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第一個被確認的特有鳥種,養在深閨人少識的鳥類:海南山鷓鴣

前言

鳥類是人類的良友,它們在美化環境、豐富人民生活和保護森林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海南島以獨特的自然環境,中西部高山叢立,森林茂密,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在海南中西部,南部地區的熱帶天然林,常綠闊葉林中,生活著一種看起來並不起眼,但確實異常珍貴的珍稀鳥類,海南山鷓鴣。

海南第一個被確認的特有鳥種,養在深閨人少識的鳥類:海南山鷓鴣

顧名思義,看這名字,就知道這種鳥類是海南的特有物種,也是海南島第一個被確認的特有鳥種。目前只分布在海南島,世界上任何地區都未有其分佈的報道。由於其珍稀的屬性,加上數量稀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被列入我國的瀕危動物紅皮書。

海南山鷓鴣,體型中等,頭黑色而具有白色的耳羽,胸橙紅色,腹部白色,雄鳥和雌鳥外形上沒有很大的區別。目前僅發現分佈在海南島的尖峰嶺、霸王嶺、五指山和吊羅山等主要的天然熱帶雨林區。在過去的研究資料表明,由於海南大量的原生林遭到砍伐,以及人工林的侵佔,人類的捕殺等原因,全島野外種群數量估計不超過1萬隻,有可能更少。

獨特的生活習性

在繁殖的季節,如果你身處茂密的原始森林裡,總能聽見它們的鳴叫聲,類似“ge——gu——ge——gu”,或者“jiang o-jiango……”。因為這種獨特的鳴叫聲,也是它們命名的由來吧。鳥類的鳴叫都是有其特殊的生物學意義的,或是一種宣誓領域性的行為,就是告訴其他同類的鳥,這片區域是我的領域,任何鳥都不得隨意靠近;又或者是雄鳥透過鳴叫聲吸引雌鳥的一種體現。同時,它們的鳴叫聲也有可能引起天敵的注意,招來殺身之禍。

海南山鷓鴣在野外通常是雌雄成對活動的,有時候也是3到5只一個小家族群一起活動。喜歡穿梭在高大的喬木林下,鬱閉度高的溝谷地帶,這也是為了躲避一些猛禽天敵的有利條件,提高它們的生存能力。

海南第一個被確認的特有鳥種,養在深閨人少識的鳥類:海南山鷓鴣

高大的喬木下方既可以提供避難所,還有大量厚厚的植物樹葉腐殖層,是一些昆蟲生物的最佳生存場所。海南山鷓鴣就是以樹木層底下的落果,或者樹葉腐殖層下方的各種昆蟲為食。

海南山鷓鴣生性機敏,只要碰到潛在的威脅,都會迅速地鑽入茂密的灌木叢中,躲避,雖然它們有翅膀,但飛行能力不強,一般不會透過飛走來躲避天敵。就因為這膽小,機敏的性格,也給很多動物學家想要更進一步研究它帶來很大的困難。白天基本都會在其熟悉的領域周邊進行覓食,到了傍晚就會飛上一些離地面不高的樹枝上夜棲,通常不會一直選擇夜棲在同一棵樹上。

多災多難的繁衍生息

海南山鷓鴣喜歡把巢穴建立在一些樹木的根部,或者灌木或者藤本植物附近的地面上,利用周圍的幹樹枝圍成一個拱形的窩狀,巢穴裡面覆蓋著一些羽毛和乾的樹葉作為鋪墊保溫。巢穴的入口都被樹枝和樹葉遮擋,不容易辨別。巢穴的周圍隱蔽性很高,也是為了避免天敵的發現。有趣的是,在繁殖期海南山鷓鴣也會自主地叼來一些枯木和樹葉放在巢穴的周圍,此舉在其他的鳥類裡並不多見,通常被認為是為雛鳥提供防護所用。

海南第一個被確認的特有鳥種,養在深閨人少識的鳥類:海南山鷓鴣

海南山鷓鴣一般產卵1到5只,卵色潔白,重量也就十幾克左右。海南山鷓鴣生存在這樣的一個森林中,自身沒有任何防禦能力,所以天敵很多,一些大型的猛禽,小型的食肉動物,如青鼬,甚至一些蛇類都是其天敵。通常情況下受到威脅或者干擾時,也會遺棄巢穴,選擇更安全的地方重新築巢。這也是它們在原始森林中種群數量不多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保護的道路任重道遠

海南山鷓鴣如此的珍稀,在上個世紀中,海南島的過度開發,使得全島的原生生態林面積由12000多公頃急劇下降到3000多公頃,大量的原生態森林遭到破壞,種植了很多的橡膠林,馬佔相思林等經濟木材,使得大量的適合海南山鷓鴣生存的棲息地消失,活動範圍也受到很大的影響,種群數量也急劇的下降。加上大量的單一的人工林,形成的森林斑塊效應,人為干擾的加劇,也使得海南山鷓鴣的分佈範圍一再縮小。

海南第一個被確認的特有鳥種,養在深閨人少識的鳥類:海南山鷓鴣

經過最近十幾,二十年的保護,很多的保護區內的原生森林被砍伐的速度得到了遏制,森林面積也得到一定的修復,加上對保護區周邊原著村民的宣傳教育,也一定程度上使得海南山鷓鴣的野外種群得到一定的恢復。更為可喜的是,原來的很多學者研究表明大量的人工林中沒有發現過海南山鷓鴣的生存,最近也有學者發現在吊羅山的一些人工橡膠林的斑塊化的茂密竹林內發現了海南山鷓鴣的野生種群,這表明海南山鷓鴣的分佈區域也在不斷的擴大,慢慢適應了一些人工林的生境,這對於其恢復野外種群數量來說,是一件很積極的事情。

前幾年,已經有相關的研究學者,根據海南山鷓鴣的獨有的分佈特性,提議將其列為海南省的省鳥,如何能最終確定,那將使海南山鷓鴣的知名度得到一定程度上提升,促使更多人關注它,保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