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自有規律,你急不來

唯物之道(上)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尚樸解道

在本章,老子用道的原理來推論微觀世界一樣有“道”的存在。這個宇宙世界,從宏觀規律去把握事物,它是偏向於唯心的,怎麼說都有道理,但對於物質本身而言,又是有限的存在,偏向於唯物。

正如第一章中所講:物質本身是有限的存在,但對物質的認知卻是無限的。《道德經》完全可以用來指導科學的發展,用哲學的思維可以探明科學發展的方向,科學也屬於哲學範疇。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這個孔就是孔洞的意思,即洞裡的世界,有些人把“孔”解釋成“大”,我們不太認同,因為老子那個時代有“大”這個字,為什麼要用孔字來代替呢?

“德”反而是用來替代“道”字,老子為了順口,不好說“孔道之容,惟道是從”,因為“德”就是人類中的“道”,“道”就是萬物中的“德”。洞裡的世界或者說微觀世界,也是遵從道的規則。

“道”在作用於一個物質時,是不易被認識清楚的,可道(非常道),又不可道(常道),從物質的普遍運動規律來看,它有普遍規律現象,從物質的個性運動規律來看,它同時還是具體實物的存在。

往物質的細微方向去深究,深之又深,探到物質的最小單元,會有極其微小的原質,這種原質是真實存在的,並且這種原質還是可以去驗證的。按現在的科技水平來說,組成物質的最小單元可以認識到“夸克”這個層級,將來有可能還會深入下去,但一定會有最小單元的盡頭。

這種組成物質的最小原質,從現在上溯到古代,它的特性從未改變過,所以它的名字也不用改變,依據它的特性,可以觀察到宇宙萬物的初始。

現在的天體科學,正是從散落於宇宙空間的原質追問到萬物及宇宙的起源。在當時科技不發達的情況下,老子怎麼能知道萬事萬物起初的情況呢?這是從“道”的規則推演出來的。

我們應用老子“道”的邏輯工具來推演,應該也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物質是由更多細小的物質組成,更小的物質又是由更更小的物質組成,更更小的物質又是由更更更小的物質組成。

最後如果沒有窮盡,物質內部好像永遠在往內生成更細小的物質,那這個大物質就不會有靜止平衡的狀態。按道的法則,無窮的物質就不會存在於世。

物質是“有”的存在形式,是從小往大發展的,如果沒有起底的開始,如何形成後期的大塊而且有形呢?就像人工降雨,沒有起底的塵埃,就形成不了最後的雨滴。

成長自有規律,你急不來

物理的世界不像數學,數學是純理論,數學裡有無窮的概念,可以想象把一個物體一分為二,並且永遠可以分下去,但物理裡沒有無窮的概念,恆河細沙再多,我們都可以數到最後一粒。

無論分得多細,最後一定有終止單元,物質一定有起底的開始,才能形成後期的大塊而且有形,這個終止單元就是原質,按老子的術語來講,就叫著“精”,精就是物質的最小基礎單元,快接近於“不存在”,就像“氣”一樣,所以常被叫著“精氣”。

這個原質已經是宇宙中最小的物質了,是宇宙在大爆炸初期由能量轉換來的最小物質,單獨的它特性不會再變了,名字也就不用更改了,只有進行組合後才會改變特性,才需改變名稱。

原質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元,物質會體現原質的特性。透過原質,我們可以直接看到“道”的特性:“守一”,下面不再有物質了;“質樸”,特性也不再改變了;“成全他人”,萬物都是由它貢獻自己後成全而來的。

“萬物最後也是成了它的萬物”,透過成全他人而必然成全自己,他人的有功是因為有你的基礎,他人最後的有功也是你的有功。

另外,按我們對“道”的領悟來繼續擴大推演微觀物質世界的規律現象,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領悟“道”。我們該如何理解“物質”?

“物質”這個道意不可以有無窮,如果原質的內部還是物質,那意味著還可以繼續分化下去,這樣看來,物質內部將是無窮物質化的。而按道的規律來說,不可以有無窮的存在,反者道之動,無窮物質化最後一定是走向它的反面,即不是物質,而是一種能量體。

原質按“道”的規律推論來看,應當是個外表呈物質特性,內部呈能量狀態的球體。物質到了能量狀態就已經沒有大小、重量、體積的概念了,呈現出“無”的狀態,物質狀態到此“原質”就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