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先成家,還是先立業?”

年輕人“先成家,還是先立業?”

年輕人“先成家,還是先立業?”

年輕人“先成家,還是先立業?”

中國有句古話“成家立業”,中國古文一向惜字如金,成語更是經過了時間的錘鍊。古人將“成家”放在“立業”之前是國人幾千年智慧的結晶。

“成家立業”這個成語告訴我們:要先成家再立業。好的成家物件是有限的、青春時光是有限的,因此成家有期限。時間久了不成家,你會發現很難再讓別人融入你的生活,漸漸失去愛的能力,這不是別人的損失,而是實實在在自己的損失。相反,立業無期限,只要你有夢想,有心思,有力氣,立業何時都不晚。絕大部分成功經驗告訴我們,人們事業的起色大都在35歲以後,事業成功之前會有一段時間、知識、經驗、人脈的累積過程,如果成了家,集合了兩個人的知識結構、社會閱歷、精力能力一定會更有裨益,事業上做選擇和決定的時候考慮問題會更全面細緻,成功的機率也會更大!

科技飛速發展,創業時代的各種機會層出不窮,命運往往更偏向心中有愛的人,能把家庭經營好的人事業是不會差的,實在不行去藍翔學個挖掘機也能發家致富。

《拙妖語錄》告訴你:在這個世界裡,好的結婚物件是遠比好的商業機會和貴重礦產更稀缺的資源!不信你想一想?

家是什麼?家是沙漠裡的綠洲,使黯然失望的人感到久違的希望;家是黑暗裡的燈火,使孤寂無助的人看到光明的方向;家是汪洋裡的小島,使疲憊不堪的人找到停歇的地方。

家使人擁有心靈的歸屬感。歸屬感即是安全感的來源之一,和諧的家庭給予我們健康的心態、充足的勇氣、不竭的動力去面對源於工作和社會的種種壓力。夫妻兩人齊心協力打拼事業,更好的分散事業風險,比一個人孤軍奮戰要好得多。正所謂“夫妻同心,其力斷金”。

被學界廣泛認可的“馬斯洛個人需求理論”告訴我們,一個人的需求,表現為從低階到高階即:基本生理需求(吃、穿、住、色)-安全需求-感情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成年之後,當我們滿足了起碼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時,我們需要滿足感情上的需求,然後才是事業有成並獲得被尊重的社會角色地位,進而再實現自我夢想。成家之後,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有了著落,家庭的溫暖和感情的歸屬能夠更好的讓人去追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價值的完成,即立業!

現代社會,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迅速過早的搭上了事業有成的“高速列車”,所以“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率先得到了滿足,但他們終究不能違反基因和自然科學的規律,開始反向追求丟失錯過的其它需求。因此我們就看到了一些現象:用胡吃海喝甚至浪費來補償艱苦時期錯過的嘴癮;用名牌豪車豪宅來掩飾內心的不安全感;用美女小三環繞來添補寂寞空虛的“情感需求”。他們想要過分補償的東西,正是之前他們缺失的,正所謂每一個有公主病的女孩都是源於小時候不夠被重視,不夠被關愛的結果。

每當“拙妖”看見此類新聞和事件,都不會簡單偏激的批判什麼土豪,因為我理解前因後果,每個人都走在追逐全部五種需求圓滿的路上,只是方式各不相同罷了,這種方式起碼拉動消費也是好的嘛O(∩_∩)O。

從低階到高階的需求,就好比蓋大樓的程式,最好先打好基礎,這樣樓高了才不會搖擺不定。拙妖所謂:地基不穩何以至摩天,最多至摩力聖匯

~

我們這群80後、90後,基本上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和父輩們比少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多了心浮氣躁的毛病,對自己的需求毫不吝嗇,缺少了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感與付出,可是沒有責任感的人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的,很多年輕人都是成家以後才體會和接過父母肩上的重擔,才有了努力的方向和拼搏的慾望,才鑄就了後來的成功。一個人的責任有多方面,只有對家庭負有責任感才能表現出對工作和社會的責任感,那樣其他人才會願意跟你合作,佩服你的為人,對你事業發展也更有利。聰明且擁有自我成長能力的人,在成家後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態度與成家前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