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內交通——西安真正被忽略的短板之一

近兩年,西安發展勢頭迅猛,綜合競爭力提升明顯,較薄弱的經濟也在17、18兩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但是西安有一個比經濟還弱的短板一直沒有被人們所重視,那就是交通。

市內交通——西安真正被忽略的短板之一

雖然從國家層面看,西安對外的交通水平處在第一梯隊(米字型高鐵規劃,4000萬級年吞吐量國際航空樞紐)但

市內交通實在太糟糕,交通擁堵嚴重,交通秩序混亂,電摩滿天飛;快速路質量低、數量少,立體交通缺乏,沒有快速公交系統;斷頭路多,路網規劃不合理。

市內幾乎沒有幾條像樣的主幹道,和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定位完全不符,不客氣的說,不如沿海或發達地區一個地級市甚至縣級市的交通水平。

在筆者看來,西安較之北京綜合實力落後大約20年;經濟實力落後約18年左右(北京2006年GDP約8117億,西安2018年8349億左右,但北京的產業結構及工業基礎都要比西安好很多,加上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這已經是非常樂觀的了);

而交通實力落後30年有餘

舉個簡單的例子,

1993年開工建設,2003年9月30號全線通車的二環路

(2005年又修的西二環高架),不論從規劃、建設標準都比1

994年通車的北京三環路

差了兩個檔(有人可能說首都和西安不同、資金實力不同等,其實換個角度看,北京的拆遷成本要比西安高很多,有效的前瞻性規劃可能前期成本很高,但不會出現以後打補丁都沒地方打的尷尬,現在有人建議三層高架,可行性又如何呢?)

市內交通——西安真正被忽略的短板之一

北京的三環雙向6-8車道,且

出入口規範,預留公交車站,

依據快速路標準設計執行,可以開行18米長的公交車(300路)。

而反觀西安的二環路,

東西二環雙向4車道高架,出入口混亂隨意

東二環高架與金花隧道連線處被網友戲稱為過山車,

體驗真的可以用差來形容。而西二環不知道規劃單位為什麼要設計長距離全程高架(地面空間並沒有利用起來,看看北京的環路,幾乎沒有全程高架,都是在路口設立交橋,路中全封閉,不是既經濟又安全,看起來也整潔美觀)。

市內交通——西安真正被忽略的短板之一

再如三環路,網友給出的段子很有意義:

“東三環的路牌兒,西三環的燈;南三環的井蓋兒,北三環的坑。”

市區的斷頭路數不勝數。縱然西安作為歷史古都,遺址和隴海線給交通路網的規劃造成了諸多的困難,

但也不能掩蓋這座偉大的古城在近代交通規劃上的失敗

幾條有前瞻性規劃的路都是前蘇聯國際友人規劃的,如大慶路、東新街、西新街等。

所以建議西安市規劃局的工作人員多出去走走,

向外研究如北京、成都、雄安新區的城市規劃;向內多觀察和反思現行路網的實際執行情況

,不能坐在辦公室規劃所謂的國際化大都市,永康書記也曾說西安失去的這些年,其

根本原因是缺乏規劃

「一定要規劃輔路」

輔路是車流交換、分流、轉換的主要區域

同時也是保證主路有序通行的前提

(輔路也可以在特定環境下劃定臨時停車位)。西安所有的路都不注重輔路的規劃,包括北郊、高新、西鹹新區(

灃東大道雙向10-12車道,也沒有規劃輔路,可以想象將來車流量大時,依然會出現混亂和堵塞

)。

這個問題主流媒體,規劃局都沒有意識到,可能大家已經習慣西安式的這種規劃了,建議去外面多看看。

典型的反例如含光路,主路雙向6車道,然而實際可用僅有雙向4車道,外側1車道長期被違規停車、非機動車佔領。首先,違規停車、非機動車進主路都是違法的,但規劃者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可以說

西安80%的主路上都有電摩在飛馳,道路交通混亂,管理水平低,甚至有行人也在主路上行走。

市內交通——西安真正被忽略的短板之一

試問,每個角色都有路可走,誰願意走機動車道與之爭鋒?

西安老城區大多路幾乎沒有路沿,也就是

行人無路可走,只能走非機動車道,非機動車繼而只能走機動車道

2019年通車的桃園北路亦是如此

,早高峰看著新修的雙向8車道市級次幹道,心裡實在痛惜,行人和零星的幾個腳踏車走在設計很窄的非機動車道上,大部分的電摩和腳踏車佔領了外側的1-2個車道,中間還有幾個違停車輛正在被交警貼著罰單,不遠處,交警的車輛也停在主路上,因為

實在沒有輔路可以臨停

這就是不注重使用者體驗,坐在辦公室規劃的結果。

只有規劃了輔路,才能徹底解決西安人車不分流、交通秩序混亂、非機動車上主路的詬病。

「 快速路公交車道規劃 」

天天都有媒體及地產中介鼓吹第三個國際化大都市,甚至出現瞭如

“聯合國總部遷往西安”、“國慶央視直播北上西三地升旗”

的段子,這其實正是

期盼與落寞交錯下的產物。西安和北京一樣,中國最方正的兩座大城市,然而在交通規劃上,西安一手好牌,並沒有打好。

西安的擁堵和北京本質不同,北京真的是因為車多人多造成的擁堵

(北京2018年官方人口為2154萬,加上流動人口800-1000萬,機動車保有量621萬(截止2019年7月底);西安2018年官方人口為1000。37萬人,加上流動人口300-400萬,機動車保有量300萬左右,均不及北京一半。)

而西安則是因為路網規劃不周,公共運力缺乏導致的。

北京地鐵、快速公交運力驚人,

18米長的300路在2007年時的日均客流超過30萬,然而西安環線地鐵才剛剛準備開工,

且沒有一條快速公交路線。

因此西安的快速路建設都要規劃好快速公交系統,

不能只考慮社會車輛通行。

在建的昆明路快速路、朱宏路快速路、北辰大道,請問有沒有規劃、設計快速公交站點?有沒有考慮公共出行?這些都是十足的遺憾!

市內交通——西安真正被忽略的短板之一

同時,北京的公交車道只在上下班高峰時段生效,其餘時段社會車輛可以通行。

建議西安公交車道非高峰時段放行社會車輛

,比如西二環開遠門橋北段,時常看見社會車輛排隊很長,而最右側公交車道空無一車。

針對有條件的道路,公交車道應設在主路,公交車站附近修建天橋,

實現乘客立體通行,以減少公交車與非機動車交匯引起的混亂與擁堵,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總之,

只有規劃先行,合理最佳化現行路網,提高公共交通運力,實現公交系統快速執行,

才能減少電摩的出行量,改良公共交通秩序;從而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提高城市綜合管理水平,真正朝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前行。

「 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