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人擠爆球場!蘇聯人當年如何用足球“征服”英國的?

本文字數|2121字

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

1

儘管官方給出的數字是74496人,但老人們都說當時現場至少來了12萬觀眾,事實上12萬也只是保守估計。

1945年11月13日,二戰結束後72天,一場特殊的足球友誼賽在倫敦斯坦福橋球場上演,交戰雙方分別為英格蘭切爾西與俄羅斯莫斯科迪納摩。自政府出於戰時安全考慮,於1939年釋出大規模球賽禁令以來,

這是英國人6年後第一次見到高水平足球比賽。

戰後昂揚的情緒,以及神秘而強大的東方來客,足夠吸引球迷不顧一切地衝向球場。比賽開場前2小時,斯坦福橋場內連過道都已被擠得水洩不通,但此時仍有超過20000名持票球迷尚未入場。

12萬人擠爆球場!蘇聯人當年如何用足球“征服”英國的?

這是14歲的布萊恩·米爾斯人生中觀看的第一場足球賽,為此他特意逃課一天,早早坐上了球場貴賓席——他的祖父亨利·米爾斯是切爾西隊的創始人:“

蘇聯人是我們的強大盟友,是他們將希特勒一路打回柏林。

” 米爾斯仍記得,“

事實上,在冷戰爆發前,蘇聯人一直是英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數以千計的逃課學生,抱有和米爾斯同樣熱烈的觀賽熱情,可惜他們沒那麼幸運。在戰後的“計劃經濟”(是的,英國也實行過計劃經濟)時期,原本5先令一張的球票已頗為奢侈,此時又漲價20倍。對於大部分工薪階層而言,這幾乎是一家人一個月的伙食費。無奈之下,他們中的很多人選擇攀爬高物:比如球場周圍的房頂,看臺頂棚以及圍牆和電線杆。

2

比賽當天是英格蘭球星湯米·勞頓的切爾西首秀,為了趕上這場重要比賽,俱樂部特意將他從埃弗頓火線簽下。“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置身於首映禮的電影明星。” 勞頓幽默地回憶道。

12萬人擠爆球場!蘇聯人當年如何用足球“征服”英國的?

英格蘭球星湯米·勞頓

他一點都沒誇張,因為迪納摩球員出場時每人手捧一束鮮花,開球前特意遞給自己的對手,以示友好。

12萬人擠爆球場!蘇聯人當年如何用足球“征服”英國的?

友好訪問,只是表面上的外交措辭。蘇聯人前一晚因不滿酒店接待服務,集體睡在了蘇聯駐英使館的地板上。英國方面則認為是蘇聯人在酒店內無理取鬧在先,半夜離開時還故意大聲喧譁,影響酒店周圍居民。更要命的是,迪納摩隊隨行人員中竟無一人會說英語,連所謂的翻譯都聽不懂。

為此大作家喬治·奧威爾在自己的體育專欄中調侃道:與其說促進友好,這類國際體育賽事反倒會引發惡意。

12萬人擠爆球場!蘇聯人當年如何用足球“征服”英國的?

莫斯科迪納摩首發11人

一旦比賽開踢,這份虛偽的“友好氣氛”隨即消失。切爾西趁對方立足未穩,先灌兩球。蘇聯冠軍此時摸清英國人的比賽態度,隨即開始認真起來。上半場錯失一粒點球后,迪納摩於下半場開始後不久便頑強地扳平了比分。

球星作用開始顯現,勞頓用一記虛晃後的爆射,幫助切爾西再度取得領先,3-2。但此時他看到了驚人的一幕:

看臺上的英國球迷開始為蘇聯球隊助威

12萬人擠爆球場!蘇聯人當年如何用足球“征服”英國的?

經歷了舟車勞頓的迪納摩球員在比賽後20分鐘,居然展現出了體能優勢。利用快速短傳牢牢掌控球權,將切爾西隊死死壓迫在自己半場。時任藍軍邊後衛阿爾伯特·坦南特此時已經累到抽筋:“蘇聯人一直在傳球,我們跟都跟不上!”

第85分鐘,切爾西球門再告失守,3-3。好在終場哨於幾分鐘後吹響,“

如果有傷停補時,蘇聯人或許還能進我們兩個

。”坦南特不免有些後怕。

3

進球功臣勞頓賽後承認,

“莫斯科迪納摩是我這輩子見過速度最快的球隊。蘇聯人從不帶球,他們的短傳像閃電一樣快。”

短傳的基礎,是球隊系統性的整體無球跑動。莫斯科迪納摩在比賽中採取前所未見的4-2-4戰術,前場隨時留5到6名攻擊手穿插換位——切爾西后衛根本無所適從。

這樣的描述是否聽起來有些耳熟?的確有不少足球觀察家認為,此時的迪納摩隊,為20年後荷蘭足球的“全攻全守”(Total Football),提供了靈感。

12萬人擠爆球場!蘇聯人當年如何用足球“征服”英國的?

記者傑弗裡·辛普森在《每日郵報》中讚譽對手:這是一種全新的足球風格,它優雅、瀟灑且高效,遠比我們現在的足球理念先進。

事實證明,他所言極是。幾天後,莫斯科迪納摩10-1痛扁卡迪夫城,在格拉斯哥2-2戰平當時如日中天的流浪者,最終回到倫敦4-3戰勝阿森納。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是:在賽程頻繁和嚴重缺乏訓練的前提下,迪納摩不僅一場不敗,而且場場佔據優勢。

12萬人擠爆球場!蘇聯人當年如何用足球“征服”英國的?

WM戰術

他們的快速短傳和靈活換位,震驚了彼時盲目信奉“WM戰術”的英倫足球界。

在蘇聯這種戰術形態被稱為Passovotchka(有序的混亂,organised disorder)。

它的奠基者,彼時剛離開莫斯科迪納摩帥位的鮑里斯·阿卡季耶夫認為:“現代足球,應該讓個人才華在有序的整體框架中得以施展。”因此,“我們球員一直在努力從WM戰術教條中解脫出來。”

12萬人擠爆球場!蘇聯人當年如何用足球“征服”英國的?

鮑里斯·阿卡季耶夫為何人?根據喬納森·威爾遜的《倒轉金字塔》記載,此君為現代足球的“壓迫之父”——他的思想深刻影響了之後名氣更大的維克托·馬斯洛夫,以及馬斯洛夫的徒弟,烏克蘭足球教父,瓦列裡·洛巴諾夫斯基。

這種革命性思想,一時間在英倫引發無數討論。可真正嘗試模仿的卻只有斯托克城一家,結果因水土不服、一無所獲。這並不奇怪,因為大部分英國人都盲目地沉迷於傳統邊鋒的個人突破,恰巧那個時代最耀眼的邊鋒——斯坦利·馬修斯爵士——彼時就效力於斯托克城。

英足總始終堅信自己擁有最“純正”的足球血脈,理應堅持最“正確”的足球踢法。直到莫斯科迪納摩離開後八年,他們才終於睜開了雙眼。

12萬人擠爆球場!蘇聯人當年如何用足球“征服”英國的?

在布達佩斯的街頭,還有這場6-3的壁畫

1953年那支偉大的匈牙利隊(Mighty Magyars)在溫布利球場6-3痛擊了妄想一年後稱霸世界盃的英格蘭,而他們踢的就是改良版Passovotchka。

對夜郎自大的英格蘭人來說,這一切是那麼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