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上等人,忘情(好文推薦)

(三)上等人,忘情

魏晉時曾有過一個熱門話題——聖人到底有情還是無情?

王戎的“聖人忘情”就是當時一派的看法,認為聖人是離情去欲的。

最終為這個問題蓋棺定論的,則是玄學天才王弼的一句話:“有情而無累。

”聖人有情,但是不為情所累。

這五個字道出的,才真正是“忘情”境界的真諦。

勵志人生:上等人,忘情(好文推薦)

我們平常人,卻要麼是薄情和無情,要麼是深情到自傷,難以自拔。

對忘情境界最詩意的表達,則是莊子的那個經典寓言:“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水乾了,魚兒暴露在地上,它們相互吹著溼氣、吐著泡沫溼潤對方。

如何才能達到忘情境界?如王弼所說:

聖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

神明茂故能體沖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無哀樂以應物。

聖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兩位先賢說的是同一點:順應。

順應所有的遭遇,順應世間的一切。

只有心中放下一切的執念,才做得到如此。

這是一種太高的境界,其實也很平實,歸結為三個字,不過就是——“不強求”。

所有的心有不甘,所有的自傷傷人,看透了,都是一種強求。

所以金庸《書劍恩仇錄》裡說:情深不壽。

縱然如此,已是難得。

只要真情過,不論結果,已是值得。

忘情的境界或許太高,離我們太遠。

但我們之所以卑微,是因為連深情也失去了。

那本是我們最珍貴的東西,使我們活得高貴的根本。

有人說,人可以分為三個階層:貴族,平民,流氓。

區分這三者的並不是錢和權,而是一種高貴的精神。

這就是貴族。

古人云:“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生活的打磨可以讓人更加光彩奪目,但是玉質還是石質,卻在自己。

如果人有貴賤,真正的標準只能在這裡。

“更多內容請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