的影響相當之大。所以,于傑接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想盡辦法為他治療傷病,幫助他從陰影中走出來。“他的身體條件相當好,所以只要解決了傷病方面的問題,提升幾乎是必然的事情。”基於這樣的認識,儘管田濤在跟隨自己訓練差不多一年時間後的表現依然是成績沒有明顯提高,于傑卻一直很淡定,相信他的“脫穎而出”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終於,2014年,田濤開始迎來了爆發。9月的仁川亞運會上,他戰勝伊朗名將羅斯塔米,獲得了冠軍。而此人也恰恰就是兩年後在里約奧運會上戰勝他的那位。“其實里約的時候田濤便已經具備了衝冠的實力,但由於他在抓舉、挺舉的前兩把都沒有成功,造成了沒機會再表現的尷尬局面,最終輸給羅斯塔米獲得亞軍,應該說問題就是出在了自己身上。”也正是這次遺憾之後,于傑將抓成功率作為了田濤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今,田濤在這方面的進步已是有目共睹。

因為受傷的原因在最後時刻與東京奧運會擦肩而過,田濤雖覺得遺憾,但也完全理解,畢竟站在於傑與國家隊的角度,確保狀態最佳的選手出現在奧運賽場上才是更重要的,更何況最終派出的4名隊員全部站在了冠軍的領獎臺上。更重要的是,他相信,只要自己跟著于傑教練一起堅持下去,那麼三年後的巴黎奧運會便依然有機會。事實上,這既是田濤的夢想,也是于傑對田濤提出的要求,更是兩人共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