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1徵求意見稿)【附錄1 :例2】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1徵求意見稿)【附錄1 :例2】

附錄

附錄1課程內容中的例項

例2-1找出對應圖形

用第一行的立體圖形能描出第二行的哪個平面圖形?連一連。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1徵求意見稿)【附錄1 :例2】

【說明】透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感受立體圖形與對應的平面圖形的關係,理解圖形的特徵,形成空間觀念。還可以讓學生採用類似蓋印的方法,把立體物體的一個面印在紙上,得到平面圖形,一方面能夠培養空間想象力,另一方面能夠感受中國傳統的印章文化。

例2-2理解長度單位

在下面的括號中填寫合適的數或長度單位。

1支鉛筆大約長()釐米;

1米約相當於()支鉛筆長;

根據鐵路部門規定,一名成年人旅客可以免費攜帶一名身高不足

120()的兒童;學校操場上的旗杆高15()。

【說明】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長度單位的意義,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物體長度的比較。在教學中,找到一個熟悉的物體長度作參照,能便於作出更精準的判斷。

例2-3作給定長度線段

可以分兩步作出給定長度的線段。

(1)用有刻度的直尺,畫一條長度為3cm的線段。

(2)用無刻度的直尺(或不看直尺的刻度)和圓規,作一條與

給定線段長度相等的線段。

【說明】通過幾何作圖的方法,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形成對幾何圖形的感覺,感受到兩點確定一條線段的意義。體會用直尺可以確定直線,用刻度可以確定線段長度,用圓規的兩點可以確定線段的長短。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髮揮想象力,用直尺和圓規構建各種可以實現的圖形。比如,作一個給定邊長的等邊三角形,知道用刻度的方法無法完成這樣的作圖。

例2-4認識平移和旋轉

在下列現象中,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

(1)汽車方向盤的轉動;(2)火車的直線運動;

(3)電梯的上、下移動;(4)鐘擺的運動。

在下面的圖中,哪些圖形透過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1徵求意見稿)【附錄1 :例2】

【說明】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認識平移、旋轉。並能夠結合生活經驗,理解平移和旋轉前後圖形的變與不變,進而透過應用平移和旋轉,能使圖形實現重合。

例2-5圖形的共性與區別

透過相應的圖形認識四邊形,判別其中的平行四邊形、梯形、長

方形和正方形。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1徵求意見稿)【附錄1 :例2】

【說明】透過直觀讓學生認識不同圖形,說出圖形的共性,知道這些共性與圖形命名的關係。比如,四邊形都有四個邊和四個角的共性,平行四邊形要求兩組對邊平行,長方形進一步要求四個角是直角,正方形進一步要求四條邊都相等。因為包含關係比較難以理解,在小學階段不要求知道圖形之間的包含關係,因此也不要求知道基於包含關係的區別,可以透過表示集合關係的圖感知包含關係。

例2-6透過作圖認識三角形周長

把三角形的三條邊依次畫到一條直線上,認識三角形的周長。

【說明】從認識三角形的周長入手,讓學生直觀理解什麼是圖形的周長。具體方法:利用直尺畫一條直線,然後用圓規依次度量三角形的三條邊,首尾相接畫到直線上得到一條線段,感知線段長度的可加性,直觀感知線段的長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長。

例2-7圖畫還原

打亂由幾塊積木或者幾幅圖畫組成的平面圖畫,請學生還原,利

用平移和旋轉記錄還原的步驟。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1徵求意見稿)【附錄1 :例2】

【說明】透過實際操作理解圖形的平移和旋轉,不僅增加問題的趣味性,還可以讓學生感悟圖形運動是可以記錄的,甚至可以體驗選取最佳方案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設計時,可關注如下要點:

(1)完成還原積木的任務一定要從簡單到複雜。如圖,先打亂

四塊積木中的下面兩塊,讓學生經歷思考的過程。學生有了一定經驗後,可以打亂三塊或四塊積木,讓學生繼續嘗試。

(2)可以分小組進行。為了記錄準確,事先要確定每一個步驟

的代表符號。

(3)小組活動時,可以先討論,確定一個大概的還原路線,然後操作驗證。

(4)小組成員共同操作,進行比較,驗證確定的路線。

例2-8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

組織學生分組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如圖),觀察是否有軸對稱圖形,如果有軸對稱圖形,嘗試畫出對稱軸。在課堂中展示交

流大家的發現,並嘗試設計出一些軸對稱圖形。

【說明】鼓勵學生在他們熟悉的圖形中發現軸對稱圖形,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在交流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經驗。

在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設計軸對稱圖形,交流圖形所表達的意思。欣賞中國剪紙,學習數學的同時,也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例2-9作圖理解三角形

用直尺和圓規作三角形,直觀感受為什麼三角形中兩條邊的長度之和大於第三條邊的長度,即通常所說的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說明】可以培養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總結規律的能力,要研究三角形三條邊長之間的關係,可以先畫出一個三角形,然後固定一條邊不變,逐漸縮短其他兩條邊,直到無法畫出三角形。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感悟數學命題的意義;然後,可以引導學生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個基本事實論證數學命題的正確性,形成推理意識。

例2-10圓周率的故事

透過講述祖沖之計算圓周率的故事,感知圓周率的逼近過程,進一步理解小數的十進位制表達,感受中國古代數學家作出的傑出貢獻。

【說明】據《隋書》卷十六《志》第十一《律歷》記載,南北

朝時期的祖沖之得到圓周率的結果是:

以圓徑一億為一丈,圓周盈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釐九毫二秒七忽,朒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釐九毫二秒六忽,正數在盈朒二限之間。密率,圓徑一百一十三,圓周三百五十五。約率,圓徑七,週二十二。……所著之書,名為《綴術》,學官莫能究其深奧,是

故廢而不理。

因此,祖沖之得到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個數在約率22/7與密率355/113之間。由此可以看到,祖沖之得到的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第6位,這個結果領先世界約1000年之久。

特別是,類似自然數的單位(如個、十、百、千、萬等),祖沖之清晰地表達、定義了十進位制的小數單位:尺、寸、分、釐、毫、秒、忽,表述到小數點後七位。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對於小數的理解和表達都是深刻的。

例2-11估計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如圖所示,每個小正方形為1個面積單位,嘗試估計曲線所圍圖

形的面積。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1徵求意見稿)【附錄1 :例2】

【說明】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培養學生養成有規劃做事的習慣和判斷結論的能力。例如,可以數出圖形包含的完整小正方形的數量,或者數出圖形包含的以及邊緣接觸到的所有小正方形的數量,用數量估計圖形的面積。引導學生髮現,第一種方法估計的面積比實際面積小,第二種方法估計的面積比實際面積大,因此可以作出結論,實際

面積在這兩個估計值之間。

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還可以引導他們理解:如果將小正方形等分成更小的正方形,可以得到更接近實際面積的估計值。

例2-12不同角度觀察物體

觀察下面用積木搭成的物體: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1徵求意見稿)【附錄1 :例2】

指出從其前面、右面、上面分別看到的相應圖形:

【說明】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先猜想,然後透過觀察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培養空間想象力。

例2-13回家路線示意圖

描述從學校回家的路線示意圖,註明方向和途中的主要參照物。【說明】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先讓學生用日常語言描述回家的路

線,然後在圖上標出方位,畫出路線圖,標明主要參照物。幫助學生建立幾何直觀,發展空間觀念。

例2-14數對與點的對應

在教室中,小華坐在第3行第4列,請用數對錶示,並在方格紙

上描出來。小虎的位置為(a,a),他可能坐在哪裡?

【說明】透過實際操作,讓學生感知數與形的結合,形成幾何直

觀;感知數學的抽象過程,進一步增強符號意識。在具體教學過程中,

要明晰方格紙上的點與整數對的關係,以及與現實情境的關係,提升學生數學表達的能力,為將來學習平面直角座標系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