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大撤退:它都講了些什麼?

9月1日上映的二戰題材片《敦刻爾克》成為了九月份的熱議電影,上映不久大家的影評也是眾說紛紜。

敦刻爾克大撤退:它都講了些什麼?

關於電影本身

大部分觀影者心目中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應該是一部規模宏大的戰爭故事,然而整部電影不論是場面還是劇情都毫無高潮。一開始電影就用字幕寫出了港口一週,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時,基本就是告訴觀眾電影包含三個時間線。諾蘭也是很厲害,把戰爭戲拍出了懸疑片的感覺。

電影開頭諾蘭只用了一句話描述了當時的形勢:盟軍打不過,要跑了。歷史上德國為了阻止盟軍的撤退,出動了大批的空軍對敦刻爾克的海灘進行轟炸(除了有幾天海灘出現大霧以外)。而法國軍隊也在外圍阻止德國陸軍的進攻。而到了電影中,從頭到尾德國只有三架飛機出場,盟軍也有三架飛機和德軍3V3。。法軍只在英國軍官的對話中被提到。這就是為什麼我建議不瞭解這段歷史的朋友一定要提前讀讀歷史書在進電影院。因為如果你不瞭解敦刻爾克撤退前的形勢,那麼你會看得一頭霧水。為什麼英國人會被三架小飛機追的要跑回國了?尤其是在英國也出動了同樣數量的飛機的情況下。

敦刻爾克大撤退:它都講了些什麼?

因為電影中缺乏對來自德國方面的壓力的劇情,很難讓人感受到這場大規模撤退的歷史意義,更感受不到兵臨城下的緊迫感。而到了後半部分,當大批英國平民自發前往敦刻爾克營救撤退的盟軍時,由於缺少緊張感,很難讓觀眾有一種看到救援來臨後的激動。

到了最後才出現的幾個德軍士兵似乎是想告訴觀眾:看,敵人長這樣。而對於那些為了掩護盟軍撤退而拼死阻擊德軍的法軍,除了開頭結尾提了一下以外,再也沒有任何描述。

敦刻爾克大撤退:它都講了些什麼?

當然這種表達手法也許是諾蘭的一種隱喻。敦刻爾克是一個敵人無所不在但卻又不能看到他們的存在的冷漠隨機的世界,這裡自始自終沒有出現過敵人的面孔,他們的存在是透過不可捉摸的槍聲,鬼魅一樣的敵機,不期而至的魚雷來象徵的。戰爭與暴力的來臨總是突然的,沒有任何先兆,就像電影院的人工的黑暗裡突然間響起的清脆的3D槍聲一樣,讓人猝不及防,經常有觀眾被槍聲震響耳鼓以後還以為子彈打到了自己身上。而那些看起來能夠給他們以獲救希望的龐大的鐵甲軍艦卻隨時因炸彈和魚雷的襲擊變成了一口口埋葬他們的活棺材。

關於人物

在戰爭電影劇情的處理上,印象中比較好的片子都會在歷史事件中選取一兩個節點的一個典型人物,去透過這個人物的塑造與經歷的描述,以比較小的切入點來展現出整個戰爭的面貌,比如《辛德勒名單》、《拯救大兵瑞恩》以及去年得獎無數、口碑爆棚的《血戰鋼鋸嶺》。

《敦刻爾克》在90分鐘的電影裡選擇用三個時間線講故事,每條線又都有著2個以上的人物,這就決定了《敦刻爾克》就沒有什麼傳統的主角,相比其他電影人推著劇情走的模式,它更像是劇情推著人走。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部電影人物就不好。在《敦刻爾克》中,最戳我淚點應該就是船長爸爸吧。

這個看起來並不富有的老頭帶著自己英俊的兒子和兒子的朋友,為了親自去營救困在海灘計程車兵,不等海軍驗收就迫不及待的開船出海。在穿越英吉利海峽時,他先是救了個被嚇破膽計程車兵,拒絕了他返航的逼迫,從容又溫柔的神情讓人印象深刻。

而在救迫降在海面的飛行員時,他卻顯得非常慌張,甚至不惜冒著飛機引擎爆炸的風險,在反駁讓他不要靠近的兒子時,他說話的腔調甚至是帶著哽咽的:“他可能還活著!有很大可能性還活著!”

隨後,他載著滿船的被救士兵回英國時被敵軍盯上了,卻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一樣成功指揮兒子行駛併成功脫險,這個情節讓人覺得非常神奇,對應上他能分辨飛機型號、熱愛飛機引擎聲音的細節,更是讓人充滿了興趣。

為什麼一個普通的漁民對空軍這麼熟悉?

為什麼他能有如此本事?

在被救士兵與觀眾的好奇中,船員兒子揭曉了答案:“因為他的兒子就是空軍……不,不是我,是我的哥哥……他在之前的戰爭中遇難了。”

短短的一句話,為所有人揭曉了答案之後,卻也讓我們對船長爸爸的感情瞬間從好奇到了敬佩、傷感,整個氣氛也隨之更加凝重。

關於拯救

同樣是拯救大兵,如果說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裡那些拯救大兵的大兵和被拯救的大兵還帶著勇敢和責任的話,這部電影裡的對大兵的拯救則讓人失望,而那些被拯救的大兵也讓人覺得可恥。

主人公英國士兵湯米從第一個鏡頭就開始逃亡,一直到影片結束還在逃亡。只不過,前面是為了逃命,後面卻是為了逃脫自己逃命後受到的良心的譴責。在影片的最後,終於逃回英國的托米面對自發前來碼頭為他們送來麵包,熱飲,還有毛毯的民眾時,他開始對自己的逃亡行為感到羞愧起來,他忍不住對一個送毛毯的老人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他實際上除了逃命什麼也沒幹。

敦刻爾克大撤退:它都講了些什麼?

影片中英國士兵們的存在的意義也並不是為了救助未來,即孩子們的生命,反而讓孩子為營救他們付出了生命。正是這個故事使得最後丘吉爾的那段著名的講話成了可疑的謊言。政治家的慷慨激昂的演講與士兵的潰敗,還有民眾的無知的英勇與犧牲,一起構成了這部失敗的電影中的對現實的折射。

敦刻爾克大撤退依靠了大量的民間力量,電影也對此進行了表現,在眾多簡陋的民船出現在海岸邊的那一刻,士兵們發出了驚喜的歡呼,正對應了電影“當40萬人無法回家,家為你而來”的主題,非常戳人淚點。

敦刻爾克大撤退:它都講了些什麼?

當然,電影也不只表現出善良人性的雞湯,各種拷問也充斥在各個環節:比如線上索一的某段情節中,為了生存的一群士兵甚至要將法國青年當做犧牲品扔出船艙,這段衝突也足以引人注目。

而在船長爸爸與嚇破膽計程車兵發生衝突時,與他們一起上船的、兒子的朋友被士兵誤傷致死,這本來是個非常令人憤怒的情節,我總以為船長兒子會為了給朋友出氣揍那個士兵一頓,但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那個士兵冷靜下來、詢問被自己誤傷的少年會不會好起來時,船長兒子明知朋友已死,卻在頓了一頓之後,撒謊說:“會的。”是為了不讓那個士兵內疚?還是為了不引發恐慌?但無論什麼理由,都是出於人心底的善意吧。

敦刻爾克大撤退:它都講了些什麼?

關於“撤退”“戰略轉移”“逃跑”這件事的定性,相信每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畢竟不同立場不同視角去看一件事兒,很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就像諾蘭的親身體驗一樣,在那樣的環境下,活下來這個過程就已經足夠艱難了。有人在沙灘的轟炸中四分五裂,有人在船艙的狂歡中活活溺斃,有人在絕望中走向大海自殺。對於國家機器來講,前進與撤退無非是一個指令,而對於命比一粒沙還要輕的30萬士兵來講,海峽對岸看得見的祖國與家,才是他們熬下去的唯一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