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位時勵精圖治,為什麼會成為亡國之君?

亡國之君有很多,如商紂王、周幽王、隋煬帝等,他們都有不重視民生,一昧壓迫人民,賦稅、徭役繁重,人民怨聲載道,荒淫無道,不理朝政等,今天我們講到的這位亡國之君與他們不同,他在位時勵精圖治、勤政廉政,為什麼也會亡國呢?

他在位時勵精圖治,為什麼會成為亡國之君?

明崇禎帝

清初張岱:“古來亡國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窮兵黷武亡者,嗟我先帝,焦慮心求治,旰食宵衣,恭儉辛勤,萬幾無曠,即古之中興令主,無以過之”。

明崇禎帝在位時,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一次,他去慈寧宮拜見宮中最有威望的劉太妃(崇禎帝祖母輩)時,竟然坐著睡著了,劉太妃命人拿來錦被給崇禎蓋上。崇禎醒來後苦澀地說,為處理公文,召見群臣他很少能休息,已經兩夜未眠,說罷與劉太妃相對落淚。崇禎帝白天在文華殿批閱奏章,接見群臣,晚上則在乾清宮看奏章,遇到軍情緊急時便連續幾晝夜不能休息。

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他在位時勵精圖治,為什麼會成為亡國之君?

如此一位勤政愛民的皇帝最後為什麼會落到亡國自殺的下場?

首先:萬曆、天啟皇帝常年不理朝政,以致法度廢弛。崇禎繼位時,“國事已不可為”,他雖然辛苦經營17年,仍不能“補救傾危”。

第二:自崇禎帝繼位以後,連年的大旱,旱災蝗災不斷,百姓爭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剝樹皮吃,樹皮吃完,只能吃觀音土,最後腹脹而死,老天要亡大明,非崇禎之罪也。

《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第三:屋漏偏逢連夜雨,崇禎十四年,瘟疫爆發。

天津督理軍務駱養性說,“昨年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

第四:內憂外患,朝廷不可用之人

國內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關外有努爾哈赤的清軍,朝廷的官員大都為了自己私利,不思報國。曾經強盛的明朝已經風雨飄搖,兩黨分庭對抗,卻難尋能用之人,也確實難尋可用之人。崇禎帝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團的幫助下誅滅魏忠賢閹黨,卻間接推動了文官集團的權利膨脹。

姚雪垠:明朝當時的情況,處處限制著崇禎皇帝的行動,正有種種使他不能施展自己“中興”抱負的約束

所以即便崇禎皇帝有勵精圖治的決心,也不發挽救大明於危難之中,最後而自殺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